白先勇《孽子》改編舞台劇 2014年TIFA演出

欣新聞 發佈 2013-04-24T10:23:39+00:00

圖說:華人世界首度將《孽子》改編成舞台劇,同樣由曹瑞原擔任導演。(記者盧育君攝)欣傳媒 | 記者陳思瑜/台北報導台灣現代文學家白先勇所著《孽子》,2003年在導演曹瑞原改編成電視劇播出後,引發社會熱烈討論,10年後,《孽子》將改編成舞台劇版

圖說:華人世界首度將《孽子》改編成舞台劇,同樣由曹瑞原擔任導演。(記者盧育君攝)

欣傳媒 | 記者陳思瑜/台北報導

台灣現代文學家白先勇所著《孽子》,2003年在導演曹瑞原改編成電視劇播出後,引發社會熱烈討論,10年後,《孽子》將改編成舞台劇版本,於2014年兩廳院國際藝術節上演出。


《孽子》幾年前其實曾經在哈佛大學演出過英文版的舞台劇,由美籍亞裔演員演出,白先勇說:「當時看完不覺得是翻譯過的,可能孽子有一種普世的價值在裡頭」。


這次華人世界首度將《孽子》改編成舞台劇,同樣由曹瑞原擔任導演,劇本則由施如芳改編。施如芳表示,將長篇小說搬上舞台,對編劇最大的挑戰是「篇幅」,如何在不失原著精神的前提下,對內容加以取捨、提煉,對創作者來說,是一大挑戰。


在改編上,施如芳傾向以「父子親情」為主,以「同志情愛」為輔,並藉由神話般的「龍鳳戀」貫串全劇,從親情和愛情兩個線索,架構出舞台劇版的《孽子》;原著白先勇則認為,能否「打動人心」是關鍵要素,並計畫以歌、舞形式輔助,讓《孽子》裡沈重的父子之情,變得容易給觀眾吸收。


《孽子》是白先勇唯一的長篇小說,描寫1970年代台灣同性戀族群被家國拒斥的邊緣處境,為台灣男同志小說經典之作。白先勇曾說:「在《孽子》中,我主要寫父子關係,而父子又擴大為:父代表中國社會的一種態度,一種價值,對待下一輩、對待同性戀子女的態度—父子間的衝突,實際是個人與社會的衝突」,因此,《孽子》不只寫同志間激烈的感情,親情亦是其關懷之所在,一組組的父子、母子、夫妻、兄弟,觸及華人社會最麻煩、最糾葛的親情。」


這部小說在1983年首次出版,白先勇在23日記者會上便意味長深地說:「30年前出版的時候,想不到能在兩廳院登場,可見得社會變了,台灣價值觀也變了,世界的潮流也變了」,他說,心中的願望現在逐一實現,心裡很感動。

【延伸資訊】
國家兩廳院:http://www.ntch.edu.tw/front/?lang=zh

原文網址: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274298&type=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