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吳花燕募款百萬僅撥2萬:公益組織做錯了什麼?

新京報 發佈 2020-01-15T09:24:28+00:00

1月14日,作家陳嵐微博發文對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為吳花燕籌款百萬,但僅撥款兩萬一事提出質疑。□姚遙編輯陳靜 校對 危卓

兒慈會回應為吳花燕籌款百萬隻轉款兩萬:家屬提出餘款後續使用。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43斤女孩吳花燕離世事件,引發的爭議還在繼續。據新京報報導,1月14日,作家陳嵐微博發文對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為吳花燕籌款百萬,但僅撥款兩萬一事提出質疑。

1月14日晚,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回應稱:2019年11月4日,9958救助中心轉款2萬元至醫院,用於吳花燕的治療。此後,吳花燕及家屬同時提出捐款使用意向需求:餘下款項希望預留至手術和康復治療再使用(經核實,吳花燕病情有反覆,尚未達到手術條件),因此餘下善款未能撥付至醫院。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表示,之後會與吳花燕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意願,後續善款的使用情況及時向社會各界公開說明。針對此次的公眾質疑,中華兒慈會調查組要求9958救助中心進行全面核查,同時繼續接受社會監督。

「募款百萬僅撥2萬」或只是基於醫療需求

捐款百萬卻只轉給吳花燕2萬,剩下善款去了哪裡?涉事基金會有權力截留定向捐款嗎?為什麼不是一次性給受捐人?

儘管涉事基金會給出了「當事人提出餘款留至手術使用」的理由,但社交平台上一些網友對此理由並不接受,也不信服。

在此前的報導中,就有媒體指出涉事救助組織疑似「在吳花燕和家屬不知情的情況下,用兩個籌款平台分別籌款;隨後又未經吳花燕本人及家屬同意,開通一期二期籌款,多籌集了40萬元」,在這些疑問尚未得到解釋的情況下,民眾對餘留款項的流向、操作規範等問題產生疑問,也很正常。

不過,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我認為涉事基金會關於僅轉款2萬的解釋,也並非毫無根據。

從時間上來看,來自社會層面的救助對吳花燕的救助分為兩個時間節點。

第一階段,是從大一入學到住院,其所在的學校為其提供了各項幫助、助學金以及政府資助資金,此外她還有一份每月730元的穩定的低保。

第二階段,也就是2019年10月12日吳花燕住院後,因為醫院針對她當時的情況預估治療的花費可能超過20萬元,此前的資助補貼和低保已經滿足不了她治病的需求,在這情況下,她的親友老師、同學和病友們在網絡上開始尋求愛心救助。

被媒體曝光以後,大量的救助紛至沓來,這其中既包括來自學校師生、當地幹部職工村民的捐款、當地民政部門的救助,也包括親友通過網絡眾籌平台收到的超80萬元善款、愛心人士的微信轉帳等。

而涉事基金會在2019年10月25日開始介入,短短的時間內就募得了1004977.28元,並於2019年11月4日轉款2萬元至醫院用於治療。

從這一籌款時間來看,以醫院給出的20萬元的數額為基準,再減去醫保對於治療費用的覆蓋,在當時醫院沒有進一步手術和康復治療、未提出新的醫療費用缺口的情況下,涉事基金會僅基於吳花燕的治療需求,將2萬的額度打到醫院,並非就如外界所想的有「貪污」之嫌。

資料圖

公益組織應有更多「募捐理性」

但沒有挪用,並不是說涉事基金會在此事中完全沒有疏失。

首先,從吳花燕以及家屬的公開報導來看,涉事基金會在籌款過程中,對於當事人的知情權及意願並沒有最大程度的保障。

其次,涉事基金會最大的爭議其實還是在籌款模式上。在熱點效應之下,涉事基金會過於注重籌款額,沒有結合受助者本人的實際情況,缺乏一個理性預估的範圍,制定出合理的醫療募捐目標,盲目地為籌款額設定了100萬的額度。

而在善款募得之後,又缺乏對受助者醫療需求之外的其他需求的精準掌握,忽視了對其進一步高效實際的救助,沒有提高吳花燕健在時期的生活質量。

如此種種,無不說明,從前期介入、設置籌款額度到後期打款,涉事基金會都缺乏些募捐理性。

雖然在針對吳花燕的募捐聲明中,涉事基金會也早就註明「多餘的款項將用於其他困難病患者的救助」,但在吳花燕空有被救助之名卻受益頗微的語境下,「籌款百萬僅轉款2萬」的巨大落差,確實很難讓人接受。

如今,針對此事,中華兒慈會理事長已經做出了「肯定徹查」的回應。我認為,在徹查此事有無違規之外,要回應民眾的關切,涉事基金會最重要的,還是建立更為理性、科學的工作機制。

而這種理性,需要慈善組織真正切實尊重受助人的利益,從真正滿足其需求出發,在介入的第一時間就做好涉及、規劃,同時操作過程公開透明,滿足各方面的知情權。

如今,吳花燕或因為早老綜合徵病故的結果,讓糾結於她或因營養不良早衰早逝的人有了一點微不足道的慰藉,但是,由她而引發的各類慈善倫理思考,無疑還有很多。

□姚遙(公益人士)

編輯 陳靜 校對 危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