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上萬長者,這家20歲的養老服務中心頻出「奇蹟」

今日女報 發佈 2020-01-16T21:43:11+00:00

然而,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他們因為牽掛、因為職責...說到養老護理不得不提一提咱們湖南本土的一家企業近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的家政服務業發展典型案例中,就有湖南萬眾和社區服務管理有限有限公司關於「美而精」家政與養老創新融合發展探索

最近,熱搜話題

#偷偷回家時家人的反應#

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然而,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

他們因為牽掛、因為職責...

常常不能在過年時回家。

其中就有養老護理員。

說到養老護理

不得不提一提咱們湖南本土的一家企業

近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的家政服務業發展典型案例中,就有湖南萬眾和社區服務管理有限有限公司關於「美而精」家政與養老創新融合發展探索的推介。

據了解,1月20日,湖南萬眾和社區服務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眾和)即將迎來20周年慶典。伴著著萬眾和一路走來的,不僅有隨著養老行業共同同成長的護理員,有從中得到照護的老人們,還有無數藏在背後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本期,伊姐將帶大家走進萬眾和,一起來探尋這份感動吧。

六年未回家過年

老人成了她的親人

「過年哪有不想回家的,但是我要是回去了,照顧的老人們就孤單了。」在沈艷雲眼裡,老人已然成了她離不開的親人。

今年54歲的沈艷雲是萬眾和定王台街道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的養老護理員,從事養老護理的6年,6年都沒能回家過年。2008年,萬眾和發起了「湘女進京」專業家政員培養項目,沈艷雲就是首批加入項目的家政員,隨著2014年萬眾和養老服務的發展,她服從安排,正式走上養老護理的服務之路。

每天24小時與長者們吃住在一起,夜裡每2小時就要驚醒一次,每天把百餘斤的老人扶上抱下、攙進推出,安撫吵鬧不安的失智症老人……說起和老人們之間的故事,沈艷雲最難忘的是韓奶奶。

「80多歲的韓奶奶體弱多病、骨瘦如柴,剛來的時候只有60多斤,臉部瘦得甚至需要用繃帶才能兜住下巴。」沈艷雲當時抱著韓奶奶,感覺像抱著一捆枯柴,特別心疼。

除了消瘦,韓奶奶整天處於嗜睡狀態,一旦沒調整好睡姿就容易衣褲全被汗濕,端屎端尿餵流食不說,還要時刻注意下巴下垂的問題,而且韓奶奶還患有抑鬱症。面對這些棘手的難題,沈艷雲不僅每隔兩個小時幫韓奶奶調整一次睡姿,抽時間陪她聊天,而且利用下班時間,特地到省人民醫院住院部去觀察護士們的工作。在她的精心照顧下,韓奶奶不光情緒好轉了,體重也漲到了100多斤,下巴也不用兜著了,沈艷雲打心底感到開心。

「沈姐比我們這些做兒女的還要了解我爸(媽),有她照顧,我放心。」 「小沈是個好人!」「她心細、心善,冒話說!」每位老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是沈艷雲對她照顧過的每一位老人的生活習慣、患病情況、性格脾氣都清清楚楚,不管是老人還是家屬,提到沈艷雲都夸個不停。

萬眾和為九旬李嗲嗲創造生命奇蹟

「首長好!」九旬老人李濱每天都會收到護理班長廖佑滿一個正式的軍禮問候,接著,老爺子都會剛勁有力地回一個標準的軍禮。

如果不是護理員介紹,記者完全不能將眼前這位正和護理員開心地跳著交誼舞的李爺爺,和之前接到病危通知書的老人聯繫到一起。

提起李爺爺,萬眾和所有人都說他是一個「奇蹟」。

李爺爺今年93歲。2017年12月31日,他被擔架抬進了萬眾和定王台服務中心。「那年11月,爸爸突發心梗、通風,直接就進了醫院搶救室,病危通知都下了,說爸爸最多撐得了二十多天。」李爺爺的女兒李思青向記者回憶說,當時老人身體機能嚴重退化,器官幾近衰竭,而且隨時都有腦梗暈厥得可能,全身腫痛插滿各種維持生命體徵的管子,李思青非常難過,「當時我給保姆開高薪都留不住人,無奈之下就把爸爸送到萬眾和來試試看,希望能讓他最後的時間舒服一點。」

萬眾和介護部經理張秋林帶著服務中心護理班長廖佑滿、護理員沈艷雲接手了護理李爺爺的工作,從精神撫慰到生理護理,制定了一整套康護計劃和護理流程:針對李爺爺不能自主翻身且生有褥瘡的情況,護理員每2個小時為他翻身一次;在褥瘡嚴重的關鍵部位墊氣墊,防止褥瘡點與床單接觸;早晚定期為老人進行個人衛生護理和消炎換藥......除此之外,為了消解李爺爺的牴觸情緒,護理員研究李爺爺的身份和喜好,輪流和老人聊他的軍旅生涯、回憶激情歲月,從中鼓勵老人樹立恢復的信心。

「我們大家想不到的奇蹟發生了,爸爸在大家的照料下,從靠胃管進食到自主進食,從臥床到站立行走,如今竟然都能跳起交誼舞了。」李思青有些激動,聲音也不由得高了起來,「爸爸對護理員從排斥到黙許最後變成了依賴,爸爸現在的狀態可以說就是萬眾和給的奇蹟。」

將養老護理員從幕後推向台前

他用筆+鏡頭記錄護理員們的苦與樂

「在我心目中,養老護理員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是特別值得人尊敬的人。」今年70歲的王崇剛是萬眾和大家庭的一份子,不過,他可不是來養老的,退休後他來萬眾和應聘文員,「在這裡,我看到了太多讓人震撼和感動的護理故事。」

養老護理員的工作對象不是一個零件或是一個產品,而是一群擁有豐富閱歷,但敏感脆弱,甚至失智失能的老人。在王崇剛看來,這個工作對象除了吃喝拉撒,還需要更多精神上的尊重、情感上的呵護。

王崇剛分享,他與萬眾和的緣分最初來自他的母親。「我的母親是萬眾和創建的家庭式微型養老院的一個受益者。」2014年,王崇剛的母親住進了萬眾和香緹雅境長者康護服務之家。「我母親已經是百歲老人了,因病不能自理,產生了嚴重的便秘現象,我看到護理員為了幫助我媽媽排便,竟然帶著薄薄的醫用手套用手指一點一點地將大便摳出。當時我就想:做兒女也未必做得到她們這樣!」

自打這個事情之後,王崇剛就做了一個決定,「我想把護理員們的故事寫出來,希望把這群堅守下來的養老護理員們從幕後推向台前,讓社會大眾去了解她們,懂的他們的辛苦,為他們贏得讚美聲」。

「不在被窩裡鑽,不知道被窩有好寬。」幾乎每周,王崇剛都要輪番去到萬眾和的每個長者服務點待上半天或一天,在走近護理工作的同時走進他們的內心。他發現,養老護理員們和老人之間有一種說不出的默契。「很多老人在失去語言功能後,身邊的親人甚至都弄不清楚他們的意思,但是護理員們卻能很清楚的讀懂老人的想法。」王崇高感慨道:「除了髒、累、氣味這些東西外,養老護理員這個職業有一種內在的東西,那就是感情。這是任何科學儀器無法企及和替代的。」

打造家門口的養老院

讓「老有所樂」成為老人「標配」

「老人們喜歡生活在住了多年的老社區,這是他們快樂的地域之源;買菜路上有人問『娭毑你買的雞蛋多少錢一斤?』這些來自街坊的問侯是他們快樂的因子。」

萬眾和董事長黃躍佳介紹,「20歲」的萬眾和已經服務了上萬長者,在這個服務過程中,他發現健康長壽的長者有幾個共同特點:家庭幸福、兒女孝順、心情開朗。

基於此,萬眾和探索出一條依託社區、大型醫療機構(3公里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養老服務的發展之路:選擇居住環境優美的社區作為家政服務基地;可短期可長期,一站式家政服務方式靈活;配備專業醫護人員,拓寬家政服務領域,急老人之所需;居家小區設施設備完善,甚至在空間、選材、色彩、識別性、隱私等方面都做了細緻考慮;提供專業康護照料,專家顧問團隊每天通過96880信息平台查看長者們的身體指標,提供醫養結合的專業康復服務。「總之,我們還將繼續努力做到快樂養老、發揮餘熱,而不是孤獨托老,讓老人們老有所樂。」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史超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小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