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如何決斷,攻打巴蜀還是韓國?司馬錯張儀各有何理由?

珂夢歷史人文 發佈 2020-01-16T03:13:08+00:00

巴蜀能為秦國提供戰略後勤資源,落在敵國手中對秦國傷害更大,兩權相害取其輕戰國時代是一個比拼綜合實力的年代,在這樣一個時代里,軍事實力是國家是否能夠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的保障,但是一個合格的強大的軍隊背後,都有一個經濟強盛、內政穩定的社會背景進行支撐,所以在戰國時的文臣武將的配合是非

導語:秦惠文王是如何決斷攻打巴蜀而不是韓國,主張攻打巴蜀的司馬錯和主張攻打韓國的張儀,各有什麼理由?巴蜀能為秦國提供戰略後勤資源,落在敵國手中對秦國傷害更大,兩權相害取其輕

戰國時代是一個比拼綜合實力的年代,在這樣一個時代里,軍事實力是國家是否能夠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的保障,但是一個合格的強大的軍隊背後,都有一個經濟強盛、內政穩定的社會背景進行支撐,所以在戰國時的文臣武將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在春秋戰國,天子式微,諸侯爭霸,亂世紛爭的大的社會環境影響之下,出現了好多文臣武將的搭檔,比如說戰國初期魏國的李悝和吳起、燕國中期的樂毅和劇辛、又比如齊國的田忌和孫臏,這些人都是比較好的搭檔。我們今天所要提到的這一對,也是戰國時期非常著名的搭檔,他們就是張儀和司馬錯。

張儀是戰國時代著名的縱橫家,他憑藉著他卓越的口才,為秦國牟取很多的土地利益,讓那個時代的秦國真正的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他也當真實現了三寸不爛之舌能敵百萬雄獅的奇蹟,幾次憑藉著自身的才華化險為夷。可以說那個時候的張儀,就是秦惠文王的左膀右臂之一,是秦惠文王那個時候政治決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依靠。

司馬錯是秦惠文王時期的大將,在秦國歷史上也算是非常著名將領,他是遠距離長途奔襲作戰的主要發展者。這兩個人的搭配可以說是,內可以安定秦國的內政和各個方面的發展,外可以開疆拓土威懾其它的國家,無論是在秦國的歷史上還是在整個戰國時代的歷史上都是讓人聞風喪膽的組合。

我們今天要講的並不是他們兩個完美的配合,而是他們兩個之間的一次意見分歧,而正是這次意見分歧,讓秦惠文王發現了秦國的另一處戰機,也讓秦國收穫了巨大的實際利益。這一次分歧就是他們二人關於先攻韓,還是先攻占巴蜀的問題上的不同意見。

讓我們今天重點分析的就是這兩個人對於各自的意見都有著哪些理論方面的支撐,都是什麼樣的因素讓他們提出了不同的見解?而針對自己左膀右臂的不同意見,秦惠文王又是如何進行決斷的?

張儀主張攻打韓國

天下咽喉韓國是兵家必爭之地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張儀為何主張攻打韓國?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韓國的戰略地位。事實上,在最開始的時候,中原地區的核心國家是晉國,而在晉國被分裂之後,韓趙魏這三個國家就占領了中原地區的核心地段,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而韓國的地理位置比趙國和魏國這兩個國家更加優越。

韓國具有天下咽喉之稱,它基本上處於那個時候中原文明所占領的土地中心,與許多的國家都有著相鄰的土地,而秦國是一個地處偏遠西部的諸侯國,雖然它的土地面積比韓國要廣闊許多,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卻遠遠沒有韓國來得重要,所以占據了韓國其實就等同於占據了中原核心地段的戰略地區,對於秦國後來的東進有著很好的奠基作用。

吞併韓國可以鉗制魏國、楚國

第二個原因就是為了威懾其他的諸侯國,主要是魏國和楚國這兩個國家。我們知道魏國和楚國這兩個國家,一直都是戰國時代十分強盛的諸侯大國,魏國因為之前進行了李悝變法和吳起變法成為戰國首霸,此後雖然衰落卻也一直排在戰國七雄的前列。

而楚國作為一個老牌諸侯國更是地大物博,韓國是一個夾在魏國和楚國中心的國家,如果一旦能夠吞併韓國,那麼首先在地理上,就能夠極大程度上隔斷楚國與魏國之間的聯繫,北面可以對抗魏國,南面可以對抗楚國。

秦國如果威懾了魏國、楚國這兩個諸侯大國,就等同於在山東六國的心臟上插了一把刀,能夠極大地提高秦國對於中原地區其他諸侯國的威懾作用,更好地為秦國的統一事業服務。

吞併韓國難度小,能夠破除合縱策略

第三個原因是因為韓國本身綜合國力的原因。在戰國時期的七大諸侯國當中,韓國的占地面積是最小的,在發展上也是最為弱小的,它甚至比不上北方的燕國,燕國雖然也是積貧積弱已久,但是它畢竟是西周的開國諸侯,有著幾百年的歷史沉澱,而同時它的土地面積比韓國要廣闊許多,這就導致韓國其實是山東六國當中最好拿下的國家。

後來秦王嬴政一統六國時,首先拿韓國開刀也證明了這一點,因此,攻打韓國比攻打其他的諸侯國要方便很多。張儀是站在統一的大局方面進行考慮的,他認為如果秦國想要一統中原,那麼必定要消滅山東六國,而韓國無論是在整體實力上,還是在戰略地位上都是秦國最好的攻打對象。同時,如果秦國能夠占領韓國的話,那麼山東六國之間的合縱政策也就不攻自破了。

畢竟合縱是六個國家之間的一種聯盟或者是約定,而在合縱剛建立的時代里,一個國家被另一個國家所吞併,那麼其他的國家自然會對這一政策的實際作用產生疑問,如此一來,在合縱這一聯盟的內部就會產生嫌隙,秦國也就更加方便破除合縱對自己產生的壓力了。因此,張儀才會在那個時候主張首先占領韓國。

司馬錯主張攻打巴蜀地區

司馬錯認為韓國實力雖弱小,但也不易攻取

我們再來看一下司馬錯為後主張攻打巴蜀地區。第一個原因是對於秦國發展狀況的考量。司馬錯認為,韓國雖然自身的綜合實力比較弱小,但是其畢竟是七大諸侯國之一,想要吞併韓國難度必定不小,而秦國在那個時候才剛剛的發展壯大起來,在這樣的發展薄弱階段就去吞併其他的諸侯大國是有一定風險的。

韓國合縱和地緣政治優勢,使得其他國家不會輕易放棄韓國

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合縱對於攻韓的影響。在那個時候,山東六國的合縱策略剛剛成型,韓國最為合縱成員的一員,秦國想要攻打韓國勢必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反對,如果因為這件事情而招致了山東六國的共同抵抗,那麼對於秦國來說將是得不償失的。

同時,韓國確實擁有著很高的戰略地位,而這個戰略地位是利處也是弊端。對於秦國來講,如果拿下了韓國那麼將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一次戰爭,但是同樣山東六國也會因為韓國的戰略地位而對韓國進行援助,如果秦國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一舉擊潰韓國,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成功的以一敵六,那麼最好不要去觸碰韓國。

巴蜀地位能為秦國提供農業上的戰略資源

第三個就是對巴蜀地區在農業發展上面的助益的考量。巴蜀地區的經濟發展十分的發達,尤其是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上。受商鞅變法當中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秦國是一個非常注重農業經濟發展的國家,同時在整個戰國時代,農業經濟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流,是國家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經濟循環的主要推動力。

巴蜀地區因為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在農業的發展上面比中原地區要先進很多,糧食的產量也要高出許多,如果能夠占領巴蜀地區,那麼國家的基本發展就再也不成問題了,最重要的是軍隊的打仗也好行軍也好,都離不開糧草的支撐,如果能有巴蜀地區的天然糧倉的優勢,那麼糧草資源就不再是困擾軍隊的一大問題,秦軍便可以進行長途的奔襲作戰。

秦國進行滅國戰爭,糧草供應決定勝負的關鍵

秦國並不像中原地區的魏國、韓國那樣擁有著很強的戰略地位,如果到後來真的發動統一的滅國戰爭的時候,秦軍勢必要進行長途奔襲作戰,甚至在遠離秦國發展中心的地區與敵軍進行長期對峙,在這樣的時候,糧草就成為了戰爭能否勝利的一個關鍵因素。

最後,巴蜀地區的軍事實力弱小也是司馬錯的一種考量,畢竟巴蜀地區遠離中原文明發展的中心,因為自然方面的優勢才有了強盛的農業經濟發展,但是在軍事實力的比拼之上還是比中原地區的韓國一弱小的。

攻打巴蜀比攻打韓國難度要小很多

因此,攻打巴蜀地區相對來說要比攻打韓國付出的代價要少,而且因為巴蜀地區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其他國家如果想要插手秦國與巴蜀的戰爭也非常的困難,不像攻打韓國可能會引起多國聯合反抗的情況一樣,攻打巴蜀所受到的阻力會小很多,而秦國那個時候又是剛剛的發展壯大起來,攻打巴蜀不僅成功率高冒得風險也小,最終獲得的結果也可以向攻打韓國那樣豐盛。所以,司馬錯主張首先占領巴蜀地區。

其實這兩個人的觀點各有各的道理,而如果成功,無論是哪一條道路都將給秦國帶來巨大的實際利益,也都會讓秦國的綜合實力更上一個台階,所以對於這件事情的判斷和決策,秦惠文王是左右為難,但是最終他選擇了司馬錯的主張,而他之所以選擇首先攻占巴蜀地區,不僅有司馬錯的考量,還體現了對天下局勢的一種把控能力。

秦惠文王的戰略考量

巴蜀若落在敵國手中,對秦國危害更大

在秦惠文王看來,巴蜀地區同樣具有著很大的戰略意義,它不僅是一個天然糧倉,更是一個可以讓秦國進可攻退可守的保障;事實上,在那個時候覬覦巴蜀地區的國家不在少數,除秦國之外,南方的楚國與北方的趙國都對巴蜀地區有著不同的考量,而一旦巴蜀地區落入這兩個國家的手中,或者是落入匈奴人的手中,那麼對秦國都是一個巨大的危險。

如果那樣的話,其他的國家就會對秦國形成一個包圍圈,讓秦國失去退路,而如果秦國能夠占領巴蜀地區,那麼無論是對楚國還是對趙國都多了一種威懾,而這種威懾作用完全不亞於占領韓國之後對其他國家的威懾作用小。兩權相害取其輕,所以結合司馬錯的理由以及對於天下局勢的一種考慮,秦惠文王選擇了贊同司馬錯的主張。

長平之戰中,巴蜀地區為秦國提供戰略資源物資

實際上,在司馬錯占領巴蜀地區之後,雖然沒能夠立刻體現出實際的價值,可是在後世的發展進程當中卻是一次又一次的為秦國的勝利提供了支撐,尤其是在長平之戰的時候;長平之戰對於趙國來講是在自己的家門口進行作戰,無論是修建防禦工事也好還是對軍隊的糧草支援也好,趙國都是比較方便的。

可是秦國卻不一樣,長平之戰對它來講是一種長途的奔襲作戰,對秦軍的綜合實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在這樣的一場長期對峙當中,軍隊的作戰實力、將領的指揮能力以及糧草的支援能力都會是勝利與否的關鍵。

而在這三年之後,秦軍在糧草這一方面顯然出現了力不從心的狀況,又正好趕上國內的自然災害,農業發展受阻,糧食產量降低,而在這個時候,巴蜀地區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為了能夠獲得戰爭的勝利,也為了能夠及時的解決因為自然災害而受阻的農業發展,秦惠文王下利修建棧道從巴蜀地區向下運送糧草,於是才有了李白蜀道難中的那一句天梯石棧相鉤連,秦人就是用那種方法從巴蜀地區向中原地區運送糧草,最終獲得了長平之戰的勝利。

綜述

筆者認為,事實上,站在一個後來人的角度上來看,攻打巴蜀地區確實比攻打韓國更能夠為秦國謀去實際的利益,因為韓國畢竟是中原地區的諸侯大國,其所牽扯到的是七大諸侯國之間異常複雜的利益關係網絡,它的生存危機必定會損害到其他國家的利益。

那麼秦國如果不是處在一個絕對強勢的地位上,不能夠在對戰山東六國的時候擁有壓倒性的優勢,那麼其實很難取得攻打韓國這場戰爭的勝利,所以儘管攻打韓國最終的報酬十分的豐厚,但是所面臨的風險和實施起來的困難也同樣是非常之大。

從這件事情當中,我們能夠看到,張儀和司馬錯這兩個人除了擁有才華外,更能夠體會到秦惠文王的那種雄才大略,他其實對天下局勢的把控是非常獨到的,而秦國也正是在他的手裡才完成了商鞅變法走向了更加強大的道路。

所以,一個君主對於國家的發展道路還是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的,如果秦惠文王當時贊成了張儀的做法,那麼後來的秦國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當然,歷史不容許我們去假設,我們也無從得知,如果秦國不打巴蜀而攻打韓國將會是什麼樣的結果,但是我們卻能夠在既定的歷史上看到秦惠文王那次決策的精準,不僅是對他當下的發展有積極作用,更為秦國後來的東征天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為國內經濟發展創造了更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左傳》、《史記》、《資治通鑑》、《戰國策》、《漢書》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