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至上,英國的海洋崛起之路

盛夏一抹清涼 發佈 2020-01-17T13:33:29+00:00

夜幕下的海港在北緯50°~58°,東經2度到西經7度,距離我國西部邊境大約300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島國,它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而我們通常叫它英國。

導語

自從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後,人們便對海洋寄予了厚望。從西班牙到葡萄牙,從英吉利到法蘭西,16世紀以後的幾個大國的崛起之路上都有著海洋的影子出現。


在北緯50°~58°,東經2度到西經7度,距離我國西部邊境大約300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島國,它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而我們通常叫它英國。英國的面積僅僅與我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面積相當,人口也不足一億之數,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在世界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自16世紀末開始,英國人開始向著世界霸主的方向邁進。作為第一個邁進現代社會的國家,英國人曾經驕傲的宣稱自己的國度是"日不落帝國"。在英國的巔峰時刻,它的殖民地遍布全球除南極和北極之外的各個大陸,總面積達930萬平方公里,無論什麼時候,太陽總能照耀到英國的土地。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在歐洲大陸西側的島國征服了世界呢?答案是海洋。英國人在海洋中崛起,又利用海洋征服了各地。

與一百多年前鄭和的遠航不同的是,鄭和的航行是為了宣揚大明國威,而西方國家的航行卻是為了掠奪資源,從而壯大自身。

英國的探索

公元1558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即位,她在鞏固了統治並維護了國家統一之後,開始思考國家的發展,畢竟大洋彼岸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經通過海洋賺了個盆滿缽滿,憑心而論,伊莉莎白並不願意屈居人後,於是伊莉莎白也將目光投向了海洋。

1580年,普利茅斯人弗蘭西斯•德雷克完成了一次環球航行。在這次長達三年的環球航行中,德雷克的資產瘋狂增長,而且資助德雷克進行遠航的投資者們也獲得了豐厚的報酬,原始資助額的4700倍,伊莉莎白一世作為投資者之一也分到了16.3萬英鎊。伊莉莎白親自授予了德雷克騎士稱號,以表彰他的貢獻。


同胞的成功和女王的鼓勵,極大的鼓舞了英國人對於海外的信心,為了發家致富的夢,越來越多的人爭先恐後的加入到對海外的探索以及對殖民地的掠奪當中。

但是危險也近在眼前,德雷克的船隊在這次遠航過程中因為私人恩怨不僅公然襲擊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甚至還打下了西班牙的大帆船。此時的大西洋乃至更遠的海域都是西班牙人說了算,無敵艦隊的威名早已響徹了整個歐洲大陸,甚至還差點與遙遠東方的明朝開戰。

女王野望

英國無論哪方面都與西班牙相差甚遠,人們更加不能理解的是一個孤懸于海外的島國,一個被人忽視的小國究竟出於什麼原因,敢於向當時的世界級強國,向在海洋上馳騁了近百年的西班牙發起正面挑戰。

英王伊莉莎白一世自即位的那一天開始,她就已經決定通過海洋來打造一個強大的英國。伊莉莎白坐穩王位的時候,大洋彼岸也就是歐洲大陸上到處都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的探險家不斷航行成功緻富的消息。

伊莉莎白敏銳的感覺到一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而英國絕對不能缺席。新時代的遊戲規則是海洋至上原則,想要贏得更多首先要贏得海洋,一個又一個航海探險家的滿載而歸都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與傳統的陸地相比,海洋有著更廣闊的的天地,贏得了海洋就贏得了全部。


伊莉莎白一世明顯的是一個海權主義者,她認為英國最大的優勢就是島國,英國擁有眾多的港口來發展海洋貿易,壯大自身實力。但是這種行徑無疑讓西班牙非常不滿,畢竟當時的遊戲規則是由西班牙人制定的,英國的入場掠奪了一部分原屬於西班牙的利益。

伊莉莎白一世十分清楚現在的英國對上西班牙,無異於以卵擊石。伊莉莎白一世充分開動腦筋,她鼓勵國人通過劫掠、當海盜的方式在大西洋上擴展自己的地盤,擴大英國的貿易範圍,開拓殖民地,為此不惜襲擊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雖然這種做法在與強國發生衝突時,伊莉莎白可以否認她們與英國有關,從而避免影響到英國的發展,但是私下裡伊莉莎白對這種方式相當推崇。


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襲擊西班牙的勢力,即便伊莉莎白如何辯解,西班牙都要對英國的挑釁做出應對,否則大國的顏面何存。1588年的夏天,心緒難平的西班牙人出動了自己的王牌武器,保衛了西班牙一個世紀之久的無敵艦隊,以一往無前的必勝態勢,渡過英吉利海峽,直逼英國,準備給英國人一個教訓,讓英國人明白誰才是這片海域的主人,誰才是這個時代的老大。

究其原因,除卻西班牙帝國的利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犯外,西班牙人迫切的希望英國恢覆信仰天主教。

英西海戰

1588年7月7日,這一天與以往並沒有什麼不同,天空照樣晴朗,海風拂過海面。唯一不一樣的是英國和西班牙人的心情,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信誓旦旦要一舉蕩平英國,菲利普二世堅定的相信無敵艦隊一定會帶回好消息,英國人一定會失敗。而伊莉莎白惶恐不已,畢竟西班牙稱霸海洋的時間久遠,英國不一定是對手。


這一天,護衛了西班牙半個多世紀的無敵艦隊再度起航,130艘戰船,8000名水手和兩萬名士兵從西班牙出發,滿載著對勝利的渴望和對榮譽的捍衛,這支艦隊朝著英國前進。

西班牙人此行的目的是控制英國周邊,教訓大西洋上的島國英格蘭,切斷英國的貿易通道,迫使英國屈服於西班牙帝國,如果能夠讓英國重新信奉天主教那就更好了。

然而,世間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是每一次勝利女神都會站在西班牙這邊。從無敗績的無敵艦隊終於有了對手,中國有句古話,「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英國人敢於直面西班牙,是有原因的。

儘管西班牙人的艦隊,船大人多,但是英國的艦隊有著更先進的火炮,而且他們的船隻小巧而靈活,竟然意想不到的占據了優勢。


英國人仗著靈活機動性好的優勢,在西班牙艦隊中間來回穿梭,經過幾天的激戰,西班牙的艦隊有一多半永久的沉眠在了英吉利海峽的海底。而剩下的一半則狼狽的逃回了西班牙,一同逃回的還有西班牙稱霸世界的夢想。

英西海戰的勝利使得整個英國為之沸騰了,這場勝利不但鼓舞了英國的民眾,更是代表著英國有了參與大國爭霸的資格,拿到了制定世界秩序的入場券。

西班牙雖然戰敗,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西班牙仍然算是海洋大國,只是其中已經摻雜了水分。英國的勝利動搖了西班牙的大國根基,只能保證它的統治,但是英國的腳步已經離它越來越近了。


隨著「英西海戰」的勝利,這個游離在歐洲大陸之外的島國以戰勝西班牙的大國姿態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而世界終將因它而改變。

結語

「英西海戰」勝利後,英國一直沒有放棄發展的腳步。從伊莉莎白時代開始,英國人一直在進行自我調整,但是始終不變的是對海洋的積極擴張和海洋貿易。

於此同時,英國的另一個強力武器議會開始發聲了,議會通過了《航海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自己的利益,並強制其他國家遵守《航海法》。在打敗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後,英國人又通過三次英荷戰爭將海上馬車夫荷蘭踩在了腳下,並且迫使荷蘭接受了《航海法》。

從此以後,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的艦隊逐漸退出了茫茫海域。取而代之的是英格蘭。在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拼搏以後,英國人開始制定海洋的規則。


此時的歐洲大陸除了法國以外,沒有任何對手可以再對英國造成威脅。英國的崛起已經不可阻擋,在連年的征戰中,英國建立起一支全歐洲乃至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為英國的海洋貿易和戰略保駕護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