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樂蒂到王祖賢,從李翰祥到徐克:幾代香港人的倩女與幽魂

梁盼 發佈 2020-07-01T02:05:48+00:00

從1987年到1991年,香港電影人重磅推出了《倩女幽魂》三部曲,弄得香江儘是妖魔鬼怪,很是賣座。至今都已經過去近三十年了。"倩女幽魂"第一部在大陸上映之時,我才十歲左右,正讀小學,後來長大,知道這個系列電影有一個煞有介事的英文片名:"一個中國幽靈的故事"。

從1987年到1991年,香港電影人重磅推出了《倩女幽魂》三部曲,弄得香江儘是妖魔鬼怪,很是賣座。至今都已經過去近三十年了。"倩女幽魂"第一部在大陸上映之時,我才十歲左右,正讀小學,後來長大,知道這個系列電影有一個煞有介事的英文片名:"一個中國幽靈的故事"。但"一個鬼故事",委實與"倩女幽魂"相差太遠,完全無法凸顯其中的韻味。



說到"倩女幽魂",必須得提李翰祥。這位大師級的導演被大陸觀眾熟知,乃源於八十年代初的合拍大片《火燒圓明園》與《垂簾聽政》。

其實,李翰祥在此之前,早已名揚港澳台,他生於1926年,後去香港,加入"邵氏電影",成績斐然。五十年代末,古典志怪小說《聊齋》中的一個小故事《聶小倩》,被李翰祥看中。緊接著,1960年,電影《倩女幽魂》橫空出世,立即創造出香港鬼片的"神話"。


在李大導的版本中,寧采臣不再是原著上那位家道殷實的已婚男子,而是一個落魄的書生;燕赤霞也不再是一位深諳除妖之術的全才型書生,而是一位武士或俠士。小倩的扮演者乃當年的古典美女樂蒂。但以今人的眼光來看,樂蒂的優雅過多,而妖氣嚴重不足。


樂蒂原名奚重儀,生於抗爭爆發的1937年,在上海長大,父母雙方都是上海灘大富豪家的公子與小姐。樂蒂有著十分紮實的京劇底子,其外祖父經營劇院,使她從小有機會接觸到諸如梅蘭芳這樣的京劇大家。如此一來,傳統戲曲的韻味,與樂蒂原本罕見的東方仕女般的臉交相輝映,令人一看便回到了三百年前。



1949年之後,樂蒂跟隨家人來到香港,後加入演藝圈。二十二歲時,她得到李翰祥電影的角色:聶小倩。這個角色對於她本人的意義,在當時遠遠大於她作為聶小倩影視角色第一人的開創性。那時,除了中國大陸,整個華人世界都被她所飾演的聶小倩驚呆了:原來蒲松齡的"聊齋"可不是白給的,原來還有人能把一個非常普通的聊齋女人,弄出神仙一般的風流。


當年,"小倩"只是聊齋中一個不太起眼的故事,遠沒有今天婦孺皆知,一起消費"倩女幽魂"的全民狂歡。的確,"倩女幽魂"到後來成了影視界的一大現象和景觀,這倒是李翰祥與樂蒂都始料未及的。的確,蒲松齡老先生的原故事,如果沒有李翰祥的電影加以改編與詮釋,那麼它其實很難在眾多的聊齋故事中被人高看一眼。


當年,李翰祥可能是受到元雜劇中的名篇《倩女離魂》的影響,才將電影取名為"倩女幽魂"。但元雜劇的故事與蒲松齡的《聶小倩》毫不相同,所以李翰祥到底是受到了何種"蠱惑",才有了《倩女幽魂》這個片名,就不得而知了。

正是李翰祥播下了"倩女幽魂"的種子,才能在八十年代末,讓新一代的香港電影人徐克與程小東重拾"倩女幽魂"的老招牌,將這"怪力亂神"的唯美詞彙擴充為更囂張跋扈的故事情節。


雖然,徐程版的"倩女幽魂",已經完全沒有李翰祥式的中國文化味道了,但"兩位大俠"似乎趕上了好時候,香港人正需要新的鬼片視覺體驗,而大陸這邊也改革開放了很久,急需與之前迥然不同的敘事風格。


的確,這個版本的《倩女幽魂》相當前衛,它當年在法國與葡萄牙,居然是以科幻片的類型,獲得了電影大獎。但在我看來,鬼片如果可以勉強算作一種另類的科幻片,那麼它更是一種深深紮根於中國傳統與民間的科幻。



鬼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大宗,從東晉干寶的《搜神記》開始,老百姓在妖魔的世界中獲取了巨大的安慰。後來科技發展,生民有幸,可以跳出純粹文字與紙張的羈絆,通過電影的聲光電來"讀"鬼故事。徐克與程小東共同打造的"倩女幽魂"系列,能從香江一路爆紅到大陸,便是因為有了這種深層次的群眾基礎。


其實,在徐程版本的"倩女幽魂"進入大陸之前,我們在電影銀幕上看到鬼故事是很不容易的。這個系列電影即便是爛片,想必也會有很多觀眾買帳。因為,當時可資對比的同類型電影太少了,即便是李翰祥的老版"倩女幽魂",在當時的祖國大陸,也很少有人能看到。


那時畢竟還沒有網際網路。好在,不用比較,我們在八十年代末與九十年代初看到的《倩女幽魂》不是爛片,至少它留給了我對香港電影極其浪漫與衝動的回憶。後來,我能從網上看到李翰祥的老版"倩女"了。這時,李版與徐程版便相互補充,見仁見智,讓我更加自如地遊蕩在妖魔鬼怪的中國古典世界裡,感受到傳統中國淒涼哀婉的科幻之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