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導演李芳芳的處女作,我們都誤解了它

邑人電影院 發佈 2020-07-02T12:03:59+00:00

青春是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的回憶,回憶有許多種形式,有的男孩在操場上揮汗如雨,是《那些年》;有的女孩結伴依靠,是《小時代》;

作者:方舍予

私以為,我這篇文章一下子可以回答兩個知乎問題了。

一個問題是:有哪部評分極低的電影你卻非常喜歡?

另一個問題是:你追過最糊的明星有多糊?

今天我講的這部電影,不僅知名度不高,而且劇本涉嫌抄襲、欺騙,導演緋聞傍身,演員個個糊的不像話,幾年前豆瓣評分僅四分。(近幾年升至7.0分

卻成為我心目中念念不忘的白月光,每年都要翻出來看很多遍。

《80後》

所有主創我在微博關注了好幾年,僅僅男主角黃宥明在10年以後改名黃明在《如懿傳》中飾演了個太監,其他的,漸漸戀愛、嫁人,失去了熱度,本身每個演員都有辨識度,但被網紅的時代淘汰非常可惜。

青春是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的回憶,回憶有許多種形式,有的男孩在操場上揮汗如雨,是《那些年》;有的女孩結伴依靠,是《小時代》;有的人在自卑的心裡開出花,是《初戀那件小事》;

《80後》也是一種青春,是我們曾經被對標非主流疼痛文學的青春期。

這部電影選角不錯,故事略散,音樂始終是我循環播放的第一位。雖是形散,但神不散。當年也許是因為非主流少年們過度中二的思想反噬,被打上極低的評分,目前豆瓣還有很多惡評,但10多年以後,竟然漸漸恢復了評分。

一、輿論風向與獨立思考

無問西東》上映的時候,我是非常期待的,因為《80後》正是導演李芳芳的處女作,《80後》我看了那麼多遍,導演能出新作,我當然是非常開心及期待的。

但《無問西東》拍的太爛,鏡頭像個抗戰電視劇,不但水文滿天飛,帶著朋友圈評論走向都開始吹,還在水軍群里請人做豆瓣評分。

傳播學理論里有個理論叫沉默的螺旋,一方大聲歡呼占領輿論,另一方就沉默的下去。宣發做得好,至今,《無問西東》也是一部大眾意義上的好電影。

無獨有偶,可能是吃過前作的虧,主創才能如此用心在輿論上占領高地。

《80後》在上映時,遭遇原作者的聲訴,原小說《天長地久》作者JAS,在同意小說改編影視作品後,李芳芳僅支付了定金,並在電影中刪去JAS的署名,抄襲作者另一部作品《玻璃房子》的情節。隨後作者父親去世,也沒能看到劇組拍攝進程。

而JAS在晉江網上發文後,李芳芳咬牙說作品是自己創作,對方炒作。但原作者證據確鑿並聯繫出品方,李芳芳答應微博道歉,但最後並沒有執行。

這檔陳年舊事我是很久以後才翻出來,頓時明白了《無問西東》怎麼能拍的那麼爛。也對《80後》失望了許多,創作者的版權是神聖的,是本人的心血,不可因為資本褻瀆。

在這個生活已經逐漸豐盈的年代,物質與利益已經遠遠不再是衡量一份作品一段經歷唯一的標準,行業規範化操作,才是長久之計。而李芳芳導演本人得益於10年前的網絡不夠發達,網際網路也失去了記憶,10年以後再也沒人提起這件往事。

二、電影可能不是80後的青春,是90後的

《80後》的好,一部分是劇情,一部分是選角恰合劇情,一部分則是音樂,主題曲是張靚穎的《這麼近,那麼遠》。

劇情、音樂、演員,都在一個方向上努力,最終促使了本片節奏一致,觀感和諧。

令人詬病的是,為了凸顯年代感,凸顯《80後》這個主題,情節里插入了許多年代標誌性事件,諸如張國榮去世、非典流行、香港回歸。但插入的很隨意,與劇情相接觸非常簡單。

張國榮去世這種標誌時代結束的事件,與在筷子兄弟的微電影《老男孩》做比較遜色很多,麥可傑克遜去世的消息印在報紙上,報紙隨風飄蕩,男主抱頭痛哭,夢想破碎。

而在《80後》里,只是收音機里播放著張國榮去世的消息再無下文。

80後出生的時候,面對的是物質匱乏,90後的年代,是思想價值觀極其混亂的年代。我們經歷了韓流,非主流的審美,張國榮去世的時候,只是懵懵懂懂,並不曉得悲憤,童年裡,只是一條播報的新聞。

父母在經歷農村到城市轉變的時候,婚姻里總是充滿了爭吵,而我們,關注點卻總是在學校里幾個混混身上。時光的流逝是無情的,一轉眼學校里的風雲人物成了街頭巷尾的流浪漢,我們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因為任性差點連普通人的生涯都要錯過。

也許是導演李芳芳家境優越,站在階層的上游,但和父母在一起成長變遷追逐生活的事,我到90年才經歷。

三、電影的形式欺騙了我

戴錦華曾經說,沒有一部電影的形式是透明的,沒有一部電影是沒有形式的,如果你只停留在「哪個故事感動了我,讓我想起人生的某個時刻」,你就被導演騙了,當你看不到電影的形式時,你就成為導演陰謀的犧牲品了。

正如,電影是主觀的,我也是主觀的。

偶爾被電影的形式欺騙,也無可厚非。覺得這部電影矯情的原因也令人無法反駁,因為它脫離了現實生活里真實的模樣。

現在看那些留著長劉海擋住視線的人總是看起來髒兮兮,那些在班級里先打耳釘的女孩一定成不了好學生。但在我們的青春里,壞孩子的成長往事總是光彩值得傳頌,好孩子的日常總是乏味無趣。看著男孩子們打群架來揮灑荷爾蒙,心生嚮往。

但與影片里的男女主角一樣,我們直到長大了以後,才慶幸自己原來厭惡的平凡多可貴。歲月一走不再回頭,循規蹈矩的走完學生生涯,才知道填鴨式的教育,是最好的安排。

那個年代流行過安妮寶貝,沉珂,傷痛文學,那些故事裡,總是真實的愛拯救人生,網紅或美或丑,總是真實惹人關注喜歡。女性拋棄傳統羞澀,剛烈隱忍,是那個年代最時尚的「人設」。

國產的青春片里,叛逆的少年並不少見,《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馬小軍沒有父母的生活像瘋了一樣跑在北京城的屋頂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里,打架必須用磚頭不然不夠大哥;《七月與安生》中,脫離軌跡的成長活在社會邊緣。

今天是段子表情包流行的時代,所有生活里遇到的難堪仿佛都能用段子緩解,曾經我們,確實被情緒的宣洩為難過。

我們經歷的是與影片里男女主一樣,在雜誌,圖書,電視機中日漸崛起的精神需求與思考,但必須順應時代步伐,學習,考試,就業,按部就班完成十幾年的生活,我們一邊學了很多歪理,一邊也害怕規則的懲罰。

走過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才恍然大悟。

「我們渴望被愛,卻不懂得如何去愛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