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被叫做「文藝青年」嗎?

理想國 發佈 2020-01-19T12:29:23+00:00

.事情從理想國最近出了路內長篇小說《霧行者》說起,這書的故事呢,就不在這劇透了。這樣聽起來,文學青年和文藝青年還是有差別,不過,文學青年也不見得是中立的詞。

如果有人叫你文青,你會作何反應?你自認為是個文藝青年嗎?你眼中的文藝青年是怎樣的?.......

事情從理想國最近出了路內長篇小說《霧行者》說起,這書的故事呢,就不在這劇透了。因為這本作品,「文學青年」再次成媒體報導時的話題。嗯,你曾經是文學青年,後來發生了什麼?

上個星期新書首發活動中,路內、戴錦華、梁文道三位對談,也聊到文學青年這話題。對此,路內說道:

「我已經被人誤解過一輪了,講話很難聽,說又在寫傻瓜文藝青年,我說文學青年和文藝青年還不是一回事,文青是指文藝青年,現在文青是罵人話了,但是文學青年是相對中立的詞。你在年輕的時候,你喜歡上讀一些文學作品,當然年輕人會免不了有一些夢想,誰夢想做流水線?會夢想有一些文學。人會進行自我教育,產生這樣一種希望的年輕人,差不多就可以叫文學青年。」

梁文道以切身經歷回答:「文藝青年和文學青年的區別在哪兒?文學青年不是只熱愛文學,還想創作。文藝青年不只熱愛文學,還干許多別的事。我那個年代還干別的事,我也寫過詩,誰沒寫過,就像每個青少年都要發育一樣,我也寫過小說,寫劇本,花很長時間在劇場。由於寫劇本的關係,後來也會做劇場導演,劇場舞美,劇場演員。又因為接觸表演藝術,後來做行為藝術,做策展,也做過實驗影像,甚至玩過樂隊,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

這樣聽起來,文學青年和文藝青年還是有差別,不過,文學青年也不見得是中立的詞。「文藝青年」都成罵人話了, 「文學青年」是一字之差的孿生兄弟,好不到哪去吧。如今,一個人要是自稱:

恐怕人家要投來異樣的眼光,甚者嘲諷:這人是不是有毛病,「傻Ⅹ」。或許,「文藝青年」並不是想像得那麼糟糕,要不然出版社也不會主打「文藝青年」,將老一輩名家作品冠以「文藝青年」,比如:

有老派致文藝青年, 自然也有新生代致文藝青年,比如:

如果說文學青年是熱愛文學,寫作創作,那麼,文藝青年又如何形容?有什麼衡量標準嗎?見仁見智,理想君嘗試簡單描述其中一種文藝青年。

1.

馬爾克斯、博爾赫斯……總有一兩個喜歡的作家。即使你沒讀過毛姆短篇小說,也肯定讀過《月亮與六便士》——正如有出版商宣傳的此乃「文藝聖經」。

誰都想做一頭特立獨行的豬,王小波的作品自然是讀過的。

哦,張愛玲,不好意思說沒讀過。

除此之外,還有偏愛的雜誌書,比如《單讀》《鯉》。

2.

不說熱愛看電影吧,百部經典影片總是要看的。

網絡節目,口碑不錯的《局部》《十三邀》《一千零一夜》等,至少看過其一。

3.

音樂,喜歡的歌手,國內如許巍、朴樹;國外如科恩、帕蒂·史密斯。

4.

旅行,四處走走,是有的。住不起好旅館,特色而實惠的客棧總能被你發現,比如麗江的這家旅舍,江湖傳言是理想國的分舵,跟掌柜報上暗號「想像另一種可能」打八折。傳言吶。

5.

理想的下午,約上三五好友閒聊,餓了,街邊小餐館喝碗蔣方粥、張曉粥。

6.

會一門手藝,比如做咖啡,加分。

比如自己動手給《書店日記》換換裝幀:

看看,你符合其中哪幾條?如達其中三條,恭喜你,你已經是文藝青年;如果六條都具,那是重度文藝青年,無可救藥了——救什麼救,繼續你的文藝生活。

文藝,讓生活更美好。但,文藝青年,什麼時候起,就變成了罵人的話,羞於承認自己是文藝青年——當然不是標籤,是一種生活方式。據說,就因為是文藝青年,求職路艱難。對此,你怎麼看?

這樣看起來,文化出版機構的很多同行,不是要失業了?沒有文藝,出版這一行業的地基怕是要塌陷的。

求職或工作出問題,就怪罪 「文藝」,「文藝」委屈了。這種標籤(邏輯),讓人想及文人間有論爭吵架,就冠以「文人相輕」——如以這樣的邏輯看待,那同樣有「文人相重」;拋開這種標籤,置回常人的處境,也無所謂相輕相重,有的只是正常人的喜怒哀樂。

你做廚師,就看能否做出好菜;做銷售,看你OMG出多少產品。說到底,跟工種有關。文藝成為謀生之道,也不只是想想說說這麼簡單,如同任何行業,想要立足,憑的是你的一技之長;不是以文藝為屬性的工作,咱就不顯示文藝了,作為業餘興趣愛好,獨樂樂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