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高考志願火遍網絡,報考「考古」究竟值不值?

南方plus客戶端 發佈 2020-08-05T01:24:54+00:00

湖南耒陽高考生鍾芳蓉沒有想到,短短几日,山西、湖南、天津、四川等10餘個省市的博物館、考古機構、從業者聯名給她送了一份考古「大禮包」,從珍貴典籍到手鏟、抱枕、衝鋒衣…

一則高考志願,牽動了整個考古圈的心。

湖南耒陽高考生鍾芳蓉沒有想到,短短几日,山西、湖南、天津、四川等10餘個省市的博物館、考古機構、從業者聯名給她送了一份考古「大禮包」,從珍貴典籍到手鏟、抱枕、衝鋒衣……應有盡有。

鍾芳蓉的「偶像」,2019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現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被稱為「敦煌女兒」的樊錦詩委託譯林出版社送出暖心問候。

有網友評論稱她是「被全國考古寵起來的小女孩」。

此前,鍾芳蓉以676分、湖南省文科第4名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因其留守女孩的身份,眾多網友為其「惋惜」,認為其應該選擇更熱門的專業,擇一份高薪職業改變家庭境況。

有專家建議,鍾芳蓉「留守兒童」的身份不應該左右她對於專業的選擇,而且更應該為她留出一個空間,不過度熱炒。

但其實,個人選擇的背後,是「冷門專業」考古在情懷的推動下逐漸走熱。是堅守還是逃離,來看看這些考古人怎麼說。

情懷考古 冷門走熱

魏峻很慶幸當初選擇了考古。

1991年,魏峻考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在考古專業一讀就是11年,博士畢業後他南下廣東,主持過「南海I號」宋代沉船整體打撈項目,也擔任了7年的廣東省博物館館長,如今又走上講台。

「上世紀90年代,狀元報考北大考古不能算是『新聞』,比如我的同學就中有內蒙古、河北的狀元,畢業後很多仍然從事這一行。」魏峻直言,高分考生報考考古專業成為熱點話題,或許是時代的轉變,大家的關注點有了不同,體現出考古等專業愈發受社會重視,有從冷門變熱門的苗頭。

事實也是如此。近年來,隨著《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文博節目熱播,文博熱持續升溫,很多人把在文博單位工作當成一件有情懷的事。

但是情懷不能當飯吃。在這次鍾芳蓉報考事件中,網友普遍擔心的是考古專業畢業後的擇業空間、薪酬待遇。

多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文博行業的收入雖然與網際網路、計算機或者金融行業沒有可比性,但是與多數文化類工作相比不差,處於中等水平。

「考古畢業生在專業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近兩年文博行業的人才需求量也在擴大。」復旦大學文博系教授魏峻告訴記者,就學院研究生而言,不少都留在了這個行當中,而且就業方向有了一定擴展,「除國有單位外,畢業生還可以進入做展覽策劃、文博資源展示、考古調查勘探的企業等。」

記者查閱2019年北京大學、吉林大學等考古專業強勢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發現,這些高校的考古畢業生中,博士生就業率均為100%,碩士生達到95%以上,本科生中選擇繼續深造的為數不少。

據《全國文博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2014-2020年)》及陽光高考網關於文物與博物館學進一步專業解讀顯示,當前我國文物事業發展「黃金機遇期」,需要高素質人才。文博專業人才總需求增量不大,但專業對口性很強,就業前景良好。這與當前文化遺產熱、博物館熱以及國家對培養文博人才的重視息息相關。

情懷背後,其實是努力。培養一個合格的考古專業人才並不容易。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前院長段清波曾說,考古既要有文科,又涉及理科;既需要大量理論知識,又少不了紮實的實驗、實踐。支撐點的繁雜,提升了學科方向的把握難度。「文物發掘絕不是單純的『挖寶』,而是要發現文化遺產的價值。」

魏峻解釋,現在的考古人才培養也更趨向細分。學考古並非一通百通,就像學醫也有內科、外科很多門類,比如學生選擇傳統考古學,可以研究佛教造像、做書畫研究、錢幣研究或者青銅器研究等等,此外還可以選擇科技考古,做動物、植物、人骨、環境考古等等,甚至文化遺產保護也是其中的一個方向,可以根據興趣選擇。

「考古是一門科學、是一門學問。與其他任何一門科學一樣,考古學具有自己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考古學致力於研究實物史料,續寫歷史,和其他科學一樣具有光榮感和使命感。」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副院長段天璟說,考古不僅要探索歷史上曾經發生的事情,我們更需要找回人類歷史上沒有被記載下來的史實,「為保護人類文化遺產、尋找人類逝去的記憶、啟迪人類智慧貢獻力量」。

有人離開 有人愛上

與魏峻相反,一位入職某國家一級博物館科研崗不滿一年的2019屆畢業生阿林(化名)告訴記者,自己碩士畢業後,因為熱愛科研選擇了這份工作,但不到半年就開始產生自我懷疑。

「做科研就是『坐冷板凳』,雖然近些年科研經費不斷增加,但是科研崗待遇收入並無提升。」阿林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在上海每個月工資5000元左右,除掉合租房租3000元和伙食費,基本攢不下錢。

據阿林了解,即使工作多年的資深科研人員,年薪也才能勉強達到10萬。這意味著,在文博資源豐富的一線城市,她只能一直「漂」著。

去年9月,來自南京六朝博物館的一則招聘公告也給情懷「潑了冷水」。公告顯示:博物館招聘社會教育專員和安全防護人員,其中社會教育專員要求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限播音主持、歷史、考古、中文、博物館等相關專業,口頭表達能力強,年齡30歲以下,薪酬待遇為3000—3500元(含五險一金),另有年終獎勵和節日福利。

網友「撿故事的拾荒者」評論:「我是文博工作者,你這個薪資留不住人的,就算有水平也不高。」館方負責人則表示,這次招聘的工資較以往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年薪在五六萬元左右,有40餘人投了簡歷。他們也希望能提高待遇留住優秀人才。

事實上,在多個院校的考古專業中,中途換專業、畢業改行的現象很常見。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前院長孫慶偉介紹,學院畢業生去向主要有三:一是國家和地方政府文物考古部門的高級管理人才;二是高校和相關科研院所的高級研究人才;第三,就是「改行」。

「在改行的畢業生中,很多在各自崗位上也都做出了卓越的成績,而且普遍反映考古學的訓練對他們日後事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孫慶偉說,這與考古學特別需要團隊精神、吃苦精神、善於處理複雜的遺蹟遺物的能力密切相關。

在段天璟看來,無論從事何種專業,身處哪個行業,都可能會遇到各種不為人知的艱辛,考古專業也不例外,不必將其特殊化看待。

「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其實大多數專業和職業也都是如此。」魏峻說,有人愛上,自然也有人離開。

文物考古專家、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岩是留下的那批人。

「儘管從業了30多年,但我至今忘不了19歲第一次去田野考古時的興奮感,一切都是新鮮的。」李岩告訴記者,自己幹了一輩子的考古和科研,連退休後幹什麼都想好了,「繼續做『南海I號』的科普!」

李岩對於考古的熱愛正是起源於專業學習。上世紀80年代,李岩就讀於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當時的他認為,這個專業能特別好的滿足一個青少年的好奇心,能解答自己心底里無數個關於人類、關於世界的謎題。

「我在北大的7年中,有兩個整年都在考古現場守著。」李岩對第一個實習地點念念不忘,當時他跟隨北京大學考古隊,在鄒衡教授、李伯謙教授的帶領下,在山西曲沃曲村發掘出了九代十九座晉侯墓,出土了鳥尊等大量青銅器和玉器,填補了西周斷代史的空白,此項考古發現不僅證明了晉國都城在曲沃,而且被譽為「20世紀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此後,他又輾轉山東、廣東等地,陸續在南海魷魚崗遺址、珠海東澳灣遺址等田野考古實習,直到1987年來到廣東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工作,紮根至今。

李岩坦言,干考古確實不可避免地需要常年在外奔波、風吹日曬,這是選擇這個職業需要去面對的現實問題。「但是沒有這種堅守,啥都幹不成。這位湖南的姑娘是能吃苦的孩子,而且以樊錦詩先生為志向,我相信她以後能堅持下來。」

絕美風景 無人之處

有人轉行離開考古專業,也有非科班出身的從業者成長為專家。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勁,就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

這位建築學出身的考古專家曾參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南粵古驛道保護等重大項目,她牽頭的古建築維修項目兩度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等重要獎項。

1990年,讀大四的曹勁面臨著「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她甚至索性做好了回安徽工作的打算。

畢業之際,因為導師鄧其生的推薦,曹勁誤打誤撞來到了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稀里糊塗」地進入了文物保護領域,「報到的時候才知道被這個單位招進來,主要是負責文物修繕」。

最開始的幾年裡,曹勁頻繁到全省各地出差。上世紀90年代初條件較為艱苦,為了維修古建築,有時候坐大巴一整夜才到鄉下。

為了修復韶關的華林寺塔,曹勁和同事們在村民家裡住了一個多月。每逢要洗澡,村民就會在一口平時炒菜的大鍋上順手刷一刷,放上柴火灶燒水,熱水上還漂著一層泛著光的油星。在這種條件下,曹勁學會了給古建築「望聞問切」的修復技巧。

20多年前初入這一行業,曹勁用「冷僻、冷清、冷場」來形容。對比地產公司、建築設計公司的高薪邀約有動搖過嗎?曹勁說「有過」。

但最後她選擇了堅守。用她自己的話說是:「無人之處有絕美的風景。」

對於鍾芳蓉的專業抉擇,魏峻擔心過度熱炒會讓她背負過多的責任與過高的期待,反而會為她之後的學習造成不必要的壓力,「『留守兒童』的身份不應該左右她對於專業的選擇,年輕人有自己的夢想是很難得的事情。」

魏峻坦言,考古本身是一件「很苦」的事情,研究也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具有傳奇色彩,有興趣是一項工作能做出成績的重要保證。

在鍾芳蓉父親眼中,自己的女兒恰好就是難得的有興趣的學生,她從小就很有主見,性格安靜,能沉下心思考,並且非常自律,女兒做出這樣的決定似乎並不奇怪。

正如那晚,收到樊錦詩的書信後,鍾芳蓉興奮之餘,連夜回信:很慶幸自己能在樊先生的影響下確定自己的興趣並堅定地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讓我的成長有了更多的力量。

她說:「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

【記者】黃堃媛

【實習生】楊湉 劉嘉猷

【策劃】李培

【作者】 黃堃媛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