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茶葉,最初是用來治病的

齊魯壹點 發佈 2020-01-19T15:36:53+00:00

在中國,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下至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無不以喝茶為幸事。李立明表示,飲茶防骨質疏鬆的原因除了茶葉本身對骨密度的影響作用,也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性,即飲茶對個體的注意力和警覺性有積極影響,可能降低發生嚴重傷害的風險。

在中國,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下至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無不以喝茶為幸事。人們常說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也可窺見茶深入各階層民眾的生活。

談及茶的起源,人們往往會引用「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傳說,神農為了給人治病,經常到深山野嶺採集草藥,他不僅要走很多路,而且還要對採集的草藥親口嘗試,體會、鑑別草藥的功能。有一天,他採藥中嘗到了一種有毒的草,頓感口乾舌麻、頭暈目眩,於是,趕緊找棵樹靠著坐下,閉目休息。這時,一陣風吹來幾片帶著清香的葉子,神農隨手撿了兩片放在嘴裡咀嚼,沒想品出一股清香,感到舌底生津、精神振奮,剛才的不適一掃而空。仔細觀察後,他發現這種樹葉的葉形、葉脈與一般的樹木不同,便採集了一些帶回去細細研究,後來將它定名為「茶」。這一傳說暗示了茶在最初發現時就具有藥用功能。

我國古籍中,最早記載藥茶方劑的是三國時期張揖所著的《廣雅》,稱:「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赤……其飲醒酒,令人不眠。」到唐宋時,藥茶也已發展為單方、複方並用,且複方之用多於單方。服用方法也由原來單一的煮飲法豐富為調服、丸劑、散劑等。明清時期,藥茶的應用範圍和製作方法不斷更新和充實,茶療處方更是豐富,適用範圍幾乎遍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皮膚科、骨傷科和養生保健等各個方面,藥茶的劑型也進一步發展為散劑、丸劑、沖劑以及以藥代茶飲等多種類型,服用方法多樣,有飲服、調服、和服、含漱、擦、搽、塗、熏等。此時大量行之有效的茶療方被廣泛應用,如午時茶、枸杞茶、薑茶、八仙茶、珍珠茶等。

對於茶的藥效,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有記錄,歷代本草學家和醫學家都將茶作為防治疾病、養生保健的良藥加以應用和論述。《藥書》《華佗食論》《茶譜》等都記載了茶的止渴、提神、消食、利尿、治喘、明目益思、消炎解毒、益壽延年等20多項功效。唐代大醫藥學家陳藏器甚至在《本草拾遺》中稱:「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幾乎神化了茶的藥用價值。

而茶作為藥用的同時,也作為食用廣為發展。三國時期,張揖在其《廣雅》中稱飲茶為「煮茗」;西晉時,傅咸在《司隸教》中提到茶,稱「茶粥」,反映出魏晉時期的人會將茶的鮮葉采來煮食,並加入米、油、鹽、姜、蔥、椒、紅棗、桔皮、薄荷等作料調味。「煮茶如烹調,吃茶如吃菜」。而「溫飲」茶葉的習慣也因此延續至今。我國許多民族也有類似習慣,如內蒙古的奶茶、新疆的酥油茶等。白居易的《琵琶行》名句「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說明唐朝時茶葉生意已相當普遍。我們所熟悉的不加佐料、直接用開水沖泡的方式,也就是「清飲」,在明代就已經出現,並逐漸受到百姓,特別是文人的喜愛,成為中國主要的飲茶方式之一。

但是,即使作為飲品流傳,茶的藥用功能也沒有被湮滅。中醫藥中取其藥效而發明出來的茶療方用途非常廣泛。隨著現代醫學的介入,相關研究不斷證實茶葉的保健功效,因其三抗(抗腫、抗輻射、抗氧化)、三降(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的保健作用,更是被西方稱為「神奇的東方樹葉」,風靡世界。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了許多國家的飲料優劣情況,最終得出「茶為中老年人的最佳飲料」這一說法。

女性飲茶有利骨骼健康

飲茶有利於骨骼健康,尤其對女性而言,有降低骨質疏鬆症風險的作用。近期,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團隊發表了這項最新研究成果。

骨骼強度取決於骨密度與骨質量,前者占比70%。骨密度可以反映骨量流失的病理過程,並能預示骨折風險。研究團隊根據2萬餘人的骨密度數據分析發現,有長期飲茶習慣的女性,骨密度明顯更高。在進一步分析茶葉沖泡量與骨密度的關係時,研究人員發現,每天茶葉沖泡量小於6克者的骨密度高於從不飲茶者。不過,喜飲濃茶(茶葉量≥6克/天)者的骨密度並未繼續增強。

另一項研究通過45萬餘人的長期隨訪數據發現,每日飲茶降低了因骨折入院的發生機率,該效果在男性和女性中基本一致。其中,飲綠茶者髖骨骨折住院風險降低了20%,飲茶超過30年者該風險降低了32%。

李立明說:「許多人擔心茶葉中的咖啡因成分會增加尿鈣流失,導致骨質疏鬆,但我們並未觀察到喜飲濃茶者的骨折住院風險有增高趨勢。」李立明表示,飲茶防骨質疏鬆的原因除了茶葉本身對骨密度的影響作用,也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性,即飲茶對個體的注意力和警覺性有積極影響,可能降低發生嚴重傷害的風險。

(綜合人民網、生命時報)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