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佳作:江南,夢中的煙雨

讀寫探秘 發佈 2020-08-30T10:36:48+00:00

去江南,看一場杏花煙雨,去江南,溫一壺庭院月光。江南,若一支清麗的夢,是縈繞在心間揮之不去的情懷。 楓橋,悠悠的鐘聲。

去江南,看一場杏花煙雨,去江南,溫一壺庭院月光。江南,若一支清麗的夢,是縈繞在心間揮之不去的情懷。

一、 楓橋,悠悠的鐘聲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 張繼《楓橋夜泊》

細雨霏霏。乘一葉小舟順流而下,尋著寒山寺的鐘聲,走進姑蘇城。

楓橋,依然是千年前的楓橋,安靜而平和。立在橋頭,與我一樣撐著雨傘追夢的人,很多。只是這裡,沒有了那個落魄的唐人。心裡湧出的,也不再是江楓漁火的點點清愁。

兩岸,楓葉蓊蓊鬱郁,青綠色的葉子,在煙雨中,閃著細碎的光。江水清澈,透明。纖細柔美的船娘撐著槳,在水面上飄過,留下串串吳儂軟語,餘音裊裊。水面升起的淡淡煙霧中,有落落鐘聲傳來,一聲一聲,悠遠而沉寂。

這場景,熟悉,卻又陌生。它在我的夢裡,不止一次地出現過。江楓,漁火,還有這悠遠的鐘聲。千年的光陰,這裡已是滄海桑田。當面對著這一江清水,當傾聽著這悠悠的鐘聲,心底深處的那種最原始的情感,便浮現出來。臨水自照,足以窺見本心。守住本心,再望這一江清水時,便能看到時光中的自己。在疏影錯落的江面楓火中,一切都豁然開朗。從寒山寺清幽的鐘聲中,我聽到隔著時空傳來的遙遠的回音。

不知道張繼,夜宿在一艘怎樣的漁船上,他是怎樣憂鬱地獨酌,面對點點漁火寫下了這首詩。他不會想到,楓橋因這首詩而名揚天下。他不會知道,他的無意,成就了今天的楓橋。

江畔,停泊著許多艘烏篷船。岸邊那些手握船票的人,依次登船,然後在咿咿呀呀的搖櫓聲中遠去。不知道他們是否如我一樣,不止一次地想像自己穿越到千年前:搖一支船槳,在楓橋下來來回回,等待著那個大唐的詩人,等待著和他一起,溫一壺老酒,觀看點點漁火,傾聽寒山寺,悠長的鐘聲。

二 、烏鎮,簡單的純靜

江南水鄉展旖旎 ,屋衍風鈴聲悅耳 。

小橋蘊涵古城貌 ,青石幽雅怡心矣。

——(明) 程垓《烏鎮》

一幅淡淡的江南水墨畫,是烏鎮給我的印象。

走進烏鎮的時候,已是傍晚,小雨依然淅淅瀝瀝地下著。遊人不多,我沒有撐油紙傘,便走進了這悠長的小巷。一扇扇玲瓏細琢的精美木雕格窗,上面雕刻著各種精緻圖案,因年代久遠,圖案顏色深淺不一,散發著古色古香的氣息。偶能看到藍印花布落地門帘,隨風飄動,透著一股小家碧玉的韻味。腳下斑駁的青石,不規則地排列著,光滑而細膩,稜角已不分明。雨落到上面,閃著清幽的光。靠著牆壁的青石板縫隙里,一些不知名的小草,開出淺淺的花兒。小巷裡,散發著一縷淡淡的幽香,悠靜而安寧。

水是烏鎮的靈魂。清澈的河水,倒影著整排整排古色古香的水閣民居,粉牆黛瓦,褐色的雕花窗戶前,偶有向外張望的女子,目光嫵媚而明朗,若山岩邊盛開的小花,溫暖了來來往往的遊人。雨後的烏鎮,空氣清新。石幫岸邊有很多河埠頭,光滑平整,不時有人蹲在石階上,就著河水淘米洗衣聊著家常。一艘艘烏篷船悠然往來,那些穿著藍印花衣服的船娘,哼著江南小調,緩緩駛過。河岸閣樓的倒影,連同燈光的倒影一起,隨著小船駛過,散開了,又聚攏來。烏鎮里的一切,都顯得隨意而精緻。

夜幕下的烏鎮是一首詩。淡淡的思緒在墨跡未乾的烏鎮,穿過。古老與沉靜,時光與流水,悠然與斑駁。這夜色中的沉寂,是烏鎮悠長的旋律。這絢爛的光影,書寫著烏鎮的繁華。

坐在石橋上,尋覓烏鎮當初的模樣。這種簡單的純靜,是否是我對烏鎮最初的印象?

三 、西湖,多情的碧波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古往今來,讚美西湖的詩比比皆是。西湖,宛如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畫,吸引一群又一群遊人,來到這裡。

艷陽高照,是西湖明艷的風景。大片大片的荷花,盛開了。漫遊在蘇堤上,迎面撲來的,是水中搖荷的清香。接天蓮葉,深深淺淺的碧色,在西湖的水波上,閃閃爍爍。點綴其中的,是羞澀的荷花。她們有的張開花瓣,迎著燦爛的陽光,有的藏在荷葉下,隨風輕搖。精美的遊船在水面來來回回,劃亂了平靜的湖面,驚起一隻只水鳥,啼叫著飛向遠方。

許多文人雅士的詩句,雕刻在西湖的涼亭上,豐滿了多情的西湖。涼亭里的人,總是絡繹不絕。許多在此歇息的遊人,借著這些詩文品味著西湖的清麗,談論著西湖絕色的佳人。那些西湖的傳說,在湖面上開始瀰漫,消失在來來往往的遊人里。

細雨籠罩的西湖,是一首絕美的詩。雨絲斜斜的,天幕和湖面之間宛若懸掛起一幅雨簾,朦朦朧朧的。西湖上升起了一層白煙。不遠處,那一道道閃電,照亮了的,是靜默著的雷峰塔。那個多情的女子,在這裡已沉寂千年。

回首,看那斷橋上,可否有白衣女子飄過?

四、 秦淮,悠長的嘆息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 杜牧《泊秦淮》

喧鬧的人流,驚擾了秦淮河燈紅酒綠的曖昧。兩岸點點燈火,像光怪陸離的影子,閃閃爍爍,書寫著秦淮曾經紙醉金迷的歷史。沉澱多年的思緒,隨著煙雨,瀰漫在秦淮河上,隨著船槳的搖動,一圈圈蕩漾出去。

許多臨水而立的閣樓,倒影在河水裡,斜斜的護欄,斑駁,陳舊。雕花精美的古色小窗,透出迷離的燈光。秦淮八艷清麗的身影,早已模糊在歷史的長河裡,漸行漸遠。當年笙歌徹夜的景象也早已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是後人沉重的思索和追尋的目光。

彎彎石拱橋,倒影在水中。橋上賞月,是秦淮難得的一景。而美好的東西,是不常見的。今夜的秦淮,細雨迷離,不見月亮的影子。小橋上,有三三兩兩撐傘觀景的旅人。沉浸在秦淮柔軟的迷濛中,往往會忽略一些東西。不知道他們,能否聽到河水深處傳來的歌聲?是否如我們一樣,在槳聲燈影里留下一聲聲悠長的嘆息?

遠遠的,江南貢院,那些名人的雕像映入眼帘。這裡濃郁的文化風韻,一掃秦淮的紙醉金迷。所有的繁華都是過客。唯有那些揮毫潑墨的酣暢,書寫著秦淮的厚重。貢院的燈火在歲月的光陰中明明滅滅,那些斑駁的字跡,在歷史與今天交替著,告訴來來往往的旅人,這裡曾經的繁華與滄桑。

夜泊秦淮,沉睡著的,是旅人。清醒著的,依舊是秦淮的煙雨。8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