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兒,不僅是人們營造的熱鬧氛圍,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

春城花草香 發佈 2020-01-21T22:17:36+00:00

歸根結底,年味就是一種「氣氛」,是一種熱熱鬧鬧的,團圓,幸福,愉悅的氛圍。1風俗的共性實際上,有些春節風俗是全國地區共同的,那就是,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壓歲錢和拜年,還有團圓飯 以及守歲等幾樣。

現代的人總是感覺"年味兒」越來越淡了,那麼到底什麼是「年味兒」呢?

歸根結底,年味就是一種「氣氛」,是一種熱熱鬧鬧的,團圓,幸福,愉悅的氛圍。而這種氛圍營造決定了「年味兒」本身是否濃郁。

那到底營造年味氛圍的方式有哪些呢?

首先要說的是風俗,比如掛燈籠,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等等都算是風俗;然後是家人的團聚,久別重逢所表現出喜悅的調子;當然,隆重的美食更是必不可少的,和家人一起分享美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下面,我就具體講講年味兒氣氛的營造以及南北地區過年的文化差異性。

風俗習慣營造的「年味兒」

春節,各地的風俗習慣很多有不盡相同,但無論怎樣的風俗習慣都是「年味兒」的體現。那麼過年的風俗習慣通常都有哪些呢?因為我是移民廣東的東北人,對這兩個地方的年文化有一定了解,所以我就以這兩地方為例講講這南北「年味兒」風俗的共性與差異。

1 風俗的共性

實際上,有些春節風俗是全國地區共同的,那就是,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壓歲錢和拜年,還有團圓飯 以及守歲等幾樣。

這幾樣,你在哪裡過年都是少不了的。春聯一般都除夕那天來貼,有的春聯是找人寫的,有些是買的現成的,總之,春聯上寫的都是對來年的祝福語,比如涉及的內容有:生意興隆,身體健康,平安大吉,或者是事業有成等之類的祝福語。

當然與春聯相伴的還有剪紙。剪紙的內容講究一種「意頭」,通常都是一些吉祥的動物,當年的屬相也是一定要有的。

各種各樣的紅燈籠,春節時每家每戶都是要掛的,用於增加節日的氛圍。燈籠主要以圓形帶流蘇以及橢圓形絲綢材質的燈籠為主,小的有雞蛋那麼大,大的直徑也有一米那麼大。通常掛在家裡的大門兩邊,或者是果樹上。整晚的亮著,像一團團跳動的暗火,點燃人們心中的熱情。

團圓飯,毫無懸念的都選在除夕當天,或是中午,或是下午,亦或是晚上,總之,最隆重的團圓飯一定是在這天。

人們會把自己認為最珍貴最美味也最有「意頭」的美食呈現出來,和家人一起分享。團圓飯開席之前是要放鞭炮的,這麼做,為的是要迎接「財神爺」。這是一年中最難得的溫馨幸福時刻,不僅是對團聚的歡慶,也是對辛苦一年的付出的慶祝

所謂的守歲,主要活動是點歲火、守歲火,即把家裡所有房子的燈都開著,通宵不滅,合家歡聚,一起娛樂,稱為「照虛耗",這樣,據說就能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總之,以上的這些都是各地普遍認同和流傳下來的過年風俗,大體上存在一些共性,可能在細節上會有一些差異,但不影響內在的文化表達。比如在東北過年晚輩給小輩的錢叫「壓歲錢」而廣東把錢放在紅包里叫「利是」等。

2 風俗的明顯差異

首先,最大的差異就是慶祝活動

就拿東北來說,過年的戶外慶祝活動是以踩高蹺,二人轉為主,而廣東地區過年的慶祝活動是舞獅子。大家熟悉的黃飛鴻就是廣東佛山人,也是一個位舞獅名家。

一種地方文化總會滋養和孕育出一代有地方文化特點的傑出人物,也是俗話說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廣東有人專門靠獅子賺錢,在企業年會上或者年後開業,有些老闆們總是要花錢請獅子隊舞上一番,高興了現場還會額外的給舞獅子的人發「利是」。過年「舞獅子」這個活動是典型的南方風俗。

我們不能說,東北的踩高蹺,二人轉和廣東的舞獅子這些慶祝活動哪個更好,因為哪一種表演做好了都不容易。在新年裡欣賞這些活動,顯然水平看起來沒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夠給人們帶來一種歡騰喜悅的氣氛,這就足夠了

再有,就是團圓飯的差異,

雖然,團圓飯的時間都是在除夕這天,但是內容上差異很大。

這種差異主要來自各地的飲食習慣,比如東北的年夜飯壓軸的一定是「殺豬菜」,這道菜里的食材無論是酸菜還是血腸都是東北所特有的,再加上農家豬的五花肉,煮肉的高湯燉上半天,那味道確實夠「酸爽鮮香」。如果一定要定義東北美食的年味兒,那就是「殺豬菜」的味道


廣東團圓飯里有一道菜也是必不可少,那就是「發財菜」,這是個很有「意頭」的菜。

廣東生意人很多,自然祝福來年發財是必不可少的。這道「發財菜」當中有一種特殊的食材就叫「髮菜」,它主要產自我國新疆的沙漠地區,是一種菌類,一般曬乾之後儲存,食用時浸泡好,口感黏滑,外形很像人的頭髮,亂亂的一團。「髮菜」通常配上蚝豉和油菜一起做成「發財菜」。這道菜談不上多好吃,主要取個吉祥的「意頭」

其次,就是南北方春節期間慶祝活動中景觀的不同

因為東北冬天的天氣寒冷,從事冰雪雕刻藝術的人不少,所以,每逢春節東北就會舉辦大型的冰雕和雪雕藝術展,尤其是以哈爾冰的冰雕和雪雕最為出名。

這些雪雕和冰雕的創造主題通常圍繞著人物,動物還有建築來展開,甚至還有童話故事。冰雕里都安上了各種彩燈,打造流光溢彩的夢幻效果,當然,人們也可以在雪屋的裡面親身體驗雪的奇妙之美。

而春節時,廣州卻溫暖如春,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廣州的迎春花市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明代,在明代學者屈大均的《廣東新語》里有明確的說明,當時廣東這一帶的農民主要以種花為生。尤其是趕上一年中重大節日--春節時,花市更是顯得尤為熱鬧。在廣東「逛」迎春花市也叫「行花街

迎春花市的花卉總類繁多,可以看到一些不常見的名貴的蘭花,而有些花為了配合新年的"好意頭」是一定要有的,比如桃花,水仙還有桔樹

為什麼是這三樣呢?「桃花」寓意著單身的朋友明年能交到好的「桃花運;「水仙」則是美好富貴的象徵;而「桔子」寓意為「吉」,取「吉祥如意」之意。所以無論如何,這仨樣花卉,去行花街的人是一定要買的。

陳毅元帥曾經在1966年寫過一首詩來讚美廣州的迎春花市,《廣州花市》:「來年花更好,建設亦相同。旖旎春如錦,看花人更紅。」讀完這首詩,沒來過廣東的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在春節的時候「行花街」呢?

南北過新年,無論是慶祝活動,還是飲食習慣,或者是觀賞的景觀,它們的差異完全是因為地理環境當地的民俗文化不同而造成的。這些差異不僅不會減弱各地年味兒氛圍的營造,反而會給人們提供了體驗不同的年味兒機會的可能。

為什麼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

之所以現在的年味兒和以前比,感覺淡了,歸根結底的是受到了中國經濟,文化,交通等方面快速發展的影響

人們不僅改變了飲食結構,還改變了娛樂和出行等各種方式,年味兒看起來似乎淡了一些,實際上是在形式上發生了與時俱進的改變。下面,我就分析一下這些因素的對過年的影響。

1 經濟發展,提高了人們整體生活水平,表現尤為明顯的是飲食

以前大家都盼著過年,因為好吃的都留到過年吃,平時都捨不得吃。

現在不一樣了,物質種類豐富,人們的收入也增加了,想吃啥隨時都可以買到。只要不在北上廣買房子,感覺自己都是富人。所以從美食的角度講,盼望過年吃到美食的慾望沒有以前那麼強烈了

現在過年,講究吃點特別的尤其是人們對自己的健康越來越關注,所以那些大魚大肉不像過去受歡迎了,反而各種山野菜很受人們青睞,味道清甜還有益健康。

2 娛樂行業蓬勃發展,各種娛樂節目層出不窮,電視,電影也得到了普及

以前過年有盼頭,主要是因為過年有各種慶祝活動,比如上面提到的踩高蹺,和舞獅子等節目都會集中在春節演出。

人們沉悶了一年,終於有這麼熱鬧的節目,自然人人期盼,熱心追逐。

而現在不同了,電視,電影早已經得到普及,東北的大秧歌也天天扭,不用再等到過年的時候站在冰天雪地里看了。同時因為各種節目看多了,人們的欣賞水平也提高了,變得更為挑剔。

比如以前最受歡迎的--中央台的春節聯歡晚會。雖然現在還有,但不像以前那麼受關注了,尤其是年輕人更是不以為然,只有一些有懷舊情懷人,除夕那天才看一看。


3 高鐵,動車等現代交通工具的出現,讓人們的團聚更便利

以前交通不方便,交通工具以緩慢的綠皮火車,在外工作和學習的人回趟家很不容易,基本上都是趕到過年才能回一趟家。

所以,以前會經常出現廣州火車站大批外來務工人員春節滯留的情況,運輸能力有限,回家的人又多,難免出現這種困境。

而現在不一樣了,高鐵,動車的普及,只要不是太遠,基本都可以做到朝發夕歸。這就大大增加了親人團聚的次數,所以,春節的團聚就沒有以前顯得那麼難得了

總之,中國經濟的發展是導致人們過年方式轉變的直接原因。表面看年味兒淡了,實際上是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這是值得高興的事


結束語

春節,作為幾千年來中國的傳統節日,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都保持著重要的地位。而「年味兒」作為一種重要的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也一直流傳下來,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的在演變,體現著時代特色。

但不管這些過年的風俗習慣如何演變,核心的文化內涵卻一直沒有改變,那就是家人的團聚,親友的慰問,以及對於未來美好的期盼


宋代的著名詩人王安石有一首描寫春節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能讓我們感受到穿越千年而依然不變的濃濃的「年味兒」

(全文完)

我是春城花草香,聽風賞雨,採菊南山,希望送你給一段美好有趣的時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