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監的地位有多高?連侍衛及宮女都視他們為「奴才」

歷史大學堂 發佈 2020-01-07T06:00:51+00:00

「凈見過賊吃肉,沒看見賊挨打」,這句俗話對於清代宮廷的網紅IP——太監群體來說更是恰如其分。無論是《甄嬛傳》里的蘇培盛、《延禧攻略》中的李玉還是聖母皇太后身邊的李蓮英、崔玉貴等人,看起來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甚至能當主子半個家的「實力網紅」。

「凈見過賊吃肉,沒看見賊挨打」,這句俗話對於清代宮廷的網紅IP——太監群體來說更是恰如其分。無論是《甄嬛傳》里的蘇培盛、《延禧攻略》中的李玉還是聖母皇太后身邊的李蓮英、崔玉貴等人,看起來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甚至能當主子半個家的「實力網紅」。

可事實上清宮太監群體地位之低下,讓人難以想像。

.

上圖_ 晚清時期的太監


  • 主子腳下的奴才

「太監等乃鄉野愚民至微極賤,得入宮闈,叨賜品秩,已屬非分隆恩···何況爾等微末太監。諺云:一歲主百歲奴,上下之分秩然」。這是雍正十三年十月十一日,剛剛登基的乾隆皇帝對於內廷太監的訓誡,此時雍正皇帝逝世不久,新皇乾隆就將此訓誡添加進《欽定宮中現行則例》(下稱《則列》),並著為永例。

新皇登基,尚未改元之際,就先給宮內的太監立規矩,言辭中充滿了對太監的鄙夷,而這種鄙夷的情緒,從乾隆祖輩欽定的《則列》中就可以看出。雍正元年,皇帝下旨說到:近來的太監掃地的時候,竟然敢從皇帝的寶座前面昂首闊步走過,今後「凡有寶座之處行走經過,必存一番恭敬之心,急趨數步···如屢誨不悛,即將伊治罪」。

上圖_ 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735年)


雖說尊卑有別,但從皇帝寶座前抬頭而行就是罪過,也太過嚴苛。更有甚者,雍正對宮內各處的首領太監說到「問話遇下雨有泥水之處,只須躬身答應,不必跪奏」。這縱然是對首領太監們的恩典,但也透露出在此之前,太監無論地位高低,無論何時何地必須跪下奏事。即使是阿哥們對太監賜座,太監也只能是席地而坐,絕對不能坐主子們賞的凳子。

誠然這些訓誡規定對於底層太監來說是金科玉律,但是對那些在宮中顯要的總管太監來說,在主子面前,他們仍舊是「畜生」。《甄嬛傳》中的大太監蘇培盛在雍正朝顯赫一時,但隨著他的主子雍正去世,乾隆皇帝就毫不猶豫的將這個「愚昧無知」的家奴收拾了,理由便是蘇培盛不知尊卑,敢在圓明園和阿哥們同桌用餐。

上圖_ 晚清大內帶刀御前侍衛


上圖_ 清朝二等侍衛朝服


  • 奴才眼中的奴才

在清宮大內,除了皇族外還有大量的侍衛以及宮女,在他們的眼中,太監則是奴才中的奴才。尤其是在旗人看來「只要是做了老公,好比是被關在圈裡的通人味的畜生,不如既通人性又忠誠的狗,更比不了自稱『奴才』的上三旗包衣」。這樣的評價出自同治年間清宮侍衛富察·阿巴力翰之口,而據他所說,按照規矩太監也是要給侍衛們單跪請安的,就連侍衛們每頓的飯菜也有專門的奴才老公替他們「嘗吃食」試毒。

對於宮女來說,自己與太監都是伺候主子的,尊卑沒有太過分明。但是由於太監們身上難聞的氣味(去勢後,有的太監泌尿系統出現問題,時常會不由自主的淋尿,導致身上氣味惡劣)和性格缺陷,宮女對於同等的太監也是不放在眼中。光緒年間,專職為皇帝剃頭的太監老劉是李蓮英的乾兒子,深得慈禧賞識。按說這樣的太監由於主子的抬舉地位並不低了,但是當慈禧將貼身宮女榮兒指配給老劉結婚時,榮兒仍覺得受到奇恥大辱。

上圖_ 慈禧(1835年—1908年)即孝欽顯皇后


  • 求生活的奴才

從主子到同輩的奴才都看不起太監,那太監們自己知道與否呢?他們肯定是知道的。以李蓮英為例,因他入宮前家裡生計艱難,在京城西直門外堂子胡同開設了一家熟皮子(即加工毛皮)的作坊,因為熟皮子要用大量的硝石,所以入宮後的李蓮英就得了一個「皮硝李」的外號。這決不是什麼光彩的稱呼,但出身就是跟腳,爬得再高也是奴才,縱然貴為大總管李蓮英對於這樣奚落式的稱呼也沒辦法。

從家裡有作坊來看,李蓮英的家庭生活還算過得去,竟然也被送到宮裡自謀生路,而那些來自直隸河間府的窮鄉親們則更是低微至極。

上圖_ 慈禧扮觀世音菩薩,右側為李蓮英


在清末儲秀宮,專門司職慈禧太后小茶房的河間府太監張福,是老佛爺心腹中的心腹,但提起他自己入宮的經歷也是一把辛酸淚。且不說小刀劉給他凈身的過程,單是「手術」所需要的豬苦膽、芝麻秸、玉米芯、小麥稈、糊窗戶的紙都要自己家預備,就連贖回自己離體的那部分「命根子」,在取回時,也要被主刀人狠狠的敲一筆竹槓。

由於行差踏錯,加上宮中底層太監工作繁重,所以很多初入宮廷的年輕太監或多或少都有逃跑的。但逃跑無異是最愚蠢的行為。

上圖_ 敬事房是明清時期皇宮(紫禁城)里的機構,隸屬內務府,負責管理太監和宮女的事務


  • 逃不掉的奴才

嘉慶三年十一月十八日,祭神房的太監白進孝逃跑,在二十三日被皇帝知道後,便將白進孝的領侍和總管太監一併交送內務府議罪。通過這種「連坐法」,也讓太監們也互相提防、互相監視,以免吃了對方的瓜落兒。至於逃跑太監本人還有專門的處分條例等著他們。

按《則例》規定,如果第一次逃跑,被內務府抓獲的,杖責六十大板,發往吳甸鍘草一年。若有二次、三次、四次、五次者,處罰強度和年限則依次增加。如果從吳甸逃跑的話,就被發往打牲烏拉(今吉林市)給官兵為奴三年,若是再逃就發往黑龍江給官兵為奴,如果有膽子從黑龍江再逃的話,就會被永遠圈禁。

上圖_ 咸豐年間,內務府票


面對這樣殘酷的後果,很多太監都會選擇自行了斷,但是選擇了這條路則會禍及家人。《則例》規定:凡在宮內自傷未遂者,用刀子的就會被判斬立決,自縊的則會被判絞監候,至於自裁成功的,屍骨不准收斂,拋至荒郊,親屬被發往伊犁或者烏魯木齊給兵丁為奴。所以即使面對繁重的勞役和精神的踐踏,很多太監都不敢放棄自己的生命。

當然,若是因年事已高或身患重病無法再伺候宮內的各項活計,經過內務府會同太醫院的大夫檢查過之後可以發還出宮,但對於許多進宮蓬頭稚子,出宮耄耋老人的太監來說,此時父母多已不在,若是再沒有什麼積蓄,回鄉則會被鄰里恥笑、讓宗族蒙羞。

就算是死後,太監之間也會因為財產多寡而有所區分,在清代太監集中地埋骨地——恩濟莊,這裡的太監墳地便是生前有錢有勢的可以廣埋多占,死後潦倒的就只有一口八塊板的棺材和四尺見方的土坑,只求不進了野狗的肚子。

上圖_ 清宮太監隨侍檔冊


縱觀整個《則列》和清宮史料對太監的記載,罰銀、杖責、枷號、流放、就地正法等字眼隨處可見。而日常所見有關太監的故事,多是奸詐、香艷、下流、卑鄙的形象,讓人覺得太監可恨,但是太監的可憐卻很少被人提及。無他,奴才而已,只能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被人摒棄,正像是狗肉包子上不得席面。

可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是:太監這個群體,是伴隨了中國封建制度從輝煌到沒落的忠實附庸。古人云:窺一斑而知全豹,從這些或可憐或可恨的群體身上也總能折射出歷代皇朝身上的光影。

文:魏四維

參考資料:《欽定宮中現行則例》《清宮述聞》《內務府慶典成案》《宮女談往錄》《晚清侍衛追憶錄》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