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唐玄宗在馬嵬驛事件後拒不退位,與太子分庭抗禮

漲姿勢喵 發佈 2020-01-02T17:38:46+00:00

安史之亂,結束了盛唐的神話,百年帝國從此走上下坡路,一去不回頭。往昔的繁華,成為回憶,戰爭的創傷,成為唐人難以治癒的心靈之痛。司馬光《資治通鑑》:「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

安史之亂,結束了盛唐的神話,百年帝國從此走上下坡路,一去不回頭。往昔的繁華,成為回憶,戰爭的創傷,成為唐人難以治癒的心靈之痛。

司馬光《資治通鑑》:「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

安史之亂不僅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同樣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此後中國等了許久才又迎來一個強盛的王朝。

公元755年,安祿山以討楊國忠為名,自范陽率兵南下,當時國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僅用了三十五天時間很快攻下洛陽,自稱大燕皇帝。

第二年,唐軍在潼關潰敗,安祿山便長驅直入長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隨行的將士在憤怒中殺死了楊國忠,又逼使玄宗絞殺楊貴妃,才肯繼續起行,南下至四川。

同時,太子李亨逃往靈武(在今寧夏境內),在郭子儀、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將領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為唐肅宗

危難中的權利交接

玄宗避亂出逃,離開京師時的全部隊伍約有3000餘人,太子李亨率2000人馬負責殿後,馬嵬驛事變發生後,太子在兒子和李輔國等人勸說下脫離唐玄宗隊伍。

李亨率眾自奉天一路北上,在天寶十五年(756年)七月到達靈武。僅過三天,他就在城南即皇帝位,遙尊玄宗為太上皇,改元至德,頒布詔書,大赦天下。

隨後李亨從靈武派出使者赴蜀,向玄宗報告即位的事情,因為李亨畢竟沒有得到唐玄宗正式的傳位詔書,如果得不到玄宗的肯定,那自己就成了篡位者。

唐玄宗聽到太子繼位的消息心裡想必是五味雜陳,任何一個帝王都不希望被退位更何況曾是一代雄主的李隆基,但是四天後,李隆基還是頒布了《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詔》。

太子即位已成事實,所謂「命」也只不過是為自己被迫讓位留點面子。詔中,玄宗說自己儘管已是太上皇,但是肅宗在處理軍國事務後必須向他奏報。

他雖然無奈接受退位現實,但還是為自己保留了以「誥旨」形式處理事務的權力,使危如累卵的唐朝在一段時期內還形成了一個由太上皇和皇帝同為政治中心的特殊的中央政治格局。

頒詔後二天,玄宗命左相韋見素、宰臣房琯等帶著傳國寶玉及冊書到靈武,舉行「傳位」儀式。

隨同帶去的還有一篇《皇帝即位冊文》,文內中稱讚肅宗有忠孝之誠,誇獎肅宗有擔當有能力。大唐的權利就這樣在危機中完成了雖有波瀾但不夠驚駭的交接。

玄宗不想退位但又不得不退

沒有一個大權在握的封建君主會心甘情願地讓出寶座。

唐玄宗到晚年昏庸不堪,貪圖享樂,在皇位問題上對他的兒子們更是百般提防,怕他的兒子們奪了他的皇位。

安史之亂後雖然無奈傳位給太子,但依然希望通過各種方式保持自己的政治存在,並分封自己的兒子為各路兵馬元帥來分肅宗的權,可見他是不願意退位的。

作為一個曾經帶領國家開創了令全世界嘆為觀止的開元盛世的皇帝,玄宗是不願意退位的,但他也很清醒自己不得不退位了。

1、年邁昏聵但顧全大局

玄宗知道只要自己一天不退位,那他就始終是皇帝,即使太子自立為帝並組建了自己的朝廷,但只要名不正言不順就無法充分調動國家力量,自己永遠有話語權。

但玄宗不退位就勢必造成與太子集團的對抗,大唐本就處在隨時亡國的邊緣,此時他如果為了皇位與太子發生摩擦,那無異於是在幫安祿山的大忙,玄宗晚年雖昏庸但也不至於這麼做。

此時肅宗的皇位坐的也並不容易,為了使自己的皇位名正言順,肅宗不得不放棄了更行之有效的迂迴安祿山大後方的方案,而選擇快速收復兩京的下策,就是為了用克復兩京為自己積累政治資本。可見如果玄宗就是不交權,李亨也是無可奈何。

2、英雄遲暮,有心無力

第當馬嵬坡兵變發生的時候,已經宣告唐玄宗眾叛親離。馬嵬坡六軍不前,其實大家直接指向的就是唐玄宗,怨恨他貪圖享樂,怠政亂國。

玄宗年少靠政變上位,開創開元盛世,乃是一代聖主,但安祿山的背叛將他的自尊心擊碎,他對帝國的管理失控了。

安史之亂發生後,他昏招頻出,連斬高仙芝、封長清,下旨逼哥舒翰出戰,就是為了快速平叛,想證明自己還是那個無所不能的雄主,但得來的確是一次次羞辱,被叛軍一路追著逃跑,想必玄宗自己心裡也為給盛唐帶來這樣的災難而屈辱,自己的舉措一步步把大唐帶入深淵,接連受到打擊的他此時只是一個垂暮的老人。

唐玄宗已經這般模樣了,要怎麼去討伐李亨討伐叛軍呢,即使他有討伐的心,也沒有討伐的能力了吧。太子既然已經站出來,玄宗可能也是想把江山的擔子交給太子吧,只是太子的方式讓玄宗臉上無光罷了。

3、帝國渴望嶄新的領袖

馬嵬驛兵變之後,玄宗隊伍中是有很多反對入蜀的聲音的,人們希望玄宗回去帶領大家平叛,可以去朔方可以去太原,但玄宗還是一心想逃往蜀中,蜀中富饒又險要,是個割據的好去處,卻不是一統天下的好地方。

老百姓們「遮道請留」,希望皇帝不要離去,玄宗叫太子李亨留在後面宣慰父老。結果人越聚越多,竟達數千人,百姓父老拉住太子騎的馬,使太子無法前行。

不管百姓阻攔太子這事是否是太子自己策劃的,從玄宗選擇西去時,註定玄宗與帝國的軌道背道而馳了。當一個團體或一個國家面臨困境時,人們總是希望新的領導者出現,至少改變風氣,新的繼承者不見得在能力上比前任強多少,但代表的是一種新的力量,一股嶄新的希望。

而這時候李亨就是希望,當皇帝選擇逃往,太子選擇掉頭回去跟叛軍放手一搏時,支持唐王朝的力量很自然的會匯聚到這個更年輕的領導者麾下,這時候帝國需要這個新鮮的血液來改變頹勢。

假如拒不退位

1、雙方都沒有退路

唐肅宗李亨是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個兒子。李亨作為太子期間,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相繼當權,到處打壓太子。唐玄宗明知道宰相和太子冰炭不洽,還聽之任之。肅宗為了自保先後兩次被迫休妻,還被嚴禁與朝臣有任何往來,父子之間嫌隙極深。

李亨是沒有回頭路的,自立為帝,那是死罪,假如玄宗不交權,李亨就會與蜀中的玄宗糾纏到底,父子之間連假情假意都徹底撕破,這樣勢必形成唐朝同時存在兩個皇帝的局面。

朔方與蜀中兩個核心同時自稱正統,同時發號施令必然引發唐王朝僅存的力量再次站隊分化,就算不互相攻伐,也難以在平叛上形成合力,這與南明晚期的形勢就比較相似了。

2、多方角逐

此時的天下不只有玄宗和李亨,還有江東的永王李璘同樣覬覦皇位,在安史之亂時,李璘獲其父唐玄宗冊命成為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度使用來牽制太子李亨。

玄宗與太子爭位,永王李璘一定會加以利用,此時李璘手握富庶的江南,也拉起了數萬人的軍隊,但永王最大的劣勢是政治經驗不足,沒有自己的班底,唐朝整個士大夫集團幾乎沒人支持李璘 ,再加上李璘性格多疑,所以李璘一方頂多算個參與者。

而安祿山叛軍一方同樣缺陷極大,馬背上可以得天下,但治理不好天下,安祿山憑藉突然襲擊打了唐一個措手不及,但其對戰領區並未有效消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無惡不作的叛軍很快激起了反抗,可以說安祿山的叛軍可以割據河北,但沒有雄踞天下的能力。

最終皇位的爭鬥還是在肅宗與玄宗之間。

3、留下一個虛弱的唐朝

此時的太子已經得到強悍的西北邊軍支持,朔方節度區在盛唐時期戰鬥力可以說是不弱於安史叛軍的。

而玄宗則在蜀中發號施令,兩個皇權可能會互不認可,但至少不會到攻伐的地步,因為叛軍就在關中。

肅宗唯一的選擇就是快速克服兩京爭取政治資本,玄宗也是,但擁有西北邊軍以及回紇軍的李亨應該會更快攻入關中,克復兩京,當叛軍退回老巢,就是李亨與李隆基這對父子兵戎相見的時候。

雙方都會想辦法爭取到更多節度使的支持,其必然會給予這些地方實力派更多的利益,無論雙方最後誰贏得勝利,其結局必然是藩鎮坐大。

立國百餘年的盛唐就像一個強壯的中年人,安史之亂就像一場大病,這場大病雖不至於要了命,但也留下了致命的病根。

這場父子間的爭鬥雖不至於要了唐王朝的性命,但無限加速了它的滅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