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新規重磅落地,兩大功能紛紛收費,模式創新還是利潤優先?

胡華成 發佈 2020-01-22T04:07:51+00:00

年關將至,就在各大應用平台紛紛撒錢之際,國民級應用微信不僅沒有撒錢,反而開始試水增值服務領域。2微信紅包封面付費 說到在線發紅包,那必須的還是微信紅包,不管多少都是一份心意。

年關將至,就在各大應用平台紛紛撒錢之際,國民級應用微信不僅沒有撒錢,反而開始試水增值服務領域。

微信底氣何在?

要想知道微信底氣何在就要搞明白為什麼其他平台在紛紛撒錢?

最最主要的是原因則是追求用戶量爆發性的增長。我們拿短視頻領域的快手來說,兩年前它的月活躍用戶數排名行業第一,可是兩年後的今天竟然淪為第二名,這是快手不能忍受的事情。

因此,春晚欲砸下10億來拉攏新用戶,為的不一定是超越對手,但是最少要縮短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反觀微信,幾乎全國上下都在使用微信,它的月活躍用戶數在2019年一季度末達到了11.12億人。按照全國14億人計算,全國近80%的人都在使用微信。

基本上除了那些還未上大學的人之外,幾乎人手一個微信,甚至兩個。

在達到了如此普及的程度之後,微信想要再更進一步是非常困難的,也是成本巨大的。

也正是因為進步空間極小,再加上沒有任何同行業同級別的競爭對手,這也讓微信可以放心的嘗試各種增值服務。

就在最近,微信就推出了兩項增值服務:一是公眾號文章付費;二是微信紅包封面付費

1

公眾號文章付費

說實話,好的文章的確價值千金,付費是應該的。

不過用戶怎麼付費,付費多少是值得商榷的。

如果一篇文章統一收費的話,會引發各種各樣的問題。

對於公眾號來說,短期可能會收入增加,但是長期下去,粉絲下降則是早晚的事情,除非你的公眾號內容超級硬核,觀眾每期都有收穫。

對於平台來說,一篇文章的定價是很難判斷的,假如有的人摸懂了公眾號的套路,就在一開始寫的特別吸引人,付費之後發現文章質量很差該怎麼維權?

對於用戶來講,買到差內容是一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則是一篇內容的價值大小是因人而異的。同樣的一篇文章,對於這個人來說,它可能只是一篇文章,但是對於有的人來說則是醍醐灌頂的,10000元也是值的。假如作者將這篇文章定價1元,那麼認為很值的那個人則會認為作者在褻瀆這篇文章。

就單篇文章來說,最好的莫過於最原始的狀態,讓讀者自己解決打賞金額的問題。

如果真的想用文章來統一收費,那就需要有系列的課程,比如說:教人如何自信、教人如何理財、教人如何寫文章等等。

這種模式也就類似於一些自媒體平台的專欄,用戶可以免費閱讀兩篇左右的文章,如果感覺還可以,那就付費。如果不行,那就不購買就行了。

作為一個從事自媒體多年的人士來講,我能很明顯的感覺出微信公眾號的打開率在大幅下降。如果在下降趨勢中推出增值服務,可能會有點強弩之末的感覺,根本沒有多少殺傷力。

2

微信紅包封面付費

說到在線發紅包,那必須的還是微信紅包,不管多少都是一份心意。

尤其是當你打開紅包時有一個大大的「開」字,這種感覺有一種天然的刺激感。

就在人們紛紛適應微信紅包的時候,微信竟然在紅包封面上做起了文章,推出增值服務。

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講,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商業舉措,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嘗試。

因為它雖然推出了增值服務,但是並沒有損害老用戶的任何利益。

可能很多人會吐槽,一個紅包定製封面竟然要價15元,比現實中的紅包還要貴,傻瓜才會去用!

而事實上,瘋狂吐槽這一舉措的人都不是微信的目標用戶。

因為微信瞄準的是一小部分群體,包括:企業、公眾號、政府、媒體以及其他組織等。

一般情況下,我們是不需要定製封面的,可是對於那些在群里給員工發福利的公司來說,定製一個封面才值多少錢呀,要的就是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

這也跟遊戲中為英雄買皮膚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不買的話,英雄依然是那個英雄,只不過你的英雄沒有別人的帥而已。

目前的中國已經度過了那個「省吃儉用」的年代,「面子消費」時代已經到來。

我們在購買一個東西的時候不再單純的考慮性價比,而是有沒有面子?

為什麼豪車生意越來越好,而一些低端的國產車卻不見了身影?

除了汽車配置好了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開豪車有面子,這是性價比不能帶給他的!

針對微信推出的這兩項舉措,我想對更加贊成微信第二種的做法,這是做企業都要學會的一招,因為只要能滿足人們的面子需求,那就不愁錢從何出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