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優價農產品助力農民增收,農業科學家:這是品牌的力量

中國青年網 發佈 2021-08-09T23:05:39.851645+00:00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文稱,農業科技扶貧成效明顯,未來將持續發揮科技的推動作用,讓科技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科技創新與現代農業的結合,讓農民富起來,是長期重點,也是當下的難點。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文稱,農業科技扶貧成效明顯,未來將持續發揮科技的推動作用,讓科技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科技創新與現代農業的結合,讓農民富起來,是長期重點,也是當下的難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張新友被稱為「花生院士」,他指出花生屬於經濟效益比較好的作物,但是在全國不少花生產區,還是存在種花生農民賺不到錢的問題。

「很多花生種植者並不清楚市場的供應狀況怎麼樣,市場最需要什麼樣的品種,所以生產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優質的農產品是靠種出來的,而一個農產品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生產環節先進技術的應用程度,因為只有使用了先進技術,才能夠確保產量和品質的提升。」張新友說。

如何讓優質農產品賣出好價錢,是30多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農業團隊齊聚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合力思考的問題。

葡萄科學家田淑芬用一連串精確數據,講述了對農業品牌化的理解。2007年之前,公眾最喜歡的葡萄品種只有兩種;2008年,有5種;到了2019年,有十幾個品種。其中最受歡迎的「陽光玫瑰青提」,被稱為「葡萄中的愛馬仕」。

「2019年5月,陽光玫瑰每斤最高價格54.37元。今年雖然供應增加了,但6月份的最高價格也達到了47.25元。這就是品牌的力量。」田淑芬說。

90後的劉晏辰是一位新農人,大學畢業後,她挑起大梁,帶著當地村民種出了一年365天都能摘的陽光玫瑰青提。據了解,劉晏辰家的葡萄園效益最初一直沒有起色,後來在田淑芬教授的指導下,通過高科技的種植和管理,現在每畝可以產1噸,而且90%都是精品果,目前已經實現線上銷售收入90多萬元,帶動了周邊200多家農戶共同發展。

(圖:90後新農人劉晏辰在葡萄園)

「我們這一代的新農人不是過去扛著鋤頭下地的人,我們可能更多的會關注一些新的發展思路、新的銷售方法,還有一些新的科學技術。通過科學家我們把產品種好,並且通過阿里平台把它賣好,這是我們真真切切切身感受到的。「劉晏辰說。

天貓食品生鮮總經理朱霞指出,電商助農,如果僅僅靠一些店鋪或活動流量,銷售可能是一次性的,沒有持續性。因此,平台更關心數字化營銷和農產品品牌化。

她列舉了五常大米的例子,阿里和當地政府一起努力,對平台商家進行品質管控,打造天貓正宗原產地IP。今年,天貓平台上的五常大米銷售增長200%以上。而根據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與阿里巴巴聯合評估,整個五常大米的地域品牌價值也超過了700億。

朱霞指出,解決問題的一個突破口,是打造農產品地域公共品牌,以品牌化來提升產業鏈供應能力和抗擊市場風險能力。她還透露,天貓接下來計劃參與打造一百個價值10億以上的地域農產品品牌。

(圖:天貓食品生鮮總經理朱霞講優質優價)

對此田淑芬教授也表示,希望阿里成為農產品銷售精品化的平台。基於用戶不同的需求,為農產品建立標準的同時,也能保證農戶有很高的效益,樹立各產區的品牌,而且是不倒的品牌。

從之前的電商、雲計算到今天的數字化產地倉,阿里一直想把自身的技術、模式跟農業科學家聯合起來,將科技力量運用到田間地頭,讓農民真正富起來。

阿里雲數智化轉型解決方案團隊負責人戴濤表示,阿里建產地倉就是為了建立一定的標準,

讓消費者和農戶雙方獲益,「另外,我們在智慧農業端,不論是壽光的蔬菜工廠,AI養羊、

養雞,還是區域鏈溯源,都是希望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這些目標。」

據了解,此次數字農業50人論壇的舉辦地昆明倉,是阿里數字農業的第一個產地倉。這個1萬多平米的倉庫,是農產品轉化為標準商品的樞紐。阿里通過數字農業快速縮減供應鏈的鏈路,降低銷售成本,提高零售效率,進而提升生鮮產品的品質,減少農產品損耗。這樣的初步成果,是農業科學家和阿里共同實踐數字農業的方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