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物聯網巨頭的2020「江湖事」

雷鋒網 發佈 2021-08-03T08:18:20.057582+00:00

作者 | 王金旺出品 | 雷鋒網產業組2020年,當談起物聯網,我們究竟在談什麼?作為被公認的下一個時代標識符,物聯網一直都是巨頭廠商必爭之地,各大科技巨頭、網際網路巨頭、家電巨頭每年也都會針對這一領域進行戰略調整、業務部署,這也自然成為每年物聯網領域一個個重要的風向標。

作者 | 王金旺

出品 | 雷鋒網產業組

2020年,當談起物聯網,我們究竟在談什麼?

作為被公認的下一個時代標識符,物聯網一直都是巨頭廠商必爭之地,各大科技巨頭、網際網路巨頭、家電巨頭每年也都會針對這一領域進行戰略調整、業務部署,這也自然成為每年物聯網領域一個個重要的風向標。

雷鋒網特別在這一年關時節,對阿里、百度、騰訊、華為、京東、小米、海爾、美的這八家各領域頭部代表企業在物聯網領域的關鍵事件進行梳理,以此見證這不平凡的一年,見證這不平凡的時代。

阿里:天貓精靈「獨立」,深入產業帶

天貓精靈是阿里旗下針對消費物聯網較為明確的業務部署,今年年初(1月1日),天貓精靈進行了一次業務調整,從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獨立」出來,成為獨立事業部:

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天貓精靈業務升級為獨立事業部,由阿里雲IoT負責人庫偉負責;

天貓精靈原業務負責人陳麗娟(淺雪)將帶領人工智慧實驗室其餘業務加入阿里雲智能,並負責產品解決方案和大網站事業部,推動並建立雲智能to B產品體系。

雷鋒網在年初也對這一事件進行了,認為,庫偉接任天貓精靈總經理,標誌著阿里IoT體系進一步向雲靠攏。

隨後,天貓精靈陸續在4月、5月對外官宣「阿里雲IoT和天貓精靈正式資源整合」、「投入億級資源開啟「精靈夥伴計劃」,一年打造百款千萬級智能新品」、「投入百億進行內容和服務生態補貼」。

7月8日,阿里雲IoT、天貓精靈再次共同宣布聯合成立AIoT創新中心,此次成立的AIoT創新中心設立了三大創新實驗室、一個質量監控中心,同時啟動城市和產業帶的實驗基地規劃。

針對家電產業帶布局,庫偉特別提到:

這兩年來,我們合作了浙江慈谿的家電產業帶、浙江嵊州廚電產業帶、福建福安按摩器材產業帶,以及廣東中山家電照明產業帶,結合國潮趨勢,我們和合作夥伴共同定義和打造國貨精品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在消費物聯網商業模式仍不明確的今天,「家電產業帶」其實是天貓精靈基於阿里自身基因優勢在消費物聯網領域商業模式的一次探索,如今也成為天貓精靈的一個重要戰略方向。

不過,天貓精靈雖然經歷了人事變動、與阿里雲IoT資源整合,卻並沒有在組織架構上直接併入阿里雲IoT,而仍是以獨立事業部存在,這或將是留給2021年的未完待續。

百度:小度科技融資,嘗試做耳機

從產業視角來看,小度在百度業務體系中的權重要高於天貓精靈在阿里業務體系中的權重。

也正是權重更高的小度,在2020年官宣完成獨立融資,並有了一個更適合在科創板上市的硬核名字——小度科技。

9月30日,百度宣布旗下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業務完成了獨立融資協議的簽署。據官方信息顯示,本輪融資由百度資本、CPE戰略領投,IDG資本跟投。

小度科技在此次融資後,投後估值達約200億元。不過,官方信息也特別提到,融資完成後,百度公司對小度科技仍然擁有絕對控制權。

大公司內部很多創新業務都是集團一步一步孵化出來後,最終走向了市場,這樣的操作在科技行業中並不少見,京東數科是如此、螞蟻金服也是如此。

當談及這一事件對小度的影響時,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生活事業群組總經理景鯤談到:

融資估值會經過一系列考量,包括集團前期的投入、(產品)未來的市場增量、管理者的預期……,我覺得未來小度整個規模會比現在大很多倍,現在真的只是先走出第一步——先在資本結構有一個新的變化。

而在引入外部股東後,外部資本給了我們很多判斷和視角,我們一起探討如何將這個市場做大。

獨立融資後的小度科技對外發布了第一個戰略——「一屋一屏」。

不過,相對於這一戰略而言,行業更關注的是小度科技在此前後發布的199元的小度智能耳機。

對於首次下場做智能耳機的小度科技而言,在今年一年裡面臨著重重考驗。一方面,小度智能耳機意外收穫了極高的關注度,以至於在產品發布後遇到了產能跟不上銷量的問題;另一方面,新產品也因「播放卡頓」、「不夠智能」等問題被不少用戶吐槽,這些用戶反饋的問題也成為下一代產品升級的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

此外,雷鋒網也注意到,2020年是小度科技強調AI助手「破圈」的一年,這是小度科技在AI助手商業模式上的又一次嘗試,與此同時,阿里、京東也在做著同樣的嘗試。

騰訊:IoT平台繼續升級,發布物聯網卡「雲兔」

相對於阿里、百度,騰訊雲IoT平台面世較晚,從官宣時間上來看,晚了有1-2年。

2019年,騰訊用了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包括物聯網平台、邊緣計算平台、物聯網作業系統等幾乎物聯網領域全套基礎設施的對外公開部署。

不過,由於錯過了1-2年的窗口期,當其他科技巨頭已經完成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時,騰訊仍不免要在2020年這一年裡繼續小步快跑,對物聯網平台的架構體系繼續進行完善。

在今年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雲官宣對物聯網平台產品進行了全面升級,騰訊雲IoT平台通過對微信支付、微保、微眾、騰訊健康、QQ音樂、騰訊雲等資源能力的整合,構建了基於騰訊整體生態的IoT平台服務,開始面向消費、教育、政務等領域進行產業合作。

也是在今年,騰訊基於騰訊雲IoT平台完成了IoT Enable的構建。對內,IoT Enable與騰訊雲內部諸如AI語音、AI視覺、地理定位、雲小微等優勢產品進行了打通;對外,聯合合作夥伴,為設備製造商、物聯網應用開發商提供平台能力和服務能力。

在今年的騰訊雲IoT生態峰會上,騰訊還對外發布了一款物聯網卡,取名為雲兔。

據騰訊官方介紹稱,雲兔物聯網卡和普通手機卡兼容,SDK用來控制狀態和感知、判斷網絡質量,通過將三大運營商網絡互為備份、從三大運營商網絡中選擇最優網絡實現設備聯網。據騰訊雲測試數據顯示,通過雲兔進行網絡選優連接的可靠性達到99.999%。

在物聯網這條賽道上,錯過窗口期的騰訊繼續小步快跑,在消費物聯網領域通過連接微信生態,以此構建自己獨有的物聯網版圖。

華為:鴻蒙OS 2.0面世,全屋智能提上日程

2020年,華為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尤其智慧型手機業務市場份額下降、11月官宣出售榮耀,更是備受行業關注。

也是各種因素使然,華為在物聯網,尤其在智能硬體、智能家居領域開始加碼、發力。

首先,華為鴻蒙系統升級到了2.0版本。雖說華為在今年12月16日正式面向開發者發布了鴻蒙OS 2.0手機Beta版本,但其實更值得關注的還是鴻蒙OS在華為物聯網生態中的價值。

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此前表示,鴻蒙OS是為了IoT而設計,而以鴻蒙OS為基礎的IoT市場的發展空間,足以養活超過10個華為這樣體量的大公司。

據華為官方信息顯示,今年已有美的、九陽、老闆電器、海雀科技等品牌設備搭載鴻蒙OS,華為在2021年的目標是覆蓋40+主流品牌,實現超1億台設備搭載。

在智能硬體方面,華為在今年發布了多款智慧屏產品,包括高端產品智慧屏X系列產品、更高性價比的智慧屏S系列產品(3299元起售),以及首款企業智慧屏、首款車載智慧屏。

此外,華為基於自己的通信基因,在物聯網標準協議方面也在持續輸出,包括參與OLA聯盟、重構家庭總線——PLC-IoT家庭總線。

就智能家居而言,華為在前不久特別以「全屋智能及智慧屏」為主題召開了一場年底發布會,會上, 余承東透露,華為已經開始聯合地產廠商、家裝渠道提供全屋智能解決方案,並表示:

華為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將在明年3月正式商用,我們的目標是將全屋智能帶入每一個智能家庭。

京東:智聯雲整合,IoT To B

京東的物聯網生意可能不是最大的,平台整合卻是相對更徹底。

2019年12月6日,京東集團正式宣布設立京東雲與AI事業部,整合原京東雲、人工智慧、IoT三大事業部的架構與職責,由京東集團副總裁周伯文擔任負責人。

2020年3月,京東雲與AI事業部正式將原京東雲、京東物聯、京東人工智慧三個品牌統一為「京東智聯雲」品牌,並於2020年3月5日正式啟用。

在這兩次針對組織、品牌整合的背後,是京東在包括IoT在內的業務上的一次重新梳理。

在這一年,京東IoT完成了To B、To C底層物聯網平台的整合,京東完成了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的業務整合,在經過2019、2020年的B端項目實踐、需求輸入,經過不斷調整後,逐漸形成了面向項目交付、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架構,並開始在家居、地產、工業、園區等B端領域開始輸出整體解決方案。

就在昨天(12月30日),據京東官方消息稱,經董事會授權推進,京東集團擬將旗下雲與AI業務整合到京東數科,以實現在科技板塊的一體化協同。

這意味著經過一系列人才、組織、架構調整的IoT業務也將隨雲與AI事業部一併整合到京東數科業務體系中。

「消費物聯網+產業物聯網」已經講了很多年,「雙輪驅動」也不再是什麼新鮮戰略,不過對於京東IoT而言,商業模式卻因此前一系列調整逐漸清晰。

2020年,「智聯雲」成為京東留給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的符號,而在融入京東數科後將面臨的再次架構調整、組織協同、業務梳理,甚至一同籌備上市,也成為明年的一項重要任務。

小米:物聯網作業系統面世,智能工廠開工

智能家居之於小米,有點像智慧型手機之於蘋果的意義。

所以,回看小米2020年針對物聯網、尤其針對智能家居領域的部署,無論是在企業架構調整上,還是在產品、技術發布上,都多到不勝枚舉。

從企業架構調整上來看,小米在今年先後成立了可穿戴事業部、軟體與體驗部、業務中台部,整合了網際網路業務部;從產品發布上來看,小米發布了透明電視、MACE Micro、小愛同學5.0升級為「智能生活助手」……

不過,雷鋒網認為,今年小米麵向物聯網領域的戰略部署最值得關注的應該是這兩件事:發布物聯網作業系統Vela、智能工廠開工。

Vela是小米今年在MIDC 2020上正式對外公布的物聯網作業系統,是一款基於開源嵌入式作業系統NuttX打造的物聯網軟體平台。

簡單來說,小米Vela對標的是阿里的AliOS、華為的LiteOS(後併入鴻蒙OS)、騰訊的TencentOS tiny等物聯網作業系統,也是小米在物聯網時代參與大型會戰的一款必備的基礎產品。

據小米官方介紹稱,小米Vela系統已經支持小米IoT模組,目前也在開發智能音箱、運動手環/手錶應用所需要的軟體框架和組件,逐步在其他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設備上落地。

至於小米的智能工廠,是新的小米模式——「網際網路+製造」產物。

據官方介紹稱,小米智能工廠中除了貼片機之外,其它絕大部分生產設備採用的都是小米自研的設備;一期工廠中除了上下料外,實現了全部智能化,一期自動化率達到63%,年底對整機組裝和包裝環節優化後,自動化率提升至75%。

同樣是在MIDC 2020上,小米智能工廠的三年規劃和整體規劃圖也被和盤托出:

  • 2019年,進行自動化建設,通過機器人與自動化建設替代人工;

  • 2020年,進行網絡化建設,通過全面網絡化進行數據採集和應用;

  • 2021年,進行智能化建設,實現基於數據和知識的智能決策。

這次,小米這條鲶魚游到了製造業中。

海爾:海爾智家三地上市,發布場景品牌「三翼鳥」

海爾2020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兒是,再上市。

2019年12月26日,張瑞敏親自主持海爾年會(海爾35周年創業紀念活動),並在大會上官宣海爾第六次戰略轉型,這次戰略轉型被濃縮為四個字——「生態品牌」。

為此,海爾在2020年發布了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並開始在國內一二線城市拓展「海爾001號店」。

不過,真正貫穿海爾2020年的,其實是此前分屬海爾智家、海爾電器的家電業務的整合。

12月23日,海爾智家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家「A+D+H」三地上市公司。

與此同時,海爾電器成為海爾智家的全資子公司,海爾也將完成家電業務的整合,在公司治理上,將減少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減少內部組織冗餘,降本增效。

在海爾電器私有化、內部架構調整、第六次戰略轉型後,「二合一」的海爾智家也將能夠更好地面對與美的、格力在白電三巨頭在家電智能化升級之戰,面對家電市場的重新洗牌。

海爾集團創始人張瑞敏在當天的上市儀式上也特別指出,「作為國內第一家在三地上市的企業,海爾的目標是成為第一家物聯網化上市公司。」

美的:收購菱王電梯,「打包」中央空調

美的在2020年的一家大事兒是,中央空調事業部的調整。

11月13日,美的官宣「中央空調事業部」正式更名為「暖通與樓宇事業部」。

作為美的的核心業務,暖通空調業務占據了美的集團營收的43%(數據來源:2019年美的集團財報),在空調業務中,中央空調業務占比一直相對較小,不過這並不影響美的對架構調整、業務整合後的暖通與樓宇事業部寄予厚望。

據官方表述,這一調整意味著該事業部兩方面的改變:

  • 在組織架構上,暖通與樓宇事業部成為與智能家居事業群、機電事業群、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數字化創新業務並列的五大業務板塊之一;

  • 在業務結構上,由原來的單一暖通產品供應商轉型為樓宇建築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具體產品覆蓋暖通空調、電梯、樓宇自控軟體和建築弱電等綜合集成解決方案。

美的在暖通領域的布局,可以追溯到2009年。早在2009年,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成立,為行業提供暖通行業解決方案,相關業務也在隨後展開。

美的中央空調事業部更名之前,經歷了7月To C零售業務的剝離,8月美控智慧建築有限公司的成立,以及對菱王電梯的收購,最終成型的美的暖通與樓宇事業部也將整合菱王調替相關業務,對外輸出智慧樓宇解決方案。

據美的官方信息顯示,美的暖通樓宇相關業務此前已經參建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2航站樓、雄安高鐵站、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場館、2016年里約奧運會場館、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阿聯Dalma Mall 購物中心等地標性建築。

顯然,在智慧社區、智慧樓宇、智慧城市的大勢之下,家電業務之外,美的也有了更多打算。

回過頭看,2020年轉瞬即逝,也是在這轉瞬即逝的時間裡,物聯網對各行各業、對人類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有了更深刻的影響,那些想要改變世界的企業也在這一年裡繼續匆匆急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