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女畫家,古代少有,近代也不多,她是其一

紅鯉魚文化 發佈 2020-01-03T03:13:44+00:00

難怪劉海粟稱她是「全能的女畫家,古代少有,近代也不多,她的畫,真正具有中國畫傳統」,並誇讚「常州出了一位女將軍」。


​「才慧天生信有之,閨中下筆虎頭痴。常州星象蒼涼甚,數列青霞女畫師。」這是有江南三大儒之一的錢振鰉對於中國歷史上一位女畫家的讚譽。吳青霞在繪畫上可稱多面手,山水、人物、花鳥、魚蟲,無所不涉,對於一位女畫家來說可謂難能可貴了。



難怪劉海粟稱她是「全能的女畫家,古代少有,近代也不多,她的畫,真正具有中國畫傳統」,並誇讚「常州出了一位女將軍」。




吳青霞:(1910-2008)學名吳德舒,號龍城女史,別署篆香閣主。江蘇常州人。1934年與李秋君、周練霞、陸小曼等組成中國女子書畫會。1956年受聘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上海分會理事,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上海市文聯委員,義大利歐洲學院院士,杭州西泠印社社員,上海市文史館館員。



吳青霞1910年2月出生在常州古運河畔麻巷一戶書香世家。她的祖父吳亮采經營農莊,父親吳仲熙心向書畫,不喜貿遷。他熟諳畫理,成為江南著名的收藏家、鑑賞家兼擅國畫。當時麻巷裡有家裱畫店,幼小的她不是去看主人裱畫的過程,而是喜歡觀看那一幅幅繪畫作品。



父親見她對繪畫如此痴迷,便試著讓她學習國畫,臨摹一些簡單的工筆畫,沒幾年就能自己創作小幅作品了。吳青霞六歲就讀於武進女子師範附屬小學,隨後升入師範中學,在這期間父親驚喜地發現了她的天賦,常督促她學習書法繪畫,指導她國畫六法:氣運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和傳移模寫。



  

20世紀20年代,在常州公園內曾舉辦過一次書畫義賣賑災的畫展。在琳琅滿目的作品中,有兩幅設色妍麗、活色生香的花鳥和仕女扇畫引起了人們的注目,而作者就是剛滿12歲的小姑娘——吳青霞。吳青霞的作品首次亮相即嶄露頭角,在當時得到了觀者的廣泛好評,人們紛紛稱讚其為「女神童」。



而父親則對她說:「如今社會時尚,均以能畫附庸風雅,但絕不會有突出之大家。你學畫必須心入其中,切不可有半點虛假,敷衍其事……畫無常工,以似為工;學無常師,以真為師。你要師古人,也要師造化。」這番話深深地紮根在年幼的吳青霞心中,循以為誡。



1926年,年僅16歲的吳青霞參加了在日本東京舉辦的「中日第四屆聯合畫展」。作為當時參展年齡最小的作者,其作品受到了廣泛關注並得到佳評。



1928年初秋的一天,上海畫界許多名人——賀天健、張聿光、方介堪、熊松泉、馬企周、張善孖、張大千等在上海寧波同鄉會舉辦雅集,大家合作《九秋圖》。張善孖看見年輕的吳青霞站在一邊沒動筆,便對她說:「小姐也來畫吧。」



其實,吳青霞望著眾位畫家在揮毫時,就想好畫什麼了,聽見張善孖在招呼她,便毫不怯場地提筆揮毫。不久,一枝婀娜多姿的菊花慢慢綻放,在座的各位名家高手紛紛叫絕,張善孖更是點頭稱是。吳青霞由寫一枝菊花而聲名鵲起,此後她經常與鄭午昌、張善孖、張大千、馮超然、吳湖帆等名流切磋技藝。



古今畫魚者眾多,但吳青霞畫的鯉魚在書畫界享有特別高的聲譽,有「江南鯉魚王」之稱。說起畫鯉魚的事,吳青霞還得感謝父親。一次,吳仲熙購得日本人畫的游魚兩幀,惟妙惟肖,吳青霞對此特別感興趣。但她認為魚的靈性在尾部,此兩幀日本人所繪游魚尚感不足。



吳青霞對父親說要畫鯉魚,精通畫業的父親對女兒的愛好和追求非常支持,便在家中備著大缸,蓄魚其中,讓女兒每日觀其淺翔上下,領略濠上莊惠之趣,此為師法自然的最好途徑。






吳青霞看過絹本上的魚和日本畫家的鯉魚,但並未照搬。她覺得宋、元人畫的魚僅具形狀而缺乏氣韻,比較呆板,而日本人畫的魚尾巴太小,遊動無力。



她還多次專程赴杭州西湖邊的花港觀魚寫生,又到上海中山公園請教養魚專家談鯉魚的生活習性,真正把魚當作自己的「老師」。經過長期的寫生研習,吳青霞對鯉魚的體態結構、生活習性瞭然於心。



進而專門揣摩表現魚兒靈性的筆法,粗粗勾勒魚身的輪廓,求其墨的鮮活,然後以工筆細細布鱗點睛,使其出神入化。最後潑墨敷彩,烘托氣氛,使整個畫面具有「赤鯉騰出如有神」的奇效。在宋、元和日本人畫魚的基礎上,吳青霞創出一套自己的畫魚技法,成為「一絕」。



20世紀70年代在上海舉行的一次畫展上展出的《九鯉圖》是吳青霞的中年力作。日本收藏家鈴木先生在展覽會上見到《九鯉圖》時,翹起大拇指連連稱道:「精品,精品!」他一連三天到展覽會看這幅作品,之後找到展覽會負責人,多次表示願意重金收購這幅佳作,但均被吳青霞婉言謝絕。



在展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日本朋友與吳青霞見面。鈴木稱讚《九鯉圖》可稱世界名畫,表示還可加價,只要吳青霞開個價。吳青霞爽朗地笑著說:「這幅畫我準備獻給祖國,再多的錢也不賣。請原諒。」吳青霞淡薄名利,謙和有度,崇尚節儉,對祖國和家鄉懷著殷殷之情。



回憶一生作畫的經歷,吳青霞表示自幼黎明即起,如畫蘆雁重在撇蘆葦,用毛邊紙撇蘆葦,五六年才能達到挺勁飄舉、臨風作笑之姿。如畫人物重在勾線條,也勾了三年。不花一番臨摹的苦功是達不到有骨有肉、瀟洒飄逸之感的。




「深入生活是主要的藝術源泉,我擅長畫鯉魚,幼年養鯉魚一缸,陽光直射魚身,金光閃閃。整日靜察魚在水中之樂,對魚的千姿百態一一寫生,自創了一套畫鯉工序,把魚畫活。」吳青霞對「師法自然」的創作理念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她認為中國畫要師古人,更要師從造化。



中國畫講究傳統,但並不是走信仰「傳統」,脫離大自然或僵化的學習傳統都不是正確的創新態度,因此她把直接面對所畫對象,零距離地感受自然的清新,作為經常的功課。



吳青霞畫的蘆雁屬於其享譽之作。她幼年即臨摹清代邊壽民畫作,蘆葦剛勁婀娜,平沙雁群千姿百態,秋水蘆草相綴成趣。吳青霞剛開始學習畫雁時,父親說:「畫雁,稍下一點功夫,一二年就可觀了。而撇蘆可大難,得有七八年的苦練,才能達到出筆勁利,飄舉有力。」她將這些牢記在心,鍥而不捨,才達到火候。



她一生孜孜於繪畫耕耘,在藝術道路上前行不止。進入21世紀後年事已不執畫筆,但她仍以身作則,用其他的方式堅持發揮著光和熱。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她得知消息後心情悲痛。次日即囑咐家人向其所在單位——上海中國畫院提出,願意捐出一個月的工資,請畫院代為轉交災區。但誰也沒想到,這是她最後的義舉。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