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藥使用的8個真相

不毒而愈 發佈 2020-01-03T03:33:34+00:00

抗生素主要包括β內醯胺類、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氯黴素類、大環內酯類、糖肽類、抗真菌類、抗結核菌類等,前6類抗生素以抗細菌為主。


1.抗菌藥≠抗生素。抗生素主要包括β內醯胺類、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氯黴素類、大環內酯類、糖肽類、抗真菌類、抗結核菌類等,前6類抗生素以抗細菌為主。抗菌藥主要對細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包括部分抗生素。一些人工合成的藥物如左氧氟沙星就不屬於抗生素範疇。消炎藥,包括醫學概念中的「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等,還有糖皮質激素等。消炎藥可以消除炎症,但並不能殺滅病原微生物,而是直接針對炎症的,屬於治標。抗生素的英文是「antibiotics」,「biotics」意為「生命」,所以說抗生素強調的是「生」,即自然生成的,由具有抗菌作用的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產物及其半合成衍生物。其作用的對象包括病原體(細菌、真菌、結核分枝桿菌、非結核分枝桿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及部分原蟲等)以及腫瘤細胞, 抗菌藥的英文為「antibacterials」,其中「bacterials」是細菌的意思,所以其主要強調的是「菌」,包括真菌、細菌、分枝桿菌,包括自然和人工合成的.

2.抗菌藥不能治療感冒或流感等病毒感染。比如,感冒初期大都是病毒感染,只有當感冒時間拖久了,人體免疫力下降,出現細菌入侵,它才能發揮作用。炎症的發病原因就更多更複雜了,細菌感染只是其中之一,醫生會通過具體症狀、檢查結果來判斷。

3.不要過度使用。不少人得了輕度細菌感染的支氣管炎、尿道炎、胃腸炎等,就要求醫生開抗生素針劑,認為打吊針藥效才夠強、好得才夠快。其實只有中重度感染,醫生評估之後認為需要才可以打吊針,輕症感染只需口服抗生素便可得到控制。

4.莫要自行停藥。抗生素殺滅細菌是有一個過程的,很難一次性「全軍覆沒」。當殺滅一定數量的細菌時,人體感染症狀會快速好轉,這時如果掉以輕心輕易將抗生素撤下,細菌「殘部」可能會捲土重來,再次導致感染。

5.不能隨意聯用。抗生素分為抑菌藥跟殺菌藥,前者是抑制細菌的繁殖,後者是殺滅正在繁殖的細菌。如果胡亂一起使用,可能導致後者不能很好殺滅細菌;還可能使副作用疊加,也可能會誘導細菌產生耐藥,療效反而下降。當然也不是絕對不能一起用,用的具體時機需要醫生來判斷。

6.廣譜抗生素並不是最好。其實,越是廣譜的抗生素,越容易打破人體內細菌平衡,誘發其他疾病。當然,有些感染在初期沒法檢測出具體致病菌,需要用廣譜抗生素進行抗感染,而一旦得知具體致病菌,就需及時更換有針對性的窄譜抗生素了。因此,無論廣譜、窄譜,對症最關鍵。

7.新的不一定比舊的好。每種抗生素都有自己的「個性」,能殺滅的細菌不同,副作用也不同。新的與舊的、貴的與便宜的之間並無可比性。比如最新的替加環素,十分昂貴,卻對銅綠假單胞菌無效,這方面還不如相對舊的、便宜的頭孢他啶。

8.莫急於求成。抗生素需要在正確的用法用量、持續用藥一定時間後才能呈現出療效的,一般是48小時~72小時。比如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熱,不能要求體溫馬上降到正常,只要每天的熱峰有下降,就說明它是有效的。不能因為沒降至正常就馬上更換抗生素,那樣可能會導致細菌耐藥,讓感染更加難以控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