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玻璃研發者盧勇:為太空飛行器披上「鎧甲」

環球網 發佈 2020-01-23T07:32:11+00:00

盧勇玻璃基片實現完全國產化,在質量穩定的前提下,價格比國外低了近90%。這些年,由於設備改造、產品研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盧勇賣掉了經營多年的家具廠,之後又賣掉了自家的房子,全家人擠進了他的姐姐家裡住。

盧勇(右)在車間與工人交流。

他是產品研發團隊的核心成員,也是公司的總經理。在位於河北秦皇島開發區的星箭特種玻璃公司,身著工裝的盧勇在車間忙碌著。

「不能出錯,一出錯事兒就大了!」自創建以來,盧勇的公司創下了20年來無一質量差錯的紀錄。我國近年來發射的一些衛星,用上了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空間用抗輻照玻璃蓋片。這是太空飛行器的「護身鎧甲」,能讓太陽能電池方陣免受太空中高能粒子和有害射線的撞擊。

然而在20年前,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那時候,盧勇辦了一家家具廠,經營得順風順水。而與家具廠僅一牆之隔的生產航天及醫療產品的玻璃廠卻面臨困境。

當時航天玻璃有不少品種製造難度大,這讓盧勇看到了商機,也讓有著立志報國願望的盧勇燃起了一腔熱情。

2000年,盧勇東挪西借30萬元,從家具業轉行航天玻璃製造。憑藉一股闖勁兒,他拜訪了全國多家玻璃材料科研所,幾乎走遍了國內光學加工製造企業,翻閱書籍、請教專家、招納技術人員。日夜奮戰一年後,公司終於掌握了玻璃蓋片的原料配方和生產工藝,產品通過省里鑑定,達到了用於衛星的標準。

半年以後,終於來了客戶,要求卻是訂購「120毫米×40毫米」和「170毫米×40毫米」兩種規格的玻璃蓋片。當時,國內最大只能生產「60毫米×40毫米」規格的玻璃蓋片,而公司只能生產「30毫米×40毫米」大小的。

「儘管員工反對,我還是咬著牙接了這一單。」盧勇說,就當是背水一戰了,這是國際訂單,是一個在市場「出頭」的好機會。

彼時,國內並沒有生產這兩種大規格玻璃蓋片的內圓切片機。盧勇帶領技術人員去切片機企業參觀學習,並借鑑其他工業領域使用的切片機,最終成功完成了切片機改造,先後生產出新規格的玻璃蓋片。

2003年,當收到航天部門的來信,被告知此前一批產品被用到了我國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神舟五號」上之後,那一刻,盧勇眼含熱淚。他買來毛筆、紅紙,第一時間將公告貼在廠區,迫不及待為所有辛苦的工人加油打氣。

2010年,經過多年間的上千次實驗,OSR(二次表面鏡)玻璃基片實現完全國產化,在質量穩定的前提下,價格比國外低了近90%。2015年,公司研發的超薄柔性抗輻照玻璃蓋片,為一顆衛星節約發射成本300餘萬元。

這些年,由於設備改造、產品研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盧勇賣掉了經營多年的家具廠,之後又賣掉了自家的房子,全家人擠進了他的姐姐家裡住。車間生產面積不足,盧勇就騰出自己的辦公室,搬進一輛舊麵包車裡辦公。這舊麵包車一用就是4年。「航天任務耽誤不得,必須先保證生產。」盧勇說。

一路走來,公司幾經險灘。面臨倒閉之險,盧勇始終沒有放棄。「我覺得是理想吧,它讓你有信念,不回頭。」

2018年11月,盧勇作為企業代表在北京參加了民營企業座談會。盧勇說,今後將投入更多資金進行研發,通過科技創新讓企業保持持久生命力。

責編:樊俊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