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後半部五大高手:蜀漢有兩位,曹魏有三位

燦爛海灘 發佈 2020-01-28T21:41:49+00:00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三回,發生在姜維北伐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姜維、譙周、司馬望和鄧忠。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三回,發生在姜維北伐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姜維、譙周、司馬望和鄧忠。故事梗概如下:

得知諸葛誕在淮南地區起兵叛亂的消息,姜維大喜,立即上書後主劉禪,要求出兵北伐。中散大夫譙周得知這一消息後,認為後主劉禪寵信宦官黃皓,不理朝政。在這種情況下倉促北伐,姜維不但無法取得勝利,還會令國力越發衰落。

於是,譙周下了一篇《仇國論》送給姜維,希望以此勸阻姜維。不過,姜維並沒有聽從譙周的勸阻,率部開始北伐。戰前,姜維向部將傅僉問策。傅僉認為,魏軍糧草都在長城一帶,應該直取駱谷,越過沈嶺後進攻長城,將糧草燒毀,之後再進軍秦川,占領中原則指日可待。姜維依計而行,北伐大軍主力隨即向長城進軍。

此時,鎮守長城的魏軍將領是司馬昭的族兄司馬望。得知姜維前來,急令王真等二將在城外二十里處下寨。在兩軍進行的首次較量中,傅僉大獲全勝,司馬望只得退入城中堅守。誰知到了當天夜裡,姜維命人一邊在城下放火,一邊將火箭射入城中,長城陷入火海之中,城池岌岌可危。

就在此時,鄧艾之子鄧忠率部趕到救援。姜維誤以為鄧忠是鄧艾,親自領兵出戰,並與鄧忠單挑三、四十個回合,結果打成了平手。之後,姜維詐敗,想射死鄧忠,又被鄧忠躲過。姜維趁機奪過鄧忠手中的兵器,鄧忠只得撥馬而逃。就在此時,鄧艾率部趕到,雙方混戰一番,各自回寨。此後,姜維聽說諸葛誕在淮南兵敗,心知難以獲勝,便全軍撤回漢中。

小說中提到的此次長城之戰,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時間是在蜀漢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當時,諸葛誕發動淮南之亂,司馬昭調集二十多萬大軍前去平叛,關中及中原地區兵力空虛。姜維見狀,立即揮軍北伐,於是便有了後來出現的長城之戰。

與歷史的真實相比,小說中提到的譙周撰寫《仇國論》勸諫姜維之事可謂有真有假。《仇國論》確為譙周所撰,目的也的確是希望停止北伐。不過,此事並非在姜維北伐前夕才發生的,而是譙周在與尚書令陳袛在朝廷上就是否應該繼續北伐展開激烈爭論後撰寫而成的。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蜀漢將領傅僉,也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傅僉是蜀漢中後期的一員悍將。傅僉的父親名叫傅肜,當年曾跟隨劉備參與了夷陵之戰,並在戰鬥中壯烈殉國。傅僉長大成人後,得到後主劉禪的重用,擔任關中都督,負責漢中地區的防禦。不過,傅僉時候與姜維一起參與北伐,在史料中沒有記載。小說中提到的被傅僉活捉及斬殺的王真等二將均非真實的歷史人物,僅為藝術形象。

說到長城之戰的本來面目,比小說的描述要簡單得多。據《三國志》相關傳記記載,姜維出兵後,很快便進至芒水一線,司馬望與鄧艾屯兵長城,據險而守。姜維發動多次進攻,均被司馬望和鄧艾擊退。此後,姜維得知諸葛誕被殲滅的消息,全軍撤退,北伐之戰也宣告結束。

小說對於此次戰事的描述中,有一個較為有趣的情節,該情節也引起了三國武評愛好者的關注。按照小說的描述,姜維與鄧忠曾經有過近四十個回合的較量,結果不分伯仲。按照這樣的戰績,在《三國演義》後半部出現了五大高手:姜維、夏侯尚、鄧艾、鄧忠和文鴦。從彼此的單挑戰績來看,鄧忠的武藝可能稍遜於姜維,但列入小說後半部的五大高手之一是毫無疑問的。那麼,小說後半部武藝最高的又是哪位呢?歡迎討論。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