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騎兵真的是用來衝鋒陷陣的嗎?或許還有其他的用途

俗人何金水 發佈 2020-02-02T21:39:29+00:00

早在一戰之前,德國通過補貼農場主飼養儲備了大量的馬匹,並對馬匹所在的位置進行了詳細的登記,戰爭一開始,德國就以極快的速度徵調戰馬,僅開戰第一周,就徵調了71萬匹,奧利地60萬匹,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德奧聯軍戰場上的機動權。

早在一戰之前,德國通過補貼農場主飼養儲備了大量的馬匹,並對馬匹所在的位置進行了詳細的登記,戰爭一開始,德國就以極快的速度徵調戰馬,僅開戰第一周,就徵調了71萬匹,奧利地60萬匹,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德奧聯軍戰場上的機動權。德國擊敗比利時後,進入法國,搶奪了法國37萬5千匹馬。東線,他們又獲得了烏克蘭境內的14萬匹馬。

這張照片為一名德國騎兵手持鋼槍在後方巡邏。德國矛是由鋼材製成的空心管,長度為3.2米,通常由三部分組成。它重達1.6公斤,騎兵手握在長矛半腰的皮握把上,這樣可以保存重心平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關於長矛和馬刀對於騎兵來說哪種是更有效的「白刃武器」(armes blanches)一直存在爭議,但最終結論是兩者都無法與現代火器相匹敵。

一戰中,騎兵主要任務是騷擾撤退的軍隊,防止它們重新集結進行防守。因此,騎兵部隊並不是要衝向機關槍的槍口,而是在對方士兵們撤退的時候衝進他們的隊伍,以此來破壞他們的陣線和軍心。

同時,在整個西線戰場上,雙方發動大規模進攻時,都有大量的騎兵「待命」,以此希望能突破敵人的防線,並把防線上的一點小裂口變成一個巨大的缺口。

然而,從1914年至1917年初,西線戰場雙方使用的進攻策略削弱了騎兵的作用,使他們無法完成這一任務,因為長達一周的炮擊讓雙方都有時間準備第二道防線,並調來預備隊填補這些防線。因此,他們發現了新的目標,新修的戰壕和機關槍陣地,這正是他們要去阻止的目標。

因此,雖然西線騎兵的作用不大。但是,德國的長矛兵在對俄國的戰爭中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因為這場戰爭的流動性更大,且戰場上鐵絲網的戰壕的密度沒有西線那麼大。

至於一戰中共有多少匹馬投入到這場戰爭?沒有準確回答,有多少匹在戰爭中死亡?同樣沒有信服的答案,有人說1000萬,有人說800萬,無論是哪個數字,都是讓人難以置信。

一戰結束後,士兵們回到祖國,但數以萬計的戰馬卻留在曾經的戰場,處境悲慘。甚至為了給戰後飢餓的平民和大批德國戰俘提供口糧,數不清的戰馬被當成肉馬賣給了法國和比利時的屠夫。這一時期,估計有49495匹騾馬被屠殺,這在英國國內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和反對。

不過英國在戰後每周有9000匹戰馬運回英國,倖存下來的騾馬估計有112132匹,戰馬是6.2萬或6.5萬匹。

所以,相信看過《戰馬》這部電影的朋友們,對於馬這個人類的朋友這個問題更能感同身受。

如果你有什麼想和大家分享的,歡迎留言討論。

(完)

歷史在你手中,

與@俗人何金水 一起回味歷史老照片!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