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2019攝影器材行業、產品、技術發展,別說5G跟攝影沒關係

漫影一路 發佈 2020-02-04T16:45:36+00:00

無可避免的,攝影也更加趨於大眾化、娛樂化,人人都是攝影師,攝影的技術門檻一再降低,藝術屬性進一步被削弱。

在人工智慧技術和網絡信息科技的影響下,現在的攝影器材已很難像過去一般純粹,人們可用於攝影的工具越來越多,這些工具本身所具備的功能也不再僅限於攝影。無可避免的,攝影也更加趨於大眾化、娛樂化,人人都是攝影師,攝影的技術門檻一再降低,藝術屬性進一步被削弱。更準確地說,現在的攝影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社交行為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和語言,為此,攝影的功能化被放大,藝術性則一再縮小。而這就造成了所謂的大眾化和藝術化兩個極端。作為商業的一部分,攝影器材產品、影像技術發展、市場走勢和行業趨勢,自然是順應潮流發展,出現了同樣的細分,並集中體現在2019年。


行業、技術和產品的變化

回顧2019年,傳統攝影器材(相機和鏡頭)中的主流廠商共推出了約17款可換鏡頭相機,數量不少,且因為2020年的奧運會,產品性能較以往更高,層次也更加多樣。可以說,2019年的傳統攝影器材產品選擇是相當豐富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和用戶需求極致細分化的驅使下,這些主流廠商基本完成了產品轉型和研發方向定形的調整,從前幾年的"單反和無反""全畫幅和中畫幅"等一系列爭論和混亂中找到了各自的方向,並在年底完成了產品策略調整的操作,或是確定了全面向"全畫幅無反相機"轉型;或是在鋪天蓋地的全畫幅無反相機產品中,確定以"APS-C畫幅"和"4433中畫幅"為突破點,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一片天地。這些遵循各家發展新思路的產品,在我們所熟知的傳統攝影廠商中大量出現,並且都獲得了市場和用戶的認可。從中不難看到,各家在2019年完成了產品和市場的探索,針對自身實際,有了明確的產品策略和市場方向。這對於2020年,乃至未來5年內的傳統攝影器材產品、市場發展都是有極大好處的。用戶也將從中受益,不再擔憂產品轉型帶來的後續升級和產品生命周期等系列問題。

在傳統攝影器材範疇中,國產品牌在2019年可謂是厚積薄發,這些以鏡頭和附件產品為主的國產品牌廠商,在產品質量、更新速度和新品數量上都表現得很突出,且鮮明的產品性能、功能特點也較過去一味的"價格優勢"更有吸引力,"產品特種化的突破思路"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用戶口碑和市場份額都有不小的提升。事實上,正是這些國產品牌廠商的努力,讓攝影人有了更多產品選擇,更豐富的創作手段。尤其是讓在越來越多的中小型商業攝影工作室擺脫了特種拍攝器材使用成本高且嚴重依賴國外進口的窘境,在紅紅火火的電商運營市場中為眾多中小企業提供了包括高質量照片和短視頻拍攝服務。這在2019年表現得尤其集中和突出,且將隨著各種短視頻平台的高速發展而持續增長。

相比傳統攝影器材,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新型攝影器材產品,在2019年一直處於爆髮式的增長態勢。廠商推出的產品層次相當豐富,全年發布的新產品數量更是驚人。單是國內幾家主要智慧型手機廠商就包攬了全年的產品熱度,各家輪番推出新品,幾乎做到了每個月都有新品推出,每款新品都能同步上市的地步。

不過,從產品本身來說,綜合全年各家智慧型手機廠商所發布的新品,其產品和技術特徵主要是以下幾點:

1.多攝像頭相機模塊成為主流,提升畫質的同時基本解決了"高成像質量變焦"的不足;

2.在探索4000萬像素以上影像傳感器和光學變焦鏡頭的實際應用;

3.大量應用了光學和電子防抖系統,並初步應用"混合防抖系統";

4.在成像算法上大量應用人工智慧的"深度機器學習"技術,通過智能化增強成像質量和照片直出效果;

5.針對4K視頻進行了大量功能、性能上的提升;

6.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提升了自動對焦系統的拍攝主體自動識別、跟蹤對焦和曝光優化等功能,增強了智慧型手機的易用性。

雖然,智慧型手機廠商在不斷增強產品的相機模塊和相關技術的研發,並且在強大資本支持下採用了"地毯式轟炸"的營銷策略,給傳統攝影器材產品帶來了直接衝擊,但他們的意圖並非是"取代專業相機"和衝擊專業攝影器材,而是在整個消費級市場中,順應用戶需求、技術發展和商業環境變化,而進行的產品賣點的突出和優化。事實上,這是整個市場環境和技術環境對智慧型手機產品所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在5G行動網路即將到來的時候,讓智慧型手機產品擁有更高品質的成像能力,擁有更加簡單易用的拍攝功能。這是硬性要求,而非可選項。這才是2019年的智慧型手機產品和影像技術大爆發的真正原因。在這些廠商的積極努力下,智慧型手機產品的提前升級將普羅大眾提前帶入到了一個更容易獲得高質量影像,更具個性表達和高速傳播效率的"影像社交"情境中,智慧型手機產品所拍攝的照片和視頻質量也有了根本性的提升。


技術升級更注重"軟實力"提升

2019年的影像技術提升是很有標誌性意義的,與往年不同的是,不管是相機和鏡頭等傳統攝影器材領域,還是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新型攝影器材領域,都不再是一味地追求"更大面積的影像傳感器"和更高像素,又或者是更新型的影像傳感器硬體(在新材料和新結構研發出來之前,很難根本性地突破現有的背照式和堆棧式CMOS技術),而是普遍採用了人工智慧技術,專注於提升相機的"軟實力"。

簡而言之,廠商在2019年發布的眾多新品中,真正的硬體配置提升是非常有限的,甚至與2018年沒什麼太大差異,但在成像系統的軟體程序上卻有大量動作。如面對4000萬像素以上機型的成像算法優化,具備智能偵測主體功能的自動對焦系統,具備更高效、實用的電子防抖系統,具備更高運行效率的高解析度視頻的拍攝功能等,都是2019年影像技術發展的主旋律。

不僅如此,在攝影流程中的後期處理技術上,也大範圍地使用了許多人工智慧技術,一些過去技術門檻很高的後期處理技術、鑑別技術、渲染技術,都在新版的後期處理和剪輯軟體上得到了"智能化"和自動化的升級。現在用戶的後期處理效率和輸出質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工作量和流程周期都大量縮減。

正是這種"軟實力"的影像技術升級促使下,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相機還是手機,其在影像處理器性能上的提升幅度都很大,如明顯可見的高端影像處理器晶片(CPU和GPU)下放到下層產品平台上,多處理器晶片系統的應用等動作,無一不是為了配合新的影像處理系統所帶來的更高數據處理性能需求而進行的動作。更有甚者,為了解決高性能晶片在高數據負荷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高發熱量問題,還在狹小的可換鏡頭相機上加入了主動散熱器等部件。

所有這些改變,其本質上是在強化相機和智慧型手機的影像處理系統,如果你熟悉電腦發展過程的話,不難看到目前的攝影器材和影像技術升級已經向更強大,與人工智慧技術和網絡信息科技結合更加密切的"高性能計算階段"發展。由此可以判斷未來數年內,攝影器材的發展都將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通過算法、程序來增強攝影器材的成像質量、性能、功能,而硬體上的升級則將依照此潮流需要,偏向於相機的影像處理器系統和智慧型手機的相機模塊控制系統等方面的計算性能需要而升級。


5G普及將給攝影帶來巨變

從前面對2019年的產品、行業和技術回顧上可以看到,各家都在為一個更大的"變革"做準備,那就是5G網絡通訊技術的商用化、民用化。在過去幾年裡,每當筆者談到這個時,都會看到不少人反問:5G網絡通訊技術跟攝影器材有半毛錢關係嗎?現在,即便筆者不多加解釋,都有很多人能感受到這其中的關係有多大,給攝影帶來的變化又有多劇烈。就算再不理解,綜合地看整個2019年的攝影器材行業和技術變化,這都已經不再是空穴來風,敏感的市場已經給出了相當具體的答案。

5G網絡通訊技術簡單地說就是超大帶寬的"超高速即時通訊網絡",這就像是把高速公路鋪到了家門口一樣,家家戶戶都會因此而獲得更快、更便利的移動出行方式。更大的承載量、更高效率的數據傳輸將為以大數據、雲計算為基礎的人工智慧技術提供前所未有的硬體技術環境。在此技術環境下,將產生更劇烈的市場和用戶需求變化,在其中的所有人都將因為5G網絡通訊技術而產生更多方面的、更高層次的需求。單就攝影而言,作品的出路將因為網絡平台對高質量照片、視頻的需求而變得更加寬廣、多樣,更深層次的影響也因應變化而生。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4G網絡通訊技術時代看視頻,最高可以達到較為流暢地在線播放"高壓縮率的4K視頻"影像內容,而在5G網絡通訊技術時代,更多的用戶將在手機、平板電腦、網絡電視機等平台上看到以"高碼率4K視頻"為起點的影像內容,而8K及更高規格的超高解析度視頻影像內容也將變成"稀鬆平常",而非現在的高不可攀。

這將徹底改變整個網絡影像傳播的效率和質量,現有的網站、圖庫、內容平台可以毫無顧忌地讓用戶上傳和觀看這些超高解析度、超高清晰度的影像內容,受眾也將習慣於隨時隨地觀看、欣賞、獲取和出售(購買)這些高質量的影像內容。更進一步地說,所有基於影像的服務都將大跨步升級,所有影像獲取設備也必然需要順應需求而進一步升級。


但這些還不算是什麼問題,各家的技術儲備量和研發速度都能很好地解決。5G網絡時代最大的問題是"高品質影像內容的供應不足",這不是單純的攝影器材升級就能解決的,是需要更多具備高品質影像內容創作能力的生產者才可以解決的。而技術,又將在這一層面再次因5G網絡通訊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所營造的"優渥環境"而起到強大的促進作用。

可以預見的是,如職業攝影師等高品質影像內容生產者,將更加徹底地擺脫現有的生產設備和工作流程束縛,通過5G網絡技術所提供的超高速移動無線網絡,實時傳輸高規格的影像素材、作品,在雲端與他人協作完成策劃、修圖、剪輯、售賣等工作流程,並同時獲得更輕巧、更強大、更智能的移動處理終端設備和程序,進一步解放創造力和生產力。

這些實際上在2019年推出的產品和技術上都已經初現端倪,不但貫穿於相機、智慧型手機的生產和研發,更部分實現了前面所述的智能化功能雛形。表現尤為突出的是,不僅攝影器材生產商都在強化其產品的人工智慧和網絡屬性,就連圖片後期處理軟體和視頻剪輯處理軟體開發商也在以"傳統桌面軟體移動終端化""高數據量處理流程雲端化(也就是所謂的雲計算)""操作和功能簡易化、智能化"為主要方向的道路上爭先恐後。所有這一切,都與即將到來的5G網絡通訊技術普及有直接關係。而筆者所舉的這些例子,也僅僅是整個變化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