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秀才的悲催愛情故事(清代)

空想千年 發佈 2020-01-18T03:10:59+00:00

在封建社會,底層知識分子向政府當道上書稱為獻策,這有過許多很傳奇很勵志的例子,實際上,唐代以前,向朝廷獻言獻策,歌功頌德,是知識分子進身的一個主要途徑。


在封建社會,底層知識分子向政府當道上書稱為獻策,這有過許多很傳奇很勵志的例子,

實際上,唐代以前,向朝廷獻言獻策,歌功頌德,是知識分子進身的一個主要途徑。

所以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蘇洵都不願通過科舉走上仕途,他們或者通過他人的引薦,或者依靠自己的作品展示才華,這樣同樣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毋庸置疑,他們的先進事跡激勵著很多後輩的底層文人。

話說清朝乾隆年間,山西臨汾出了一個秀才叫馮起炎,他讀了很多書,屬於有夢想卻無機遇的貧苦文人,三十大幾了,尚未娶妻,不過他倒相中了自己兩個姨媽家的女兒,這倆表妹一個叫小女,年十七,一個叫小鳳,年十三,她們倆的影像天天在馮秀才的腦子裡晃來晃去的,馮秀才都快要魔怔了,他讀過上古的傳說,那個代代相傳的故事裡說堯帝把舜帝作為考察對象許多年,最後舜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堯帝不僅禪讓於舜,還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都嫁給了他。

這個上古傳說太符合馮秀才的浪漫主義情懷了。自認為懷才不遇的讀書人的異想天開勁頭上來了,他突然眼前一亮,覺得自己似乎有了一個兩女並收,從此過上幸福生活的機會。

正所謂「策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你的,也是我的,更是馮秀才的理想。馮秀才不禁為自己的大膽構想打了一個寒顫,但是,為了追求幸福生活,為了愛情,拼了。

馮秀才的計劃是這樣的,把自己寫的一些文章,譬如以《易經》解詩,自認為可以讓大清皇帝一看就驚呼天人,然後就出於惜才愛才的動機,給自己一個官做。然後他再說出自己的夢想,皇帝一高興,就會賜他銀冠玉帶,命他奉旨成婚。

小女,小鳳,自己以後高官得做,駿馬得騎,嬌妻美妾,左擁右抱。我勒個去,真的好浪漫啊。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馮秀才果然啟動了自己的冒失計劃,趁著皇帝出京恭謁泰陵。護衛巡視御道的時候,馮秀才揣著自己的文章,以及自己的愛情夢想,攔道獻策。

乾隆的護衛攔住了馮秀才,先請他吃板子,然後請他到牢里吃牢飯,在被送進大牢之前,馮秀才還沒有放棄幻想,夙願未了,在努把力吧。他煩請審案官員轉告皇帝:「若以陛下之力,差幹員一人,選快馬一匹,克日長驅到臨邑」,去為他說媒,「則此事諧矣……二事諧,則臣之願畢矣」。

馮秀才繞了這麼大個圈,想通過皇帝的賞識,抱得美人歸。其實他如果去劫個道,得些錢財,直接向姨媽提親,或許比冒險見皇帝的機會還要大些。六十五歲的乾隆皇帝什麼反應呢?

乾隆皇帝如同聽了一個段子,開懷大笑之餘,把這個笑話轉告給後宮寵妃們聽,接下來皇帝表現出了難得的慈祥和善良。不是真的派人去給馮秀才提親,成全這個窮酸文人,沒有殺掉馮秀才,已經天恩浩蕩了。

馮起炎先生幸運地保留了性命,上面給安了兩個罪名,一是:「痴心迷妄」,二是:「欲瀆聖聰」之罪,最終馮秀才被刺字發配到黑龍江的冰天雪地里,「給披甲人為奴」,在北大荒里終老一生。

馮秀才命苦,他的痴心妄想,沒有遇到浪漫的君主,如果他遇到的是朱元璋,或許真有一絲機會。

其實乾隆24歲當皇帝,自幼飽讀詩書,生平最佩服的皇帝是唐太宗,他對明太祖朱元璋那種浪漫的政治理想頗不以為然。政治上他非常反感上書言事者,也非常反感平頭百姓越級上訪,馮秀才這種為了愛情而獻詩獻策的冒失行為他自然不感冒。他不願意讓老百姓以馮秀才這樣的人為榜樣,一個危險的先例也不開,一開就表明自己的態度了。馮秀才不摸底細,冒冒失失,直接撞槍口上了。看來,李白,蘇洵等人的經歷是難以複製的。

浪漫只是一種傳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