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埃及的三次高光時刻

棟哥歷史 發佈 2020-02-10T09:45:10+00:00

但埃及的歷史還是很輝煌的,不僅古代埃及有悠久的歷史,影響了古希臘羅馬的發展,埃及在近現代史上也有很多亮眼表現。本文就說一下埃及在近現代史上的三次高光時刻。

現在的埃及是個不太起眼的國家,很少上新聞。偶爾上新聞,也都不是什麼好事。

但埃及的歷史還是很輝煌的,不僅古代埃及有悠久的歷史,影響了古希臘羅馬的發展,埃及在近現代史上也有很多亮眼表現。本文就說一下埃及在近現代史上的三次高光時刻。

一,穆罕默德·阿里時代的埃及擊敗英國和奧斯曼帝國。

16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征服了埃及,把埃及變成其一個省。

1798年,拿破崙率軍入侵埃及。法國在埃及的殖民統治只持續了三年,就被英國、奧斯曼和埃及聯合趕走。

法國人撤走後,埃及政局動盪,人民起義不斷。正在這時,穆罕默德·阿里閃亮登場。

穆罕默德·阿里本來只是奧斯曼帝國的一位普通平民。1801年,32歲阿里響應奧斯曼素丹的號召應徵入伍,作為一名大頭兵隨軍開赴埃及抗擊法軍由於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阿里在短短三年之內就成為了奧斯曼帝國駐埃及的最高軍事長官。

1804年在開羅人民發動第三次大起義的時候,阿里看到了機會,果斷站在了起義者一邊,於是,這次起義取得了勝利。開羅人趕走了奧斯曼帝國派來的總督,集體擁戴阿里埃及總督。埃及從此進入穆罕默德·阿里時代。

阿里很快就消滅了埃及內部反對勢力,穩固了政權。隨後,阿里在埃及模仿西歐國家實行近代化改革。阿里的改革措施涉及工業、農業、文化教育、軍事等各方面,與後來的日本明治維新非常相似。

經過改革,埃及建立了近代化的工農業和強大的陸海軍,國力比肩歐洲列強。

1807年,英國入侵埃及,被阿里率領埃及軍民打的落花流水。

1811年,埃及開始走向對外擴張道路。三十多年間,埃及四處出擊,把阿拉伯半島、蘇丹、克里特島、敘利亞都納入了版圖,成為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但埃及付出的代價也非常大,十幾萬人戰死沙場,透支了埃及經濟,工農業減產,人民不堪重負,甚至逃亡和爆發起義。阿里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1840年,英國聯合其他歐洲列強封鎖埃及港口,當時實力下降的埃及已經無法自保,只好屈膝求和,接受了列強的不平等條約,埃及重新成為了半殖民地。

「現代埃及之父」阿里為埃及帶來了一段持續幾十年的高光時刻,可惜最終不敵歐洲列強。阿里雖然失敗了,但阿里建立的這個王朝——法魯克王朝卻一直持續到1952年,被納賽爾所推翻。

二,納賽爾領導的第二次中東戰爭。

1952年7月23日,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法魯克王朝。1956年,納賽爾宣布把英法控制下的埃及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隨後,英法聯合以色列發動戰爭,先派空軍襲擊,隨後英法聯軍登陸擊敗埃及守軍,占領蘇伊士運河大部分地區,在戰場基本取得勝利。

但是,二戰後的英國、法國已經淪為二流國家,國力已經遠遠不如美國和蘇聯。美國為了給英國製造壓力,拋售英鎊,停止對英國提供經濟援助。蘇聯威脅若不撤兵,將核打擊英國。中國宣布堅決支持埃及,並提供2000萬瑞士法郎援助。國際社會普遍譴責英法和以色列。英法以三國迫於國際壓力只好撤出埃及。

埃及雖然在軍事上失敗了,但在政治上完勝,把英法徹底趕出了中東。納賽爾也成為了所有阿拉伯國家的英雄。

三,薩達特重創以色列。

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占領了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讓阿拉伯國家顏面盡失。這次戰爭後不久,納賽爾就去世了。繼任者是薩達特。

薩達特一上台就去找以色列談判,希望通過談判要回西奈半島,但吃了閉門羹。這讓薩達特意識到如果不在戰場上擊敗以色列,拿回西奈半島就是痴人說夢。

於是,薩達特開始精心策劃復仇。經過兩年準備,1973年10月6日,埃及在以色列「贖罪日」突然襲擊以色列。同時,敘利亞也從北邊夾擊以色列。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

這次以色列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開戰僅三天,埃及就占領了西奈半島,敘利亞就打上了戈蘭高地,數千名以色列被打死。以色列人不可戰勝的神話被打破。

開戰14天後,以色列才在美國的大力支持下,穩住陣腳,開始反攻,並殺入埃及和敘利亞本土,取得軍事優勢。最後,美蘇介入,雙方停火。

以色列雖然慘勝,但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以色列有2656名士兵在戰爭中死亡,相當於以色列人口的千分之一。阿拉伯人的死亡人數超過8000人,按比例算的話,顯然阿拉伯人傷亡要小得多以色列雖勝尤敗,戰後大部分軍政高層引咎辭職。

薩達特在戰爭中讓以色列人吃了大虧,以色列只能同意和談。經過數年的談判,埃及收回了西奈半島。當然,以色列人也沒有吃虧,埃及承認了以色列的存在,並與以色列建立了外交關係。

納賽爾只是在政治上戰勝了以色列,薩達特才是唯一在戰場上戰勝以色列的阿拉伯人。但不幸的是,薩達特因與以色列和解遭民族主義者刺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