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PM2.5連續三年達標,全國9個中心城市中最優

南方plus客戶端 發佈 2020-01-08T17:50:05+00:00

30微克/立方米,廣州市PM2.5年均濃度實現連續三年穩定達標,「廣州藍」這張城市名片更加靚麗!8日,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2019年全市空氣環境質量的「成績單」,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是自2013年國家正式對PM2.

30微克/立方米,廣州市PM2.5年均濃度實現連續三年穩定達標,「廣州藍」這張城市名片更加靚麗!8日,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2019年全市空氣環境質量的「成績單」,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是自2013年國家正式對PM2.5進行考核以來的最好水平,也是目前全國9個中心城市中最優。

「廣州藍」越來越多

近年來,「廣州藍」越來越多、空氣越變越好是很多廣州市民的共同感受。監測顯示,2019年廣州市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和一氧化碳年均濃度分別為30、53、45、7、178微克/立方米和1.2毫克/立方米。其中,PM2.5連續三年穩定達標,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達標,遠低於國家標準。

2019年,廣州市優良天數為293天,占比80.3%,其中優天數為93天,二級良天數為200天;連續兩年消除重度污染及嚴重污染。2019年,廣州市PM2.5僅超標3天,較2018年減少16天,較2013年減少76天。

國家對PM2.5正式進行考核從2013年開始,設定的達標線——即二級標準是35微克/立方米,廣州當年的PM2.5年均濃度達到53微克/立方米。當時不少業內專家認為,一個像廣州這樣一個超大型城市,PM2.5濃度每年要下降一兩個微克都非常困難,十幾個微克至少需要十年才能「攻克」。

用數據說話,「廣州藍」越來越多。2017年PM2.5年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2018年在整體氣象條件不利的情況下,廣州的PM2.5年均濃度持續達標,同樣為35微克/立方米。2019年的整體氣象條件仍然較為不利,尤其是下半年乾旱少雨,但廣州的PM2.5濃度仍然比2018年下降5微克之多。

「廣州藍」如何得來?

在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的背後,廣州都做了哪些努力?

燃煤鍋爐由1400多台下降至30台,公交車實現純電動化,純電動計程車達7596輛,整治揮發性有機物企業1600餘家。

2019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一年。廣州以PM2.5治理為重點,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持續聚焦移動源、揚塵源、生產生活源等重點污染來源,綜合施策、科學施治、精準治理,持續深化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印發實施《廣州市藍天保衛戰2019年作戰方案》,市委組織11個督導組深入基層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等「四治」工作綜合督導,市領導定期召開治氣工作調度會,形成齊抓共管合力。

用數據說話,廣州治理成效逐年顯現。

夯實燃煤鍋爐整治成效。2014年,廣州市在全國率先開展燃煤電廠「超潔凈排放」改造,現已實現65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超潔凈排放」改造全覆蓋。制定實施《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環境管理的通告》,全市行政區均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

2018年關停廣州發電廠、旺隆電廠8台燃煤機組,2019年關停黃埔電廠五號機組,要求65蒸噸以下非集中供熱燃煤鍋爐全部淘汰或改燃清潔能源,開展生物質成型燃料產品質量執法檢查270餘次,監督性監測130餘次。

經過大力整治,廣州市燃煤鍋爐由「十二五」初的約1400台下降至僅剩30台在用燃煤鍋爐或發電機組、135台生物質鍋爐,生物質鍋爐全部安裝在線監控監測設施。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總量逐年遞減,從2013年的1850萬噸下降至2019年11月的1167萬噸,二氧化硫年均濃度由2004年的77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13年的20微克/立方米,2019年進一步下降至7微克/立方米。

推進移動源污染控制。「十二五」以來淘汰黃標車21.6萬輛。2018年底實現公交電動化,累計推廣應用純電動公交車11394台,成為國內唯一榮獲國際C40城市綠色技術獎的城市。

2019年全力推進計程車純電動化,純電動計程車達7596輛;關停市中心3個客運站,降低重點區域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組織實施《廣州市柴油貨車污染防治作戰方案(2018-2020年)》,加強柴油車監控抽測,4個機動車遙感監測點位投入運行,已遙感監測32.8萬輛;道路和車輛停放地抽檢機動車數量同比增多15.1%。

2019年5月1日起實施在用機動車排放新國標,大幅收嚴道路抽檢和停放地抽檢排放限值;7月1日起輕型汽車執行國Ⅵ排放標準;9月1日起施行《廣州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規定》。加強船舶燃油硫含量抽檢,每年抽檢1000艘次以上。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專項執法檢查,2019年檢查各類建設工程1600餘個,發現並查處15台冒黑煙非道路移動機械。

加強揚塵綜合治理。2019年以來,廣州市強化執法檢查,加大通報處罰力度,住房城鄉建設等行業主管部門每天檢查約100個工地,督促落實揚塵污染防治「六個100%要求」。

利用無人機開展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情況巡查,研發揚塵監管APP,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揚塵控制機制,2019年鎮街環保監督員利用APP巡查建設工程5萬餘次,發現問題立即交辦,督促整改落實。全市5000餘台環衛作業車輛每天對道路進行機械化清掃、高壓沖洗,城市公路及主幹道機掃作業率達到100%。

深化揮發性有機物整治。2017年完成545座加油站、13座儲油庫整改,回收油氣8500噸,建成業主單位主導、企業自律、政府監督的油氣排放長效管理機制。2018年以來,從原輔材料使用、無組織排放收集到末端治理,完成401家重點企業「一企一方案」綜合整治。

2019年分類整治完成1240家機動車維修企業;委託第三方開展走航監測,走航區域涉及11個行政區,約100個工業園區和重點區域,建立診斷、管控、執法、評估的業務化工作模式,探索建立污染源地圖,推動實現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此外,廣州市大力整治「散亂污」場所,2019年1-11月完成「散亂污」場所清理整治約3.8萬個。

「廣州藍」仍有哪些挑戰?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PM2.5濃度近年來持續下降,但2019年二氧化氮、臭氧未達標,成為影響廣州市環境空氣品質的主要因素。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對空氣污染的科學、精準化控制仍然任重道遠,空氣品質的持續改善仍然面臨挑戰。

首先,尚未建立起揚塵污染精細化管控的有效機制,全市各類施工工地3000多個,大部分線性工程、拆遷工程「六個100%」落實不到位,揚塵污染控制措施粗放,其中水務和交通運輸工程揚塵防治措施不到位的占比較高。

其次,移動源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居高不下,廣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大,中小客車增量指標有所增加,外地車本地化使用問題突出且污染占比高,交通擁堵造成機動車排放污染物增多,計程車電動化進程有待提高,老舊車淘汰力度不夠。

該負責人表示,二氧化氮和臭氧已經成為影響廣州空氣品質的最主要因素,而臭氧為區域性污染,其生成及傳輸機理複雜,臭氧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量大面廣,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經過數十年治理仍未能實現全面達標,我國的臭氧污染控制工作剛剛起步,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範、治理技術、監管手段等仍處於摸索和完善階段。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廣州將推進大氣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保障城市建設快速發展,推動環境空氣品質持續好轉,重點做好五大方面工作。

開展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完善污染來源解析和應急減排清單,實現治理精細化、責任清單化;深化移動源污染控制。推進巡遊計程車、物流配送車電動化,加快客貨站場搬遷,鼓勵老舊車提前淘汰,持續開展柴油貨車、船舶、施工機械等污染防治;實現煤炭消費負增長。減少電煤用量;夯實燃煤鍋爐整治成效,督促65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切實達到「超潔凈排放」水平;

實施揚塵污染精細化管控。督促各類施工工地嚴格落實「六個100%」要求,強化洒水保潔,督促渣土車輛全封閉運輸;深度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按照分類整治原則,強化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

【記者】馮艷丹

【通訊員】穗環宣

【作者】 馮艷丹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