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終將證明,中醫藥主導疫情防控必將取得勝利

華夏時報 發佈 2020-02-05T03:11:03+00:00

縱觀我國歷史,正是因為有中醫藥的防治作用,從未發生過諸如西班牙大流感、歐洲黑死病等幾千萬人死亡的重大瘟疫。

幾千年來,在中國歷代疫病的防治過程中,中醫藥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系統且獨特的理論和實踐體系。縱觀我國歷史,正是因為有中醫藥的防治作用,從未發生過諸如西班牙大流感、歐洲黑死病等幾千萬人死亡的重大瘟疫。

2003年非典前期,中國內陸死亡率高達15%,中醫藥介入後死亡率降至6.53%,這都說明中醫藥在防治突發性、流行性、傳染性疾病方面優勢明顯。


相較於非典,此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更受重視:

1月21日開始,中醫藥「國家隊」開始陸續進駐武漢,多版肺炎診療方案均提到中醫藥的治療。


1月2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明確提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應發揮中醫藥優勢,彰顯中醫藥責任和能力,推動中西醫結合深入發展,促進以往的中西醫結合模式由拼盤、輔助、從屬向「中醫主導的中西醫結合模式」躍升的要求。

堅持以中醫藥為主導,發揮中西醫結合作用

由歷史及經驗總結可以得出結論:時下疫情防治,中醫藥有著其獨特的優勢!如果能進一步在第一時間有效參與,防治效果會更理想!

目前獲得公認的是以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將是最佳治療途徑。但前提是必須由中醫藥發揮主導作用。

在疫病的診斷方面,可以充分發揮西醫現代化的手段優勢。而在具體防治過程中,應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因為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根據疫病的性質、病位與傳播變化特徵,有寒疫、瘟疫、濕疫、火疫、風疫等不同分類,病名顯示了疾病的演變規律。疫病的發病與演變及治療方法不同,準確把握時令、人與病變特點,是提高疫病防治效果的關鍵。

與此同時,在危重症病人的治療、中醫的作用機理研究、藥物研發、創新治療方法等方面,中西醫結合也都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

事實證明,這一觀點經得起考驗:

2月3日,武漢金銀潭醫院南樓一病區8名確診患者出院,這是首批以中醫藥或中西醫結合方式治癒出院的患者。其中女性6名,男性2名,重症6例,輕症2例,最大年齡68歲,最小年齡26歲,利用中醫中藥參與治療後,大多病人反應症狀改善明顯,精神狀態好轉明顯!

2月4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亞輝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療手段,我國一直在強調利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充分發揮中醫藥的作用。中醫藥對於緩解患者症狀,對於延緩或者減少輕症發展成為重症的過程中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都是有臨床數據和案例可以驗證的。

讓中醫藥有效參與疫情防控,發揮中藥產品重要作用

為切實加快打贏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下一步,強烈建議應快速完善中醫藥有效參與疫情防控的機制。並進一步加速推進在傳染病醫院建立中醫科的建設。而在病人確診方面,進行有效的中醫藥干預,對疑似病例、留觀病例等在早期給予適當的中醫藥干預,以避免病人感染以及感染後發病。這一系列的舉措將更有利於控制疫情的擴散。

同時,還應該重點關注一些有顯著療效的中藥製劑,相關品種可參照國家及各省中醫藥管理局下發的各類最新版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中的推薦用藥。如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血必凈注射液、複方芩蘭口服液等。

例如連花清瘟膠囊,匯聚麻杏石甘湯、大黃、銀翹散等方劑,其組方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的效用。可以改善發熱或高熱、咳嗽、咳痰、咽痛等症狀。



金花清感顆粒疏風宣肺,清熱解毒。用於外感時邪引起的發熱,惡寒輕或不惡寒,咽紅咽痛,鼻塞流涕,口渴,咳嗽或咳而有痰等。



複方芩蘭口服液在雙黃連基礎上添加板藍根,在保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輕宣透邪的基礎上,突出其涼血利咽功效。具有抗病毒、解熱、抗炎、鎮痛、止咳、增強免疫的作用,能夠多組分、多機制發揮對外感風熱的防治作用。上述藥品在非典、中東呼吸綜合徵、甲型流感、「伊波拉」等傳染性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均發揮了不同的重要防治作用。

歷史終將證明,中醫及中藥製劑產品勢必將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及意義。有力展現新時代中醫藥「獨當一面」的作用及地位,實現最終戰「疫」勝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