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發性心肌炎,早期識別是關鍵,時間就是生命

關你健康 發佈 2020-01-08T20:24:08+00:00

咱們經常聽說,有些人平時身體健康,偶爾生病,竟然被所謂的小感冒奪命。這種情況,實際上,多數是遭遇到了暴發性心肌炎。這種疾病,容易被忽視,但是,重症暴發性心肌炎的猝死率高達26.4%。近日,美國心臟協會在《循環》發布科學聲明提示,及時診斷和治療,對暴發性心肌炎的預後至關重要。

咱們經常聽說,有些人平時身體健康,偶爾生病,竟然被所謂的小感冒奪命。這種情況,實際上,多數是遭遇到了暴發性心肌炎。這種疾病,容易被忽視,但是,重症暴發性心肌炎的猝死率高達26.4%。近日,美國心臟協會在《循環》發布科學聲明提示,及時診斷和治療,對暴發性心肌炎的預後至關重要。咱們現在就來解讀相關要點。

暴發性心肌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發病急驟、進展迅速的嚴重血流動力學障礙。在咱們這兒,病毒感染,特別是上呼吸道或腸道病毒感染,是暴發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致病機制是病毒對心肌的直接作用和免疫反應,是1種特別危險的心血管急症。

暴發性心肌炎,由於是病毒感染引起,因此,通常在發病前幾天或1周內,有發熱、咳嗽、腹瀉等,容易被誤認為上呼吸道感染或腸炎。緊接著,會迅速出現呼吸和循環衰竭、肝腎功能和腦部低灌注異常等表現,並且會出現嚴重心律失常,甚至導致猝死。雖然,病毒感染是暴發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但是,由於檢測方法等限制,目前僅在10%到20%的急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組織中檢測到病毒基因,主要包括科薩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其中,高致病性流感病毒較為常見。

暴發性心肌炎,在冬春季發病較多,各年齡段均可發病,但是,平時身體健康、無基礎器質性疾病的青壯年更為多見,發病率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有資料認為,長時間疲勞者更容易發病。暴發性心肌炎,嚴格講,是以心肌受累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心臟損傷最為嚴重,並且是引起血液動力學障礙、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暴發性心肌炎有1個重要特點,在急性期病情異常嚴重,但度過危險期後,預後尚好。因此,及時識別,得到救治,就可恢復健康,但是,如果誤診或漏診,則有生命危險。

暴發性心肌炎的表現,差異很大,會出現輕度胸痛、心悸、短暫心電圖改變到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通常,首發症狀是發熱、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瀉等,但是,許多患者早期僅有低熱、明顯乏力、不思飲食、輕度腹瀉,這些症狀可以持續3到5天,或者更長時間。這些症狀表現,對於平時身體挺好的年輕人來講,是非常容易被忽視的。

在病毒感染前驅症狀出現後的幾天或1到3周內,患者會出現氣短、呼吸困難、胸悶或胸痛、心悸、頭昏、極度乏力、沒有食慾等症狀。歐洲學者的1項統計顯示,72%的患者因呼吸困難而就診;32%及18%是因為發生胸痛及出現心律失常而就診。隨後,血液動力學障礙表現開始呈現,部分患者迅速發生急性左心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出現肺循環瘀血或休克表現,表現為嚴重的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咯粉紅色泡沫痰、焦慮不安、大汗淋漓、少尿或無尿,還會出現皮膚濕冷、蒼白、發紺、皮膚花斑樣改變、意識障礙,甚至暈厥或猝死。

暴發性心肌炎,需要結合心肌損傷標誌物或心肌酶譜、心電圖、超聲心動等檢查 ,結合病史和體徵而確立診斷。在確診後,以生命支持為依託的綜合方案進行救治,需要在嚴密監控下,給予對症支持、抗病毒、免疫調節、血液凈化等急救措施。大多數暴發性心肌炎患者如果能度過急性期,預後尚好。不過,在恢復期,至少3到6個月不能進行劇烈活動,隨後需要經過運動耐力測試、動態心電圖監測後,才能逐漸恢復活動。心臟協會的聲明指出,快速進展的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以及電學不穩定及猝死等,是暴發性心肌炎的基本特徵。因此,再次提醒,類似感冒的病毒感染後,迅速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或胸痛、心悸等表現,需要立即急診。千萬不能大意喔。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清雲計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