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敗走麥城,曾路過馬超封地,為何馬超卻不出手相救呢?

王老師帶你看歷史 發佈 2020-01-10T17:36:28+00:00

在三國爭雄的年代,曹操雄踞北方,控制了絕大多數的人口、土地,並控制了漢獻帝,用諸葛亮的話說,曹操可以說是占據了天時,而在東南的吳國,從孫堅開始打江山,滅了嚴白虎等人,總算是得了江東。

在三國爭雄的年代,曹操雄踞北方,控制了絕大多數的人口、土地,並控制了漢獻帝,用諸葛亮的話說,曹操可以說是占據了天時,而在東南的吳國,從孫堅開始打江山,滅了嚴白虎等人,總算是得了江東。

接著,又在孫策的苦心經營下,江東的根基漸漸穩固,而孫權面對著長江天險,和父親以及哥哥創造的雄厚根基,漸漸坐穩了自己的位置,用諸葛亮的話來說,這個孫權,是占據了地利。

相比之下,劉備就比較悲慘了,他可以說是被一路打到南方來的,先在徐州,被呂布打跑了,一路向南來到汝南,投靠了自己的親戚劉辟,結果又被曹操打跑了,於是,繼續向南,這就來到了劉表的地盤,荊州。

對於劉備來說,的確很是悲催,但偏偏劉備的人格魅力很強,不論敗得多慘,總有一幫子能臣猛將誓死追隨。可以說,劉備真的占據了人和。

因為這個人和,讓劉備漂亮的翻了身,先後控制荊州,益州,漢中三大戰略根據地,總算是光宗耀祖,可遺憾的是,劉備手上攥了一堆好牌,還沒來得及在三國時代這個牌局中大殺四方,意外就發生了。

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變數,誰也沒有想到,關羽會在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後,開始向著曹魏發起空前猛烈的進攻,這場進攻超出所有人的想像。

關羽的荊州軍勢如破竹,大殺四方,先後擊敗於禁、龐德的援軍,控制襄陽郡,一度讓曹操遷都,躲避關於的兵鋒。

關羽的強硬態度以及荊州軍隊的強悍戰鬥力,不但讓曹魏勢力大吃一驚,同樣也讓孫權的東吳勢力寢食難安。

雖然東吳勢力直到劉備占據荊州,益州,漢中,勢頭正盛,可他們始終認為,劉備在短時間內控制如此大的土地,第一件事應該是休養生息,養精蓄銳,而不是發動戰爭,東吳的謀士甚至想要通過外交手段,來讓劉備歸還荊州。

但一切來的太過突然,太過猛烈,太過猝不及防。東吳做夢也沒想到,劉備軍隊的戰鬥力會如此強悍。

同樣感到吃驚的還有劉備本身,劉備攻下益州之後,一方面休養生息,一方面又要應對張郃和夏侯淵的進攻,經過殊死搏殺,劉備終於戰勝了曹軍,控制漢中這片土地。

曹魏勢力驅逐出漢中,意味著劉備擁有了很好的外部環境,只要有時間,他可以迅速強大起來。這時候的劉備,實際上並不希望開戰,尤其是和曹魏這樣強大的勢力開戰。

也就是說,關羽進攻曹魏勢力,超出所有人的預期,許多人把關羽這種行為認定為一時的頭腦發熱的冒失行為,但我讀罷史料,卻有了另外的感受,這是一種屬於老將軍的壯烈。

關羽從年輕時候開始,就有著匡扶社稷的一腔熱血,所以,他堅定不移的選擇跟隨劉備,這一跟就是數十年。

而現在,關羽已經是一個五十九歲的老人,雖然他現在還很能打,甚至老當益壯,可是歲月不饒人,再過三年如何,再過五年如何,那時候,自己可能已經死了,已經老了,打不動了,還怎麼建功立業?

而劉備在漢中的戰績進一步刺激這關羽,這使得關羽內心深處建功立業的心思越來越重。而他選擇的路,並不是頭腦發熱的結果,而是諸葛亮隆中對中的重要戰略,用荊州的軍隊攻擊洛陽。

關羽的思路很清晰,劉備帶領益州軍隊,已經占領漢中,通過漢中為跳板,就可以進攻關中,而關羽所做的就是攻占襄陽,以襄陽為跳板,進攻洛陽,這是一步非常強大的戰略布局。

如果熟悉地圖的人,都會了解,漢江發源於漢中,向東南通過襄陽,自武漢匯入長江,而當時的劉封孟達在上庸,正好處於漢中和襄陽一線。

也就是說,只要漢軍奪取襄陽,漢中之兵可沿漢水上庸,水陸並進,相互呼應,進可攻,退可守,只有這樣,蜀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所以,關羽將襄陽作為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

一切都是這麼美好,關羽也準備的十分充分,只可惜,關羽是一個很優秀的將領,也是一個有著戰略思想的將領,但他的外交是失敗的,政治嗅覺也很差,他只是從戰略上做出了正確的抉擇,卻忘記了背後的東吳和遠在益州的劉備。

也正是這樣,當關羽進攻襄陽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馬超剛剛被封為征西將軍,督臨沮,但成都距臨沮數千里,劉封孟達駐紮上庸,直接面對魏軍,更是無力援助,而東吳對荊州發動偷襲,糜芳、傅士仁投降,整個荊州易手。

可以說,關羽勝的太快,敗得也太快,快到誰也沒有來的及反應,一切就結束了。關羽或許能想到這個結局,但對於一個已經五十九歲的老將而言,要麼建功立業,要麼馬革裹屍,但絕不能老死在床榻之上,或許這就是冥冥中的宿命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