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村」被斷網:網絡設施不能「一言不合就斷了」

新京報 發佈 2020-01-11T09:50:11+00:00

但四大公司於1月7日剪斷了該村的網絡,「導致我們村和隔壁村兩個村的人現在電腦和網絡電視都不能用,手機只能接打電話,不能上網,馬上就要過春節了,村民們很擔心今年看不上春晚了。」

電影截圖

近日,一份《關於文峰區寶蓮寺袁薛莊村被迫停止通信服務的公告》(簡稱「公告」)在網上熱傳。公告內容顯示,國內三大運營商還有中國鐵塔集體對該村中斷服務,「運營商及鐵塔公司暫時無法提供貴村內手機通信相關的服務,也不再受理貴村的網絡信號投訴。」

據紅星新聞報導,安陽市文峰區寶蓮寺鎮袁薛莊村村委會主任張保生表示,公告內容屬實。該村目前正在開展鄉村振興工作,袁薛莊村是全國文明村,也是示範村,所以帶頭推進建設工作,需要將電纜入地。但四大公司於1月7日剪斷了該村的網絡,「導致我們村和隔壁村兩個村的人現在電腦和網絡電視都不能用,手機只能接打電話,不能上網,馬上就要過春節了,村民們很擔心今年看不上春晚了。」

眼看就要過年,運營商們卻對一個「全國文明村」集體斷網,此事確實頗讓人意外。但細究起來,事情的是非曲直尚無定論。

按照新聞標題,「河南『全國文明村』惹毛4大通信公司,運營商發公告集體斷網」,但網絡到底是誰斷的,目前仍存在爭議。當然,網絡到底是誰斷的,只是該起事件的第一個層面。從運營商的公告和村委會的回應中,目前大致能確定的是,該村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將電纜入地,但要求運營商支付相應的費用,由此導致雙方產生爭執,最終才有了斷網一幕的發生。

但是,問題在於,村裡要求電纜必須入地,這樣的規劃要求是否合理?入地重新安裝通訊網絡的費用,在運營商和村委會之間,到底該如何合理分擔?這些問題若事先通過協商達成共識,就不至於鬧到斷網這一步。由此可見,目前村民的網絡不暢,關鍵在於此前的溝通不暢。

因此,就現有信息判斷,若村裡對通訊設施的改造真的是「先打後奏」,未免有點「過頭」。且運營商聲稱,村委會目前提供的地埋光纜不符合通信條件,無法遷改……如果這些屬實,該村的相關工作的確不無反思之處。對運營商來說,在通訊樁被拔掉後,是否與當地村一級及鎮政府方面有過充分的溝通,還是直接「撂挑子」?不管怎樣,運營商都有義務保障通訊網絡的暢通,不該拿「斷網」作為「談判」砝碼。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相較於爭執是誰斷網,誰先「挑事」,最應該解決的問題是,讓民眾的網絡儘快恢復。對此,當地相關部門有必要居中調停,讓雙方坐下來好好溝通,協助找到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而不能縱由村裡和運營商繼續「掰手腕」,讓村民承受「斷網」的後果。

強化各個層級、責任主體之間的溝通協調,其實是現代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尤其是公家單位和公共機構,如此事中的村委會、運營商,就更應該在相關工作中剔除「賭氣式」的「任性」做派,做到凡事有商有量,善於通過協商達成共識,如此才能最大程度提升工作效率和捍衛公共利益。一個村裡的基礎設施改造,最終卻釀成「斷網」一幕,這「溝通」成本有點高,這結局令人遺憾。

□任然(媒體人)

編輯 胡博陽 校對 李立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