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頂級災難片,被稱為中國版《釜山行》,看完這部電影,心疼

晴晴的生活日記 發佈 2020-01-12T18:24:51+00:00

看過韓國電影《釜山行》的觀眾,可能都知道那是一部「喪屍片」,而中國因為國情原因,是不存在喪屍這個物種的。

看過韓國電影《釜山行》的觀眾,可能都知道那是一部「喪屍片」,而中國因為國情原因,是不存在喪屍這個物種的。

但是2012年馮小剛聯手張國立拍出的這部電影,在後來的歲月里卻被人稱為中國版《釜山行》!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1942》,顧名思義,講的也是那些已經作古了的事。

一,有糧有錢的東家!

1942年,對於千瘡百孔的中華大地而言,並不是一個如意的年份,一邊是日本人大舉入侵,生靈塗炭;另一方面是天災人禍,鬧得民眾流離失所。

而電影《1942》的故事著眼點就是在既遭兵荒,又遭天災人禍的河南大地。

張國立飾演的東家原本是河南延津的一位土財主,摳門、對底下長工也是壓榨的緊,特別是看到自己的兒子在欺負底下長工的媳婦時,他也只是表面文章罵了一句:「畜生」

可是奈何亂世之中,這樣的人有糧,有錢,所以大部分人還是願意跟著他干。

亂世之中,有兒有女,有糧有錢,手裡還抓著槍桿子,這樣的人生好不痛快,但是隨著一場旱災的到來,老范家的災難也來了。

災民來吃他的糧,村民來搶他的糧,在一場暴亂之中,他前半生積攢的一切,他前半生辛苦存下的一切,就像是那過眼雲煙,煙消雲散。

錢沒了、糧沒了、連唯一傳宗接代的兒子也被災民一槍戳了心窩子。

東家還是那個東家,只是他也不得不跟著逃荒的亂民一起踏上了顛沛流離的日子!

二,東家不是東家!

在電影《釜山行》之中,主要場景都是圍繞著一趟列車展開的。

而電影《1942》之中,最重要的場景,也是圍繞著一輛驢車展開的。

范東家(張國立飾)的驢車,裝的嚴嚴實實,有殘存的糧食,有沒有被搶走的銀元,當然最重要的是他那個挺著大肚子的寶貝兒媳婦還躺在車上面。

即使在逃荒的路上,他也是坐在驢車上的東家,只因為他對長工拴柱說了這麼一番話:「有你在,你星星妹子才能安全!」

一句話就忽悠住了一個賣命的長工,瞧見沒有,這就是東家的本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瞎鹿(馮遠征飾)家的架子車,沒有驢,他本人帶著老婆花枝(徐帆飾)一起拉著,車上除了一個老人,二個小孩,糧食估計是沒有的。

范東家和瞎鹿一個是帶著希望出發,一個是朝著希望出發,這兩種境遇真的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有句話不知道範東家知不知道,那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在一次和士兵相遇途中,他們遭到了日本人的飛機襲擊,一番炮彈打下來,希望變成了失望,車沒了、糧也沒了。

而瞎鹿雖然看起來失無可失,但是在這一次炮擊中,老母親也被嚇死了。

沒有了車的東家,不再讓拴柱喊他東家,這會兒有架子車的瞎鹿倒成了他乞求的對象,他只求瞎鹿看在鄉里鄉親的份上,讓他的兒媳婦坐上車,畢竟家裡傳宗接代就靠她了。

瞎鹿沒有猶豫就讓自己的2個孩子下了車,而花枝說的一句話特別解氣,她說沒有想到也有東家求長工的時候。

三,逃荒者!

沒糧、沒車的范東家這會兒徹底成為了一個逃荒者。

也只能吃樹皮,急了也會去搶別人的驢。

但是他還是守著一個東家的底線,只動腦不動手,而瞎鹿和拴柱就成了他忠實的打手,東家讓幹嘛,他們就去幹嘛。

只是讓范東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只是讓瞎鹿去尋驢,他卻把命都給搭上了。

面對花枝的指責,他啞口無言,畢竟人確實就是跟著他出去以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范東家主動承擔起了照顧花枝這一家老小的責任,帶著他們繼續西行。

只是人多嘴巴也多,加上他那個寶貝兒媳婦還生了一個兒子,他也沒有法子了。

而從他失去裝滿糧食的驢車開始,他的心裡也清楚了,這就是一條尋死的路,這就是一條不歸路。

只是這條不歸路,他還是想接著走下去,畢竟有了孫子,就有了一個希望,他也篤信自己能再起山再起,就像他對拴柱說的那句話:

我知道怎麼賺錢,十年之後,我還是東家!

這裡面有他的自信,也有他的希望!

而不管是賣女兒星星,還是賣花枝,他臉上雖然還是羞愧,但是他卻並不覺得可惜,畢竟他的希望還在,對於他而言就不算失敗!

所以當他抱著孫子,坐著火車到達西安的那一刻,他說了這麼一句話:

這麼多人出來,沒有想到最後只有我們爺倆活下來了。

說這話時,他眼中是有光芒的。

只是下一秒,當他看到孫子已經被他捂死在懷中的時候,他所有的希望,他所有的自信,瞬間就崩塌了。

當所有人都朝著西安,都朝著希望前行的時候,他一個人卻反其道而行之,朝著死亡,朝著家鄉的方向前行。

有人勸他:「別回去了,回去就是一個死」

他說:「我知道要死,只是我想死的時候離家近一點!」

從一個一生求生的人,變成一個一心赴死的人,這其中的緣故大概只有那句話才能說透:「哀莫大於心死!」

這一路上,他失去了老娘、賣掉了女兒,他都不覺得可惜,只是讓他萬萬想不到的是在生的最後的一刻,他親手扼殺了自己的孫子,他親手殺死了最後的希望。

他賭上了一切,只為了一個新生命的延續,只是最後一刻,老天爺才告訴他這一把牌他賭輸了。

只是馮小剛也難免落了俗套,在電影最後一個鏡頭裡給了觀眾一個生的希望。

在電影最後一刻,范東家在路邊撿到了一個女孩,他讓她叫他爺爺,兩個人就此又踏上了希望之路。

四,為什麼這部電影會被稱為中國版《釜山行》?

電影《1942》上映於2012年,而《釜山行》上映於2016年,之所以會有觀眾將《1942》稱為中國版《釜山行》,除開兩部電影,都是借著一個載體:《釜山行》是火車,《1942》是架子車,後來也變成了火車。

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這兩部電影,都是披著「災難片」的皮,講了一個關於人性的故事。

所有人都朝著一個生的可能奔跑,所有人都將生的希望讓給了更需要的人。

比如星星,自願賣掉自己,就為了給自己的父親換一口糧食;

比如花枝,不僅僅是賣掉了自己,在臨走前她還將自己的花棉褲留給了拴柱。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災難片,不強行煽情、不強行製造悲劇,而是用平鋪直敘的筆觸去讓我們看到一個悲慘的時代,這大概才是一個災難片最偉大的地方。

而這部《1942》和《釜山行》在電影的最後都是用一個大人帶著一個女孩,去象徵著希望,去象徵著未來,這大概也是兩部電影都能夠成功的地方吧!



原創/文章著作權:晴晴的生活日記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