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病從口入”6個飲食須知

fans news 發佈 2015-07-08T09:51:00+00:00

俗話說吧! 1、

 
俗話說“病從口入”,其實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疾病都是跟我們不經意、不正確的飲食方式密切相關的,下面就讓我們來瞭解一下這些你可能沒有注意到的“元兇”吧!
 
1、抽煙喝酒,營養溜走
長期抽煙、喝酒破壞了維持良好健康所必需的維生素。抽煙會破壞體內維生素C——這種能預防癌症和心臟病的營養素。
每天抽半包煙就會破壞體內25~100毫克的維生素C;每天喝一杯以上的雞尾酒,享受飄飄欲仙的代價就是使體內維生素B1、B6和葉酸消耗掉,酗酒者缺乏維生素B1也是相當普遍的。
 
2、補鈣不補鎂,吃完就後悔
人們補鈣的時候,只注意補充維生素D,卻往往不知道要補充鎂。
鈣與鎂似一對雙胞胎兄弟,總是要成雙成對地出現,而且鈣與鎂的比例為2:1是最利於鈣的吸收利用的了。所以,在補鈣的時候,切記不要忘了補充鎂。含鎂較多的食物有:堅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黃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穀物(特別是黑麥、小米和大麥)、海產品(金槍魚、鮭魚、鯖魚、小蝦、龍 蝦)。
 
3、多吃纖維,鈣質流失
過多的膳食纖維使食物通過腸道速度增加,使鈣的吸收率降低;有研究表明:兩個成年人的飲食從每頓纖維含量低的精麵包改為每頓纖維含量高的粗麵包時,鈣(鎂、鋅和磷)隨著出現負平衡。
 
4、狂吃肉和蛋,導致鐵“滾蛋”
現在的孩子大都愛吃各種肉類,就是不愛吃蔬菜和水果,家長也認為:只要多吃富含鐵鋅的肉魚蛋,蔬菜水果吃不吃無所謂。結果是:不但孩子的體重噌噌地往上“竄”,而且一檢查照樣患有缺鐵性貧血。
因為人們膳食中所攝入的瘦肉、動物內臟、蛋黃中的鐵多為三價鐵,不易被人體吸收,只有在有維生素C和酸味物質(富含蘋果酸、酒石酸、檸檬酸等多種有機酸)存在的情況下,轉化成二價鐵才能被人體充分地吸收和利用。而維生素C和酸味物質在蔬菜和水果(如檸檬、鮮棗、酸棗、橘子、草莓、蘋果)中含得最多。如果一味地只吃瘦肉、、蛋黃等食物,而不吃或少吃蔬菜和水果,這些食物中的鐵質就不能被人體吸收與利用,造成營養的極大浪費,出現缺鐵性 貧血。
 
5、大魚大肉“吃”掉鈣
高蛋白飲食是引起骨質疏鬆症的原因所在。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A:每天攝入80克的蛋白質,將導致37毫克的鈣流失;B:每天攝入240克的蛋白質,額外另補充1400毫克的鈣,將導致137毫克鈣的流失。
這說明:額外補充鈣並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鈣流失。這是因為過多的攝入大魚大肉這些酸性食物,易使人們產生酸性體質。而人體無法承受血液中酸鹼度 激烈的變化,於是,身體就會動用兩種主要的鹼性物質——鈉和鈣——加以中和。當體內的鈉用光了的時候,就會啟用身體內的鈣,所以,過量攝入大魚大肉而不注 意酸堿平衡,將導致鈣的大量流失。
 
6、碳酸飲料,不可多飲
現在的孩子們吃飯時,都喜歡拿飲料當水喝,什麼可樂啦、果汁飲料等,這些碳酸飲料中的碳酸會與體內的鈣形成不溶性的碳酸鈣,會奪走您所吃進去的食物中的鈣質,造成鈣流失,引起鈣缺乏的症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