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的這些表現你有嗎?如何化自戀為自愛?

壹兒 發佈 2020-03-25T01:09:19+00:00

這次冠狀病毒疫情以來,美國一再為難指責中國,除了表現出它的孩子氣,更表達它自戀的神情。總是覺得自己活著有特別的價值,有美人情結或英雄情結,通常很惋惜他人無法看到自己這個特點。

這次冠狀病毒疫情以來,美國一再為難指責中國,除了表現出它的孩子氣,更表達它自戀的神情。這個世界越來越自戀,那麼自戀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你又有自戀嗎?

自戀的人是什麼樣子?

自我的發展很重要,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有正確的積極的自我概念,才能成長為具有健康成熟人格的人。

然而,在西方心理學領域,ego(自我),尤其在強調潛意識的榮格派心理學那裡,有著負面意義,它與narcissism(自戀)緊密關聯,有著強烈的自私與傲慢的內涵。

自戀的人有以下幾個特點:

  • 有自我悲壯感。總是覺得自己活著有特別的價值,有美人情結或英雄情結,通常很惋惜他人無法看到自己這個特點。
  • 自認為有品位。喜歡品牌,喜歡購物,喜歡評價。認為自己眼光獨特。
  • 注重外表。在意自己在外人面前的形象。很注意細節的修整,對於穿著打扮或者示人的照片視頻等精挑細選。
  • 假裝對他人目光視而不見。由於相信自己的美人或英雄特質,相信自己獨特的品味,他們通常不在乎外人的眼光。但同時他們內心敏感,能感覺到他人目光,這種不在乎骨子裡還是裝出來的。
  • 還有一種偽裝的自戀,那就是自貶。生活中有些人總喜歡說自己不好,以此引起他人的關注,獲得謙遜的美名,或者得到他人的同情。

研究靈魂的原型心理學家Thomas Moore認為:人每一種負面特性都有它的價值與意義。那麼自戀包含著什麼價值與意義?自愛與自戀的界限又在哪裡?

自我是什麼?靈魂是什麼?自戀又是什麼?

1. 自我:本我與超我之間的協調結果

現代心理學鼻祖弗洛伊德(Freud)列出的完整人格三要素包括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其中本我指人具有的由遠祖遺傳的動物本能---一種強烈的、原始的非理性成分;超我是社會規範下人所應具備的理性表現;自我則是對前二者進行協調後的現實表達。

比如,一個早上很難起床的學生:本我:想永遠睡下去超我:一定要遵守學校紀律自我:懶洋洋地起床上學

可見,自我是本我與社會行為規則相調和的產物。我們有太多的這種時刻了:想對他說愛,卻被腦子裡的規矩約束;想出軌,卻因料想後果而退卻;想放棄努力,卻有著當父親的責任和擔當在支撐......。

2. 靈魂:介於Atman與Ego之間的一種存在

Thoma Moore在Care of the Soul一書中說,靈魂不是事物,而屬於一種對生活與自我的體驗維度(「Soul」 is not a thing, but a quality or a dimension of experiencing life and ourselves)。

靈魂不是自我。靈魂與命運關係密切,常與人的慾望及人生指望背道而馳。我們可以培育、享用靈魂元素,參與其活動,但是不能與之鬥智鬥勇,也不能框限它。

這很容易讓人想到Atman這個概念。在印度靈修中,Atman與神、存在、真理等詞同義,非個人概念,含攝一切覺知,遍布每個人的活動與狀態,是一個廣泛高深的無實之存在。

靈魂的概念可以基於Atman來理解,它具有宇宙相通性,因個體對於生活與自我的體驗程度而呈現個性。這個意義上,靈魂是介於Atman與ego之間的一種存在。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靈魂的無實質性,就比較好理解了。

Thomas Moore認為:現代心理學與心理療法總是想幫助人成就完美,而否定人本身特有的表達。越過人的特有表達意味著否定這個人。這種否定於人無益,只會起到反作用。因為人通過本身特有表達得知自己的靈魂真實表達和需求。如果這些不同存讓人感到難以承受,那一定是靈魂受到了壓迫或忽視。

自戀的人讓他人感到彆扭,這樣也會讓本人內心排斥自己而產生負面情緒。那麼他的特有表達下的靈魂真實需求又是什麼呢?

3.自戀:有價值的陰影質

很多人在選擇時,會順應社會規則,將自我的需求暫時擱置。比如小丑剛與家人大吵一架但是在面對觀眾他們還是會滿臉堆笑,「我不做自私的人。」如果選擇相反的做法,就會感到自責。為了做一個不自私的人,人其實對於無私這個美德產生了深深的依戀。並想以此標榜自我。由此說明,每個人多少有點自戀。

自戀是一種陰影質,榮格認為:人通常會對負面消極的事物反感,這正是對自己本身的一種抗拒,這本身特質對於靈魂而言是有價值的。

自戀的人,因為太在乎外人的看法,而無法真實地愛自己。解決的辦法就是:接受自我,真實地愛自己。

如何解決自戀問題,我們可以由古希臘關於自戀美少年的故事得到啟發。

由故事來看自戀的轉型:自戀美少年Narcissus(水仙花)

Narcissus是河神與小仙女的結晶,很小的時候,預言師說:這個孩子長大將無比美麗迷人。假如他不了解自己,就可以壽終正寢。也就是說,如果他一直自戀下去,就可以懵懂存活很長時間。反過來的意思就是:一旦他覺醒,就會失去生命。

於是他的父母從小就讓他在山間水旁叢林草地這些地方成長,不讓他照鏡子,以為看不見自己的模樣,他就無法了解自己。

16歲時,Narcissus由於長得太美,吸引了所有見過他的人。他天生自傲,沒有人能夠真正地接近。一位名叫Echo(回音)的仙女因為自願當他的回聲而失去了自己,這意味著在自戀的人眼裡,一切只是自己的反射,圍著自己轉。只對自己感興趣讓人無法真正認識自我,也就無法真正愛自己。

這時候,有一名被Narcissus硬殼碰傷的年輕人發出咒語:願他愛上一個不愛他的人。這是對驕傲的懲罰。

Narcissus日漸對自己感到困惑,產生了宇宙大疑惑:我是誰?我在哪?這是人的成長過程中必經階段。這天,他來到一個明鏡般的池塘邊,在鮮花綠草繁樹郁叢里玩耍一陣,他趴在池塘邊引頸喝水,驀地他石化了,因為他看到了一個美得天仙般的面孔,尤其吸引他的是那天鵝大理石象牙脖頸。他伸手去夠這個美好的形象,可是一伸手觸碰水面,美好面孔就消失了。沒辦法他只能用眼睛注視,與之保持距離。果然,他愛上了無法回應自己的事物。

他開始感到饑渴,感到痛苦,就像以前別人對於他的感覺。他情不自禁問大樹:有人像我這般渴望得到愛的回應嗎?這一發問代表著自我的覺醒。他開始真正在乎除自己之外的事物,他的自戀開始轉型。

Narcissus並未意識到這個影像就是他自己,他將自己當作其他人物產生了強烈的愛,開始對其他事物敞開了心扉。他就這麼依戀著這一美好的形象,靠近卻不能觸摸。最後他終於醒悟:這就是我自己的影子。

故事到這裡進入尾聲,但是這個尾聲真的唯美:Narcissus帶著新的自我認識,漸漸地化成了一簇美好鮮艷的水仙花,在水邊舞蹈。他應了預言師的話,一旦認識了自己,便失去了原來的存在。這死亡可以有更深刻的含義:與過去的自己說再見,開始嶄新的美好的水仙花般的新生活。


神話故事帶來的啟發

自戀被認為是一種心理問題,它反射出自戀者靈魂的某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種需求就是正確的自愛。只有正確的自愛才能帶來真實的滿足,讓人充分實現自我,體現價值。

  • 不必拒絕自我的美好。但是自我是其他事物的一部分,我們愛自己,也愛其他美好的事物,這是真切而健康的。
  • 相信自己與他人的美好需要有足夠的自我認知。真實自我是真善美具足的,存在於每一個人的身上。自戀的人由於對自己的著迷對於真善美有著更深入的認知,只是需要將這一認知擴展到他人身上。
  • 自戀不限於個人,還可以在建築物,國家,或整個人類體現。美國的自戀是世界公認的,比如它的帝國大廈以高度體現自戀,而在歐洲常見的是低矮的建築,不用高度也可以充滿自信。

自戀的個人其實有著深深的不安與自卑,總是很在意他人的眼光,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了順應規則或者討好他人為目的。

學會真正的愛自己,愛他人,愛這個世界,有這種自愛的人,他們做什麼事情目的都是為了開發自己的潛力,是一種本能的舉動,而不是為討好外界。

另一方面,作為整體,人類的自戀廣為詬病。凡是與人有害,便是害蟲;給人帶來危險的,便要滅除。人類的自戀反映了人的脆弱。我們需要接納自己的同時,更寬廣的胸懷容納其他生物與事物的存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