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讓你看懂低齡留學的利與弊

肖斌蘭 發佈 2020-01-11T08:22:48+00:00

一篇文章,讓你看懂低齡留學的利與弊出國留學早已成為國內教育的一種趨勢,尤其是針對中產家庭而言;而近年,據《2018年中國留學白皮書》統計,低齡化留學更成為了目前最熱的留學趨勢之一。

一篇文章,讓你看懂低齡留學的利與弊


出國留學早已成為國內教育的一種趨勢,尤其是針對中產家庭而言;而近年,據《2018年中國留學白皮書》統計,低齡化留學更成為了目前最熱的留學趨勢之一。

什麼是低齡留學?低齡留學一般解釋為家長將處在兒童期或者青春期的子女送去國外上幼兒園、小學或者中學的現象。隨著低齡化留學趨勢的升溫,我們不少父母能夠清晰了解到國外優越的素質教育體系,以及高度的國際化傾向給孩子今後的發展帶來的好處,與此同時,不乏有一些家長對低齡子女的留學感到不同程度的擔憂,從而在送孩子留學與否的問題上糾結不已。


低齡留學的利弊進行相應的分析

為解家長之惑,特此由淺入深的對低齡留學的利弊進行相應的分析。

低齡化留學現象並不是在今年才開始出現的,這個勢頭已經蔓延了幾年,並且還大有增長之勢,我們將其增長之勢原因的分析稍稍延後,先來看看在低齡化留學之中,我們家長最擔心的問題。

在低齡階段留學的孩子們,往往年紀較小,正處於心智成長階段,他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尚未形成,此時正是可塑性最強的時候,一方面,家長觀望著優質海外教育,一方面,家長擔心,若是將孩子送出去留學,父母鞭長莫及,不在孩子身邊,可能無法及時的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社交情況,無法隨時隨地的對孩子進行照顧和指導。

留學固有其優勢,但也存在著以上所闡述的問題,然而家長必須認識到:沒有一種教育是完美的,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有的,只是取捨。


中國的教育體制

中國的教育體制決定了大多數學生最終會將目標放在考試排名和升學上,他們的征程不是星辰大海,而是重點中學與名牌大學,那麼,在大學畢業之後呢?名牌大學出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傳聞比比皆是,素質教育的缺失終將直接影響學生自我人格意識與綜合素質以及具體實踐能力的完善與形成。中國教育之下,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中國出不了愛因斯坦,出不了霍金?顯而易見地,我想中國的教育,能從很大程度上給我們答案。

以客觀的看待中國教育體制,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學生考試非常厲害,因為國內實行的是「智育」。但是令人難以啟齒的是,中國青少年刑事犯罪率連年居高不下,另外,中國學生除了考試,似乎在其他方面,譬如體育,譬如藝術,譬如生活自理,就還「差點兒」。

顯然國家也注意到了這種單薄教育體制的偏差,因此,「素質教育」應運而生,喊了幾年的口號,終究沒辦法落土生根長出磅礴大樹。但我們可以想見,中國未來教育的走向終將是綜合性質的素質教育,但這一天究竟多久會真正的落實,我們誰也不知道。

有時優勢體現在時間上

就素質教育而言,歐美國家的小學及中學教育中,的確要做的更早、更好。在絕大多數的歐美國家的教育體系內,綜合性的教育,是擺在第一位的,比起只重視「智育」,這種教育體系更加注重的是引導學生如何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他們開設了豐富的體育、藝術課程,這種豐富程度在私立學校中尤受重視。學生們的童年和青春期,更多的比重是「自己的發展」,如何讓創造性思維萌芽,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強的習慣,如何鼓勵孩子進行更好的社交、更好的應對環境變化,是歐美低齡教育的核心。中西教育體系的不同,導致了教育評價體系的不同,歐美的父母很少會如中國父母一樣,將孩子成長的重點大片的放在一紙成績上。

在國內的教育模式之下,學生的關注點在成績,與此對應的,家長更加關注的,也只會是成績,為什麼?氛圍如此,現實如此,有關於成績的門檻數不勝數,成績極大的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如此一來,家長的觀念受教育評價體系的影響是必然的。

所以,一些考慮長遠的父母,就將眼光早早放到了低齡留學身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儘管低齡化留學的孩子將要面對語言、文化、教育方式、生活形式等一系列挑戰,而低齡留學趨勢仍然盛行不衰的道理。


低齡留學等於一口地道的當地語言,等於擁有國際化視野和更高的綜合能力以及更獨特的思維方式。但選擇低齡留學的教育方式,從某種程度來說,無異於將孩子「放養」,「放養」通常會產生兩種結果:一是孩子如同幼鷹成長,最終搏擊長空,另一種則是孩子無法獨立,最終走向留學失敗的結果。就像是放風箏,風箏是否飛得高,飛得好,在於環境好壞,更重要的是,放風箏的人能否將手中的「線」把握好,從理論上來說,低齡留學教育的結果成功與否,與低齡留學本身沒有必然聯繫,而決定性的作用在於家長的引導是否得當,把握好手中的一根線。

如何把握好手中這根線?

【親子溝通】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是否適合低齡留學的重要條件。根據社會心理學的觀點,那些與父母保持健康的親密關係的子女,人格發展將更加健全,人際關係更加友善,幸福感將會更強烈;他們有父母這一「後盾」,將會受到支持,從而更加勇於面對艱巨的挑戰。如果要送子女出國,特別是低齡孩子,要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感興趣,與他們保持定期的、密切的溝通,了解孩子的情況,適時予以支持與鼓勵。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無論在哪種教育體制下,沒有任何一種非在校式的教育能如家庭教育這般重要。早在孩子出生四十天以後,他就能感知這個世界,在其至青春期之前,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父母的教育都至關重要。學校教育對於學生的人格特點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人格的發展,則是起了關鍵性作用。

一些進行低齡留學教育策略的父母,由於對家庭教育的程度不夠,為孩子將來的發展帶來了難以彌補的負面影響。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低齡留學檢驗了家庭教育的質量,而是否擁有良好的家庭環境教育與親子關係,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低齡留學的成功與否。

【學前準備】

「學前準備」,指的是留學前的準備,第一是物質上的準備,子女留學的國家、對於留學機構的選擇、對於留學環境的實地考察,甚至購買學區房等,要想擁有更加優越的教育條件,一定的經濟基礎是必須具備的;第二是留學之前的準備,低齡留學著實是一個慎重的選題,家長在決定送子女海外留學之前,先考慮幾個問題: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語言障礙、面對陌生的教育體系、多種族的環境、青春期的困惑、以及可能的失去父母貼身幫助的無助……對於以上問題,家長可求助於有過成功留學經驗的父母,以及專業的機構等。至於是否最終決定留學與否,還是那句話,要考慮到自身子女的長期發展。


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穩定的投資,將各種因素把控準確了,就會取得豐碩的成果。這個過程無疑是辛苦且糾結的,投資教育的確可能付出巨大的精神、時間、金錢的代價。

但我們要明白一點,孩子今後的人生是無價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