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破裂前會向你的身體發送信號

當代名醫大家 發佈 2020-01-11T08:35:30+00:00

老王是一家私企的副總,今年50多歲,有次連著加了幾天班,凌晨起床小解的時候突然感覺一側手腳麻木、沒有力氣,老王以為是睡覺壓得便沒有在意,接著便上床大睡。


中風可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老王是一家私企的副總,今年50多歲,有次連著加了幾天班,凌晨起床小解的時候突然感覺一側手腳麻木、沒有力氣,老王以為是睡覺壓得便沒有在意,接著便上床大睡。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醒來後一側的肢體完全無法動彈,連話也說不出了。家人連忙把他送到醫院,老王被診斷為中風,後來經搶救後老王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因為搶救不及時,還是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後遺症。

那麼,什麼是中風?

我們常說的中風,在現代醫學上也叫腦卒中、腦血管意外,是指患腦血管病的人因各種誘發因素引起顱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進而出現突然暈倒、不省人事,伴發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狀的一種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

其中,中風又分為腦梗死、腦出血、高血壓腦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類。  

中風的症狀是什麼?

中風在臨床上多表現為一過性或永久性腦功能障礙的症狀或體徵(如中樞性癱瘓、肢體麻木、口歪眼斜、周圍性癱瘓等)。

中風發病往往起病比較急,大多在休息或睡眠中發病,患者會出現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臨床症狀,如果任其發展,不進行及時的救治的話,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

中風對人體會造成什麼危害?

中風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特點,嚴重危害著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據統計,我國是世界公認的中風高發國,每年新發中風病人約250萬,其中約有50%的人最終殘疾或死亡,倖存者多數伴有各種後遺症如:嚴重肢體殘疾(偏癱、半身不遂)、言語障礙(聽不懂別人說話)、智力障礙(血管性痴呆)等。

中風的搶救越早越好,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認為:人體發生中風後,搶救每耽擱一分鐘,大腦內的神經細胞就會死亡190萬個,每拖延1個小時,就會導致大腦因缺氧而衰老3.6年,且腦細胞一旦死亡,任何後續的搶救都無法使其恢復,這也是造成患者長久後遺症的根本原因。

因此提早加強對中風的認識,了解其發病前的各種徵兆,對於及時搶救和降低死亡率和後遺症的發生率具有重大意義。

那麼,中風發病前有哪些早期徵兆?

如果患者出現頭暈(特別是突然發生的眩暈)、一側的肢體或面部麻木(有的是舌麻、唇麻)、暫時性吐字不清或講話不靈、不明原因的突然跌倒或暈倒、嗜睡、短暫意識喪失或智力突然變換、全身乏力或肢體無力、噁心嘔吐、血壓波動較大、一側肢體不由自主抽動以及雙眼突然看不清眼前事物等均有可能是中風前的徵兆,患者及家人務必要提前認識到這些徵兆,從而儘早發現並預防中風的發生。

中風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中風病因相當複雜,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這些危險致病因素分為:

不可改變因素:年齡、性別、種族、遺傳。

可改變因素: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頸內動脈狹窄、腦血管畸形及腦動脈病變、肥胖、飲食不當、吸菸酗酒、缺乏運動、情緒波動等。中風該如何防治?

1、積極預防(包含一級和二級預防)

一級預防:在未發生中風前,通過治療中風相關疾病如動脈硬化、動脈瘤、動脈畸形等,避免誘因(如:保持良好情緒、保持低鹽低脂低熱量飲食習慣、戒菸限酒、適度運動、避免用力過猛等),去除危險因素(如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治療各種心臟病等)。

二級預防:針對已經中風過的患者,預防中風的再次發作,主要措施是在一級預防的基礎上,根據醫生的指導堅持服用改善腦循環的藥物以及康復訓練,並定期複查及測量血壓。

2、科學治療

中風多是在患者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突然發生,如不及時有效的治療,不僅會給患者的身體造成極大傷害,還可能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而患者也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正規科學的治療(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治療、言語和吞咽治療、心理治療等)。

3、營養血管

中風也叫腦血管意外,其中動脈硬化是非常關鍵的致病因素,據臨床統計,約有70%的中風患者有動脈硬化,因此通過營養補充劑來不斷的滋養血管、恢復血管彈性、減緩血管老化對防治中風至關重要。如:膠原蛋白可以補充血管壁膠原,增強血管彈性及恢復血管韌性;魚油可以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進而調節血脂異常;葡聚糖可以降血脂和血糖,有效防止動脈硬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