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火的韓國電影,讓亞洲女性一眼看到自己的一生

邑人電影院 發佈 2019-12-19T05:16:28+00:00

本文作者:阿代一部韓國電影,掀起軒然大波。女性觀眾對該片口碑極好,男性觀眾對該片評論極差。據說,原作小說是一本象徵女權主義的小說。因此圍繞電影中展現出來的男女矛盾,爭執聲一直不斷。還未上映就已收到很多低分和差評,甚至在青瓦台還出現了要求該電影製作中斷的請願。

本文作者:阿代


一部韓國電影,掀起軒然大波。女性觀眾對該片口碑極好,男性觀眾對該片評論極差。


據說,原作小說是一本象徵女權主義的小說。因此圍繞電影中展現出來的男女矛盾,爭執聲一直不斷。還未上映就已收到很多低分和差評,甚至在青瓦台還出現了要求該電影製作中斷的請願。


電影上映當天,韓國門戶網站Naver上還出現了與影片風格相仿而用於諷刺的男性訴苦長篇文章。

《82年生的金智英》



出生於1982年的金智英,擁有著自己的小家庭,她與丈夫恩愛和諧。在撫養女兒的過程中,成為全職太太的她近日卻偶感苦悶。令丈夫難過的是,妻子經常變成另一個人——有時是她早已去世的外婆,有時又化身為她的母親……



這部電影,在平淡如水的敘述中,將現代女性面臨的種種社會問題層層展現。涉及面之廣,堪稱有史之最。與前不久類似題材的日本電視劇《坡道上的家》同中有異:


雖然兩部影視作品中的女主角都是因育兒繁瑣,精神失態;但該片中抑鬱疲憊的金智英並沒有對自己的女兒痛下狠手。


她的丈夫、母親、娘家人,無一不溫情暖心。


《坡道上的家》女主是一個「罪」人,她被周圍至親至愛者明推暗逼,犯下了作為一個母親萬不可為的重罪。


金智英則是一個病人,她很可能患有產後+育兒抑鬱症?最後,通過積極治療(看心理醫生)找到了出路——


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影片還是受到韓國男性的攻擊,想來也並不意外。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材中便有一課《孟子》,赫然收錄這樣一段語錄: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譯文:孟子說: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作準則,是婦女之道。


看來孔孟之道盛行絕不僅限我國。亞洲諸國或多或少都受薰陶。只不過日本有了電視劇來聲討,韓國有了電影來反映,我們,有了部編教材來強化。


這樣一部深得女人心思又被男人痛恨的電影,究竟為觀眾呈現了什麼現象呢?


讓我們來看一看普通女性的日常吧:


早起,恭送丈夫上班之後,開始一天的家務勞作。



打掃房間拖地抹灰,想必各位主婦都不陌生吧。



有孩子的媽媽們,一定不會忽略收拾好玩具。不過,這些玩具總也收不完放不好。今天擺端正,明天又照樣散落著;這一刻還整齊呢,下一秒又凌亂了。



哪家的小朋友不常生病?哭著鬧著不上醫院不打針輸液,那麼此時此刻,媽媽必然承擔著定時哄著騙著安撫著治療他們的責任。



但即便如此,稍有推著兒童車帶孩子出去曬曬太陽的閒暇,也只是聽任耳畔碎言雜語議論著:不工作多好、直接嫁人有人養著多好、做個全職太太多好!


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全職」太太,似乎是天下最安逸舒服的工作了。


連最最體貼人的金智英的丈夫也不例外。



為了家庭辭去工作,成為全職主婦,難道只是「看孩子」嗎?看孩子就輕鬆嗎?


忙忙碌碌一天,到了傍晚,還得為女兒常規洗澡。



這部電影中的孩子爸總是趕天趕地按時下班,還可以幫金智英搭把手。現實中又有多少孩子他爸能做到呢?


一邊餵飯一邊聽著另一半絮叨,也是很多人的日常吧。



影片一開頭,就如此現實地為我們流水帳般記錄下金智英的一天。


時逢春節,小兩口得回到老人家過年。根據約定,首選必然是丈夫爸媽家。雖然丈夫提議旅行過節放個大假,但金智英一語中的:「不回去?老人會責怪誰?會是自己的兒子嗎?」她可不願意做這個罪魁。


婆婆真是個「好勞動」。看到兒媳婦光臨,飯菜都變得量大物豐起來。


金智英在婆家,家務量比在自己小家裡更是繁雜。


早晨天不見亮,婆婆已經在廚房裡忙起來,兒媳能睡懶覺嗎?


唯一的溫情時分:婆婆送金智英一份禮物。她連忙接過受寵若驚。打開一看,卻是一條廚用圍裙。



理不完的菜,就算理完了,還要包餃子。這家幾口人啊?婆婆竟然端出一個大盆來。



還有洗不完的碗筷。



當金智英一刻不停地削著水果時,丈夫一家三代同堂盡享天倫。


這一幕是不是特別眼熟?(其實在我們周圍連這種逗孩子的爸爸都少有了,更多的是躲在沙發一角玩手機吧)



忽然返家過年的小姑子一家人,令疲累交加的金智英雪上加霜。



婆婆不讓自己的女兒辛苦,只說:「你坐著,讓你嫂子來。你又不是在婆家……」直白扎心啊。


也許你會說,這些遭遇哪裡至於抑鬱嘛?人人都會經歷。其實那只是因為你很強悍,你抵抗得住,你不夠敏感,你順應了多數人必須順應的規則。


整個社會的女性無非都是些金智英,金智英的姐姐,金智英的女上司金組長。


金智英的人生軌跡發展下去,便是成為她婆婆或是她母親那樣的兩類人。


她的婆婆當然是重男輕女,重家裡人輕「外來」人,表現得比較至極。而她的母親,則是順從一代的最佳代表。

年輕時,為了讓自己的哥哥們讀書而早早就業賺錢;結婚後,又為了照顧家人,也沒有過上屬於自己的生活。她的內心裡一定不希望女兒重走自己的老路。


她最大的一次爆發,是在得知金智英生了病,而寵愛兒子的丈夫卻只顧著給沒病的兒子買藥時。



這是智英母親的控訴。而全片也只有這一處大爆發。或許這正是代表著全體壓抑女性們發聲呢。


造成當今女性如此艱難生存的原凶,來自社會方方面面。


金智英的奶奶,就是一個傳統重男輕女的老婦人。

她對還未成年的孫女們灌輸著封建的老思想:



金智英的爸爸,更是疼愛小兒子多過於女兒們。


智英青少年時,差點遭遇公車流氓侵犯,他對女兒的一席教育可謂心寒:



他認為:



男生要侵犯你,錯不在他,在你!


金智英的姐姐念書時就抓過流氓,還把壞人送進了派出所。但是她並沒有受到表揚。



自此,女性生存不易的主題,已經在影片中顯露無疑。


而在職場,她們所面臨的挑戰遠遠大過於男性。


選人才、受提拔,因為身為女性而受挫。



就算你的業績再突出,表現再賣力,能力再強勁,也敵不過「女子」生而不如「男」的現狀。



寫字大樓里的女廁所里安裝了攝像頭。針對女性職員的猥褻事件層出不窮。



端茶送水這種工作,一般都由女職員們兼具。



受指責、被挑剔的永遠是那些為了照顧生病孩子而來遲到的女員工。



同時,女性承受的家庭壓力一點兒也不小於工作。



丈夫認為生個孩子很容易,而且並不會影響到往後餘生。他痛下保證,一定替妻子分擔。



事實有沒有如此,影片沒有再談,所以不得而知。


但從金智英的同事口中,我們知道:丈夫依舊容光煥發,而智英卻日漸憔悴。



生育撫養孩子,對於男人而言似乎只在於帶足「錢」回家。然而帶大一個小孩,遠不止步於此。


當金智英想要重返職場時,丈夫的脾氣顯然不太平和。

健身並不能實現個人價值。丈夫不太懂。



他覺得妻子已經很累了,帶孩子讓她身心俱疲,不適合再度工作。別說是婦女的職場運作,他深知就連男性,如果因為「育兒假」也會倍受歧視。



即便如此,男人們也受到了牽連。他們中間,略尊重妻子的人也會苦惱不已。



生孩子之前說的那一套話已經蕩然無存。


而另有一些並不怎麼替妻子設想的男人,回到三妻四妾時代便是他們的最大夢想。


包括大多數女性自己也從未正視過社會地位的不平等。


金智英的七大姑八大姨們,對已婚媽媽的認知還停留在「打扮漂亮」上。



她們完全無法理解到了適婚年齡卻遲遲未嫁的智英姐姐。



以上言論,是不是特別耳熟?


她們認為女人,就該在任何時候為自己的家人為自己的客人美美做好一頓飯菜。



還好,影片為我們塑造了智英姐姐這樣的人物。


雖然她也和媽媽一樣,為了弟妹而輟學,但她似乎很堅毅。



她敢於對那些說三道四的親戚予以反擊;她讓家風變得不那麼重男輕女。她堅守自己的生活信念,獨生也沒什麼不好!


同樣值得敬重的還有智英的女上司金組長。


從同事口中,為我們勾勒出一個女強人的形象。



儘管在公司里,她也要面臨自己上司的冷嘲熱諷。



她也要面對職場提拔時的男女不公、暗箱操作。

但她都沒有氣餒。她離開了公司,自己做了老闆!


我們的社會正需要這樣的女性。


而金智英呢?


她最終正視了自己的疾病(產後+育兒抑鬱症,偶出現幻覺,把自己幻想成他人),走進了心理醫生的診所。


影片最後,借她的自白來結束:



那麼,現代社會中的女性們,究竟是處於生存之「苦」當中,還是太「作」呢?相信大家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也許金智英的內心OS是這樣的吧:社會環境改變不了,自然規律改變不了,看來,我們只有從內到外讓自己變強大了。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