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演的《少年天子》並不是後宮言情,而是一部正經的歷史劇

兜售快樂 發佈 2019-12-16T19:58:20+00:00

在很多人都熟悉的清宮劇中,不少的言情劇、穿越劇,本世紀初,無論是打著歷史正劇旗號的《康熙王朝》,還是一開始就打算戲說的《孝莊秘史》、《鐵齒銅牙紀曉嵐》,都流露出一股「戲說」味,很多清宮劇都沒有歷史正劇的味道。不過2003年的一部《少年天子》讓很多觀眾回味無窮。

在很多人都熟悉的清宮劇中,不少的言情劇、穿越劇,本世紀初,無論是打著歷史正劇旗號的《康熙王朝》,還是一開始就打算戲說的《孝莊秘史》、《鐵齒銅牙紀曉嵐》,都流露出一股「戲說」味,很多清宮劇都沒有歷史正劇的味道。

不過2003年的一部《少年天子》讓很多觀眾回味無窮。



這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好劇,在一大堆粗製濫造的歷史劇尤其是清宮劇中顯得很珍貴,這部劇大部分的情節都尊重史實,台詞也經得起推敲,服裝髮飾也不張揚,也算多虧了一個文化人,導演兼編劇劉恆,讓這部歷史劇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其中演員的演技也為這部劇加分不少。

《少年天子》最初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於1987年出版,後來由劉恆改編為四十集電視劇,大概劇情是:在皇太極去世後,五歲的愛新覺羅·福臨(順治)繼位,成為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即順治皇帝。



主要人物有:

福臨

福臨是清入關後第一位皇帝,他五歲即位,十三歲親政,二十四歲去世,雖然有短暫的一生,但他也為自己兒子的宏偉帝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是一國之君,但想做的事情總是不順,不想做的是卻總被逼著做……



  • 想統一國家,卻遭到南明永曆政權的抵抗,並在順治九年,喪師失地,還失去了兩位王爺;
  • 想在滿族內部普及漢族文化,卻遭到了滿族上層保守派的反對;
  • 想廢掉皇后,卻遭到母親的反對;
  • 寵愛自己喜歡的女人,遭到整個後宮的怨恨;
  • 想立皇四子為太子,皇四子就被人害死;
  • 想撤掉無能的官吏,但昏庸無能的官吏越來越多,除不盡;
  • 渴望國泰民安,但國家常年旱災水災不斷;

所愛的人都離他而去,唯一信任的母親也改了他的遺詔,使他生前種種的改革都化為泡影。

莊太后



莊太后是科爾沁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大貝勒賽桑的女兒,與姑媽、姐姐三人一同嫁給了太宗皇帝皇太極,並輔佐皇太極,生養付諸順治、教育康熙。

莊太后頭腦清醒,有心計,在兒子即位後,看清兒子朝不保夕的處境,便維繫著與多爾袞的感情以拴住他的野心,同時也壓制兒子不讓其與多爾袞發生衝突,她也愛多爾袞,但更愛兒子。於是為了兒子,她可以眼睜睜看著多爾袞走向毀滅。



兒子固執、剛愎自用,執意要為鍾情的女子殉情、出家,她無可奈何,在兒子走後,她不僅不能遵循兒子的遺願,反而還代他下了罪已詔。

烏雲珠



福臨的最愛,是他的寵妃,其父親為正白旗大將,母親是江南才女,師傅為錢塘老名士,長相格外美麗,因而皇上在大婚時,對其一見鍾情並不能自拔,連莊太后都情不自禁的喜歡上她。

她進宮後,待人和善,處事得體,處處以社稷為重,將個人榮辱藏在心裡,從不恃寵而驕,一直都是寬以待人,對皇上的其他妃子,她也視為姐妹,儘管康妃十分的嫉妒怨恨她,但她仍然視三阿哥為己出。

在當時,雖然說有女人不能干政的規定,但她還是對世事甚至重大事件發表意見,皇上偶爾也聽她兩句,總的來說,烏雲珠是一位集美德智勇於一身的傳奇女人,是滿漢文化交融的一朵奇特之花。



讀過小說的人應該知道,小說的主線是順治皇帝後宮的恩恩怨怨,不過電視劇並沒有把著重點放在言情上,用導演劉恆的話說:「我只想傳達我的世界觀,比如對死亡、暴力的看法。我對清宮戲的新路子之類的並不感興趣,我的目的是探討生命的意義,並為此喜悅或悲傷,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搞什麼都行,逼急了寫詩都行,可惜我沒那個本事,暫時也沒那個願望。」



其實在電視劇的第二集,從來沒有見過死人的順治皇帝就親眼見到一個生命的消逝,隨後他驚魂未定的說:「額娘一直不讓我看死人。」

旁邊的老太監也摸著他的胸口回答:「能不看哪就不看,您是皇上,手底下得死多少人那!」



此時的順治並非剛剛登上皇位,而是做了多年皇帝,距離多爾袞去世、自己親政也有了很多年,但他沒有看過死人。死亡對他來說還是一個很陌生的詞彙。

對於這個少年天子來說,之後還要見更多的死亡呢。



小說里的人物或大多數人物,其本性並不壞,但不少又在封建專制制度下干過不少壞事,並且也深受傷害,飽受痛苦:福臨在不滿十四周歲的時候,攝政王多爾袞為了控制他,做主為他娶了莊太后哥哥科爾沁蒙古貝勒的女兒,在廢掉皇后之後,莊太后又從「為江山社稷」著想的角度出發,做主為他娶了自己的侄孫女兼外孫女固倫雍穆長公主。



說實在的,福臨兩次結婚都不能自己做主,娶得也不是自己喜歡的人,就算遇到烏雲珠,也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另一邊康妃十四歲就懷孕,原本對爭寵之事並不感興趣,但在經母親一再誘惑下,小小年紀就捲入寵辱尊卑的爭奪之中,正常的人性被貪婪吞噬,由此,小說也寫出了,並批判了封建專制制度對人性的殘害。



《少年天子》在生命思索中注重死亡的闡述,通過一代帝王的死亡體驗,感受到的是人心靈深處最為陰暗的地方,他糾纏生死并力圖跨越的精神痛覺,早就了電視劇神秘的張力:

「……我經常聽見先帝的哭聲,在太和殿的柱子裡、在乾清宮的油磚下面、在御花園的亭子底下……有時候不是先帝在哭,是許多別的人在哭……漢白玉的欄杆是死人的骨頭,那麼多骨頭堆在宮殿周圍,像花草一樣,淋淋雨,骨頭也會生長,越長越多……燈籠上有血,哪兒都是血。大婚那天,坤寧宮的東方麗紅艷艷的,全是血。我泡在血水裡,喘不過氣來……」



這種對死亡本能的恐懼,讓順治皇帝近乎瘋狂,但作為帝王,他有更多的機會耳聞目睹死亡場面,眼睛可以看到刑法、也可以看到自己剛生下來夭折的孩子,或者聽說自己弟弟博果爾獵場自殺,目睹董鄂妃和孩子相繼離去……

劉恆深厚的文學功底讓他的電視劇注入了歷史和人生的思考,他說:「在順治這個人物身上,注入了我的某種善惡觀,我幾乎把他塑造成了一個人道主義者……從歷史的記載看,滿族入關的時候殺人如麻,順治大概不會見血驚心的。電視劇中這個順治善根難滅,體現的只是創作者個人的某種藝術想像……」



大結局裡,面對著廢后,福臨想善意地表達廢后身上也是有優點的,他說:「你身上的種種好處只是睡著了,總有一天,它們會一一醒來,讓你成為完全不同的人。」

《少年天子》無論從劇情,人物表現,台詞藝術上來說都無可挑剔,它不像《康熙王朝》、《漢武大帝》那樣能給觀眾以國力昌盛的自信,但也是另一個形式的歷史劇,順治、董鄂妃、靜妃、佟妃、謹貴人、太后、吳良輔、安郡王等一位位鮮活的人物,他們屬於歷史,也屬於現代,我們在看劇的同時,也能感受他們的情感。



這就是歷史劇的新方向,希望編劇們都能學習一下。

文原創,圖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