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前一天,男醫生倒下再沒醒來!女兒才5歲,兒子一句話讓人心碎

北晚新視覺網 發佈 2020-01-13T08:49:29+00:00

除去醫生這個身份,他是一個妻子的丈夫,是一對父母的兒子,是髮小的鐵哥們,是同事眼中的超哥,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2020年1月12日,離農曆春節還有12天,杭州迎來久雨初晴後的第一縷陽光,43歲的張超回家了。

在妻子虞慧華的啜泣聲中,在同事彭國雛的無聲陪伴下,從1500多公里之外的貴州丹寨,歷經22個小時,回到杭州濱江的家。

原本按照計劃,張超是要坐1月10日上午9:47,從凱里南至杭州東的高鐵回家過年的。同樣按照計劃,過年後,他還要第三次去丹寨,去丹寨興仁鎮,給當地人看病。在當地,他是他們眼中厲害的「杭州張醫生」。

張超是突然倒下的。

1月9日,張超突發疾病,三四個小時的搶救沒能救回這位認真樸實的扶貧醫生。

張超走了,生命定格在了43歲。

除去醫生這個身份,他是一個妻子的丈夫,是一對父母的兒子,是髮小的鐵哥們,是同事眼中的超哥,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01

三去丹寨,他想多呆些時間

虞慧華已經幾夜沒合眼了。她滿腦子都是張超的臉,她和他的最後一面,是通過手機視頻。

1月9日傍晚6點多,張超舉著手機對著電話那頭5歲的女兒說:「在家乖乖等著爸爸,我給你帶禮物了。是一套畫筆哦。」

張超倒下的消息傳到了杭州。

虞慧華覺得一切都不真實。

這個和她相識了多年的男人,在她眼裡就是一個普通人,她當年看中他的認真踏實低調,也看中他樸實中的那股子勁。

張超大學畢業就在浦沿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當醫師。

第一次去丹寨是2018年。短短1個月時間,他走訪了16個村落,將當地的情況了解個大概。

那裡的人太苦了。

張超和虞慧華閒聊時,總是不自覺感慨時間太短。

虞慧華了解他,他是想為那裡的人做點什麼。

果然,2019年5月,張超第二次去了丹寨。原本是他同事去的,剛好同事兒子面臨高考,張超主動提出他去,這第二次是半年。

張超在丹寨很忙。難得的視頻通話里,他說的最多的是今天又做了什麼手術,救了什麼人。

眼看著扶貧支醫工作就要結束,全家可以團聚了,張超第三次找虞慧華商量:「我想繼續在丹寨,這次估計要一年半時間。」

虞慧華說兒子明年要高考。

兒子在杭二中讀高二。他說,爸,你在那邊治病救人是不是很充實也很熱愛,如果是,你就繼續,我能管好我自己。

這個大男孩至今都不知道他當初支持爸爸說出的那些話是不是錯了。

他哭了。

02

那一位厲害的「杭州張醫生」

張超在丹寨興仁鎮中心衛生院雖然是副院長的職務,但無論誰找他看病,張超從來不拒絕,任何人他都細心講解和囑咐。

興仁村65歲的楊再和記得這個皮膚黑黑的杭州醫生。

因為膝關節慢性皮膚潰瘍,楊再和長期被疼痛折磨,去了縣級醫院也沒有痊癒。張超知道後,讓家屬領著老人來衛生院「試試看」。

楊再和在張超這裡看了一個多月,基本好了。

對這個杭州來的張醫生,老人不知道怎麼表達心中的感激,他基本逢人就夸。夸杭州張醫生醫術高明,更多夸的是,這個醫生會每天為老人清創換藥,還會時不時和病人聊天。

丹寨興仁鎮中心衛生院臨床副院長龍昌偉對這位杭州來的同行很是敬佩。

「是一個能量滿滿的人。」龍昌偉說,張超來之後,走訪了30多個村落。了解了大部分村民的情況之後,張超心中有了數。

「張醫生常常跟我說,基層衛生院缺技術,我們衛生院以前碰到心衰、糖尿病、高血壓等病人,一般不太敢收治。張醫生看著著急,他總說,老百姓的就近就醫問題還是要解決的,解決的第一步就是要提升醫療水平。」

龍昌偉眼看著張超把隊伍帶起來了。

張超手把手培訓年輕醫師。「很多我們以前聽都沒聽過的理念,他都跟我們講。有些醫師自學,不懂的地方去問他,他都不厭其煩。以前不敢收的病人,我們現在也有底氣收了。」

相比其他人稱張超為張院長,興仁鎮衛生院的醫師陳培江更願意叫他張老師。

在送張超回杭州的路上,他幾次忍不住掉淚。

「我們很多年輕醫生都跟張老師學了很多糖尿病和急診急救方面的醫療知識和技術。有一次我們那裡烏地村有個村民,從高樓摔下雙下肢骨折,張老師現場教我們,如何先固定雙下肢後,再送醫院治療的方法。」陳培江說,張超是一個很拼的人。

張超和同事們一起研究檔案,分析數據,尋找問題,為了完成重點工作,連續一個月主動放棄了雙休。「遇到我們加班,哪怕不是他的事情,他也會留下來指幫我們提。」衛生院副院長李澤梅說。

他把濱江的做法帶到了丹寨,又結合當地實際把相鄰3-5個村聯為一體,組成一個工作組,每個小組選派業務能力強的村醫為組長。

他給村醫培訓,希望儘可能多的把他知道的都教給大家。

「這可能是一個醫生的胸懷吧。」李澤梅說。

03

超哥,你什麼時候回來

對於認識張超的人來說,生活似乎被摁下了暫停鍵,張超的突發離世,讓時間仿佛靜止了。

他在丹寨的那間宿舍里,床上的被子依舊平整地鋪著,是他前幾天準備回杭州之前鋪上的。

他在丹寨的那間宿舍里,床上的被子依舊平整地鋪著,是他前幾天準備回杭州之前鋪上的。

房東準備著將房子重新翻修一下,他說,張醫生還要回來的。

同在丹寨支教的劉靜哭紅了眼睛。

她是杭州濱江錢塘實驗小學的老師,在丹寨認識的張超。 張超是他們口中的「超哥」,只要出了問題,大家想到的都是去找他。 「就是他太忙了,我們幾個人一個月也就聚個一兩回。 每次,都是超哥給我們做飯,是那種家的味道。 」

虞以鳴是浦沿衛生服務中心放射科負責人,是張超在醫院的「大師兄」。他和張超都戴黑框眼鏡,留寸頭,再加上同樣黝黑的皮膚和略圓的臉型,經常被同事笑稱二人是「親兄弟」,也有不少病患常常將二人認錯。

以前病人找錯的時候,虞以鳴會提醒他們,去隔壁房間找張醫生。「今後怎麼辦,病人問我張醫生去哪兒了?我怎麼回答病人。」

「他去丹寨,我一點都不意外,他就是這樣一個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的人。」既是同事又是徒弟的陳恩豐說。

有件事陳恩豐記得清楚。十幾年前,張超和他要為一位大腿被鋼釘刺穿的病患做取釘手術,當時無法給大腿內部的鐵釘定位。唯一的辦法就是醫生跟隨病患一起進入放射室,一邊看透視機的畫面,一邊定位取釘,但是同時,醫生卻會受到輻射。

想都沒想,張超說我來。

他勸我說,我已經成家了,孩子也有了,我不怕了!」

醫生的擔當和責任,有一部分是張超教給陳恩豐的。

張超去丹寨的那段日子,還有不少他的老病人牽掛惦記著,經常跑來浦沿衛生服務中心問,張醫生什麼時候回來。

52歲的潘阿姨就是其中之一。

她和張超認識快10年了。「張醫生技術好,對病人也沒架子,態度也好。」潘阿姨回憶,只要病人要聯繫方式,張超就會給,還都加了微信,有問題隨時諮詢,就算是休息時間,張超也會「秒回」。10年下來,張超成了潘阿姨一家最信任的人,全家也都成了張超的「粉絲」,從兒子的脂肪肝,到孫兒的小痛小病……張超幾乎成了潘阿姨家的「私人醫生」。

1月8日晚上,潘阿姨的孫兒因為意外手指被戳破,她在微信里找出張超問他,是否需要去打針。張超還回復了她。

沒想到,她再見他,已是陰陽兩隔。

「這麼好一個人,怎麼那麼突然就走了……」

潘阿姨說著說著眼淚撲簌簌往下掉。

延伸閱讀

泉州一男突然暈倒沒醒來!離世前卻救了3條命!妻子一句話讓人淚奔……

一向平安的南安人張阿財,因突發高血壓引起腦幹出血住院,經兩天搶救,出現腦死亡。

8月1日上午,46歲的張阿財正在工廠辦公室和老闆談點事,其間他感覺頭很暈,很不舒服,就到附近的診所就醫。經初步檢查,他血壓升高,症狀有點嚴重,醫生見他已經快暈過去了,就趕緊撥打120,送到了南安市醫院。經醫院檢查,張阿財腦幹出血嚴重,立即收入ICU搶救。經過兩天搶救,他雖然心跳仍在,但大腦小腦均已死亡,這意味著他的自我意識已經喪失,有意義的生命個體已不復存在了。

噩耗傳來,妻子汪麗娟、69歲的老母親王柳治和哥哥張清泉悲痛萬分。「他平時也只是偶爾和朋友喝點酒,身體一向沒什麼大毛病,沒想到……」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張清泉也難以接受。他介紹,弟弟平時在一家工廠里上班,偶爾自己做點小買賣,為人很熱情,也熱心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務。

之後,醫生們把他們幾位家屬叫到了一起,說有三位病人急需器官救命,問他們要不要做器官捐贈。「一開始大家當然都是不同意的。人已經這樣了,還要再遭罪,實在不忍心。」張清泉說,後來醫生介紹了需要器官的病人的情況,他們了解了對方病情,也明白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所以才慢慢說服自己。

「我們已經這樣了,如果那三個人能救活,就有三個家庭不用這樣悲痛,阿財應該會高興吧。」經過一天一夜的艱難抉擇,家屬決定捐贈張阿財器官,他的肝臟和一對腎臟被送往福州,一位肝病患者和兩位尿毒症患者接受了他的器官,並且成功移植,當晚就挽救了三個人的生命。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錢江晚報、東南早報

流程編輯:TF03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