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的秦漢帝國生命線

歷史研習社 發佈 2020-04-12T06:09:28+00:00

河西走廊就像是一座長城博物館,隨處可見的關隘、城牆與烽燧分散在這條長長走廊上每一個鮮有人知的角落,可能你會有疑問,為什麼河西走廊會保存這麼多和長城相關的歷史遺蹟呢?

作者:禹貢行者

如果你在河西走廊旅行,長城的身影會時不時會出現在你的視野中。

河西走廊就像是一座長城博物館,隨處可見的關隘、城牆與烽燧分散在這條長長走廊上每一個鮮有人知的角落,可能你會有疑問,為什麼河西走廊會保存這麼多和長城相關的歷史遺蹟呢?

那麼這一切還要從中國古代農牧業分界線的形成與變遷說起。

▲漢代建立在河西走廊的長城遺蹟(筆者實拍)

一、農牧業分界線的形成

中國歷史上農牧業分界線的形成,最早可以推至戰國時期。

戰國以前,在黃河流域的各個諸侯國之間,雜居著很多少數民族。他們有的從事狩獵,有的從事畜牧業,與中原的華夏族的農耕區處於交錯的狀態。同時在不同的諸侯國之間還出現了大量空閒的土地,這裡即非農地,也非牧地,所以在戰國之前,農牧業分界線並未完全形成。

戰國時,鐵器開始得到廣泛的運用,工具的進步促使種植業得到了質的飛躍,隨之農業的區域範圍開始進一步擴大。比如秦孝公時期就頒布「廢井田,開阡陌」的政策,並且獎勵農民進行大規模的墾荒活動。此時戰國七雄為了適應農耕的發展,也開始紛紛進行變法改革。

而雜居在中原邊緣的戎、羌等部落受到中原各國經濟發展的影響,紛紛放棄了之前以遊牧或者狩獵為主的生活方式,逐漸向農耕經濟轉變。在北方草原的民族,由於受到技術,以及環境的限制,還繼續從事著以畜牧業為主的經濟方式,到了戰國時,中國古代的農牧業分界線就基本形成了。

戰國中晚期時,處於農牧分界線南部的各個諸侯國時常會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為了減少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各個諸侯國則採用主動出擊的策略。

從戰國趙武靈王胡服射騎後北攻林胡與婁煩,到燕昭王時派大將秦開北擊東胡,這一系列的征伐戰爭遏制了遊牧民族南下的步伐,同時為了達到對北方遊牧民族持久性的軍事壓制,北方的諸侯國便開始大規模的修築長城。

其實在秦統一六國之前,戰國七雄都有修築過長城的記錄,但就防禦的對象而言,長城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長城如齊、楚、魏與韓等國所修築長城,防禦對象多為與自己敵對的其他諸侯國,這一類長城本節不做討論;而處於北方農牧分界線邊緣的如燕、秦與趙國的長城主要是為了防禦北方少數民族的。

二、河南地引發的地緣拉鋸戰

在古代,對於農耕政權與遊牧政權而言,誰占領了土地越多,就意味著誰能掌握更多的戰略資源,所以那些驚心動魄的爭奪與反爭奪戰爭就在北方農耕與草原之間不斷上演著,而河南地與河西走廊就是這一時期軍事變化最好的縮影。

河南地與河西走廊是農耕區向遊牧區的過渡帶,這兩地氣候溫和、水資源充沛,即可以遊牧,也可以進行農耕,所以這裡也就成為了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反覆爭奪的寶地。

河南地在今黃河幾字形的位置,部分區域與今天河套平原重疊(歷史上河南地的地理範圍要比今天河套平原要大),其東至今呼和浩特,西至賀蘭山,南至今陝北高原,而河南地最北則至陰山的位置。

熟悉地理的朋友應該知道,陰山是今天中國重要的農牧業分界線,陰山雖然平均海拔只有1200-1500米,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座山脈,在山的南北兩坡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氣候。

陰山以北地區正好處於蒙古高原位置,從這裡一路向北就是一馬平川的草原景觀,所以當冬季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南下時,會毫無阻擋的侵襲陰山以北的地區,所以每到冬季,陰山以北的遊牧民族很容易受到寒災與凍災的威脅。

而又正是陰山這座屏障,阻擋了冷空氣的南下,這樣就讓陰山以南的區域較少的受到冬季冷空氣的侵襲,而陰山以南的年降水量也基本維持在400毫米左右,適宜的溫度與合適的降水量可以同時滿足遊牧與農耕兩種文明的需要。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溫度適宜的草場是躲避凍災與寒災的良好去處,而對於農耕民族來說,由於河南地正好處於今天內蒙古通往秦漢都城的長安-咸陽一線的中心帶,所以河南地就成為防止遊牧民族南下的侵襲的樞紐地帶。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奪得了河南地,設九原郡。這時的匈奴已經先後征服了北部的林胡、東胡等部,已然成為北方遊牧民族中最為強大的一支。

秦始皇為了防止這個北方勁敵的回攻,不得不派人在河南地修築長城以防禦匈奴的來犯,後來秦又把過去趙國與燕國的長城進行修補,並最終形成了《史記》中所記的:「西至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秦長城。

在秦北逐匈奴不久,陳勝吳廣與劉邦項羽就發動了推翻秦政權的起義,這次起義不但讓秦帝國迅速崩潰,同時守衛河南地長城的蒙恬也因王權之爭,被逼服藥自殺。匈奴趁秦內亂之機,又再次收復了河南地。

三、對河西走廊的占有

匈奴占領河南地不久,剛剛建立西漢政權的劉邦就決定發起反擊,但是因為決策的失誤,劉邦的西漢大軍在馬邑(今朔州與大同附近)遭遇匈奴的包圍,後來不得不得通過求和,才勉強完成撤退。這次戰役的結果則導致,在之後很長的時間內,匈奴一直保持著對河南地的占有。

之後,經過文景之治的積攢,西漢的經濟與軍事實力已經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所以漢武帝即位後,就派衛青和霍去病發起了對匈奴的戰爭。經過幾次大的交鋒,西漢不但重新奪回了河南地,而且還將烏鞘嶺以西河西走廊等地納入漢朝的版圖,並設敦煌、武威、張掖與酒泉四郡,史稱「河西四郡」。

河西走廊其實和河南地一樣原本也是北方少數民族的遊牧地,先秦之前這裡主要的民族為烏孫與月氏。戰國至秦時,匈奴不斷強盛,將烏孫與月氏等民族趕出了河西走廊,兩個民族不得不西遷至今天的新疆與中亞一帶。

從地理位置上看河西走廊具有極其特殊的地理意義,它的草場形成與河南地完全不同,地理意義上河西走廊東至烏鞘嶺,西至今星星峽,南部有祁連山,北部則是為合黎山、馬鬃山。

因為烏鞘嶺為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天然分界線,至烏鞘嶺以東,從太平洋過來的水汽已經成為了強弩之末。這也導致河西走廊的年降水量和河南地比起來要稀少許多,其實一個區域如果想滿足基本的農耕灌溉的條件,降水量必須在250-400毫米之間才行,如果沒有充足的降水量,農業發展就很難維繫,那麼怎麼彌補這樣的不足呢?

其實,河西走廊的水資源主要倚仗於南部祁連山的冰川融水,祁連山的冰川融水對河西走廊的農耕與遊牧的發展都是極為重要的。

如果你到過河西走廊你就會發現,河西走廊的農業是典型的綠洲農業,有水的地方才會有農田,而沒有水的地方則會成為荒漠。歷史上石羊河、黑河與疏勒河都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補給,而它們都發源於祁連山的冰川融水。

另外,由於河西走廊與祁連山之間具有近1500-2000米的海拔落差,這樣的落差就形成了河西走廊與祁連山的過渡帶,即地理學所說的垂直地帶性。在過渡帶之間就會形成大片的草場,這裡水草豐美,而且位於祁連山的迎風坡的一面,所以降水也相較於河西走廊更加充沛,而這裡自然就成為了北方少數民族最理想的遊牧場所。

為了達到對河西走廊與河南地一線長久的控制,漢代效仿秦代開始修築更大規模的長城,這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河西走廊長城最初的由來。

漢代河西長城的修築東起今天甘肅蘭州的永登縣,向西至漢代玉門關(今敦煌小方盤城)。後來隨著漢代對西域的占據,西漢將長城的修築範圍擴展至新疆羅布泊與昌吉州巴里坤一線。

其實漢代長城的軍事選址地也開始變得講究起來,漢代河西走廊的氣候相較於今天更加溫和,這裡湖泊與沼澤眾多,水草豐美。為了防止匈奴南下,漢代在長城選址方面非常重視對水源地與大型湖泊地的占有。

如在黑河下游的今內蒙古額濟納旗一帶就發現了大量的漢代軍事工事,這裡在歷史上叫做居延塞,鼎鼎有名的居延漢簡就是在這裡發現的。因為這裡扼守漢代疆域至內蒙古高原的腹地,早期的絲綢之路也從這裡經過,加之這裡生態良好,水資源豐富,自然會成為漢帝國首先考慮要防禦的地區。

同時漢武帝時期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戍邊計劃,將大量關中地區的漢人移民至今天甘肅與新疆的土地上進行屯墾。

但是一味地征伐與軍事行動必然會給國家帶來沉重的災難,晚年的漢武帝也逐漸意識到了這一點,自此漢代與匈奴的戰爭才得以暫時的平息。

四、小結

從戰國農牧業交錯帶形成以來,農耕與遊牧,這兩種生產方式的文明就展開了激烈的交鋒。對於這兩種強盛且不同形態的文明而言,唯有戰爭與攻伐或許才是制勝之道,對河西走廊與河南地拉鋸戰式的爭奪,成為了這一時期兩大文明徵伐的焦點,而長城則成為了隔開農耕與遊牧文明間人為的軍事屏障。

當戰爭爆發後,失去土地資源的民族則希望重新奪回土地,於是新的反擊再次上演,這樣一來兩種文明就形成了長期相互對峙的狀態,長城也就是在這樣大背景下形成的。在這種大爭奪的時代,貫穿於黃土高原至河西走廊北部的農牧交錯帶就必然成為一條無法平靜的前線。

數不清的力量拉扯著這條線前後挪動,而多變的農牧交錯帶,又牽動著早期中華文明的命運。


參考文獻

1.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中國國家地理》(甘肅專刊上),2016年第1期。

2.韓茂莉:《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3.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4.滿志敏:《中國歷史時期氣候的變化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年。

5.滿志敏:《氣候變化對歷史上農牧過渡帶影響的個例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6期。

6.史念海;《黃河中游戰國及秦時諸長城遺蹟的探索》,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7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