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三國互開邊境重啟旅遊 義大利以脫歐威脅拒不跟進

美國僑報網 發佈 2020-05-17T13:26:50+00:00

據悉,希臘、克羅埃西亞等疫情較輕又嚴重依賴旅遊業的國家希望打造更多類似「氣泡」,允許感染人數較少的國家之間提前互開邊境,早日重振旅遊業。與單一市場相悖 義大利威脅脫歐。

【綜合訊】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15日凌晨起互相開放邊界和海陸空交通,讓民眾自由往來,建起歐盟區域內首個「旅遊氣泡」(travel bubble)。據悉,希臘、克羅埃西亞等疫情較輕又嚴重依賴旅遊業的國家希望打造更多類似「氣泡」,允許感染人數較少的國家之間提前互開邊境,早日重振旅遊業。對此,義大利強烈反對,指如果歐盟允許雙邊旅遊協議,將會退出歐盟。

與單一市場相悖 義大利威脅脫歐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疫情較輕,截至目前累積確診不到4300例,病亡人數不到150人。因此,三國決定從15日凌晨起互相開放邊界和海陸空交通,讓民眾自由往來,三國之外的公民到訪需隔離14天。

香港《大公報》報導,此次疫情可能使三國經濟收縮8%以上,立陶宛總理斯克韋爾內利斯形容,率先構築「旅遊氣泡」是「讓生活重回常態的希望。」

波羅的海三國在歐盟內部開了先河後,希臘、克羅埃西亞等疫情較輕又嚴重依賴旅遊業的國家也迫不及待打算行動。據報導,這兩國積極向歐盟委員會遊說,要求建起更多「綠色通道」和「旅遊氣泡」等,允許一些疫情較輕的國家之間提前互開邊境,將疫情嚴重的義大利、西班牙等國排除在外。

克羅埃西亞特別希望吸引那些無法前往義大利和西班牙海灘的遊客,該國旅遊部長卡佩利更是積極宣傳道,「你可以來酒店,來露營,可以在餐廳吃飯,可以租船航海。」

義大利總理孔特13日對此反對:「我們不接受歐盟旅遊業內部的雙邊協議,否則將脫離歐盟。」

香港中通社稱,這是孔特首次直接公開喊話,用「脫歐」的方式來表達對歐盟的不滿。

孔特還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指出,這些「綠色通道」將意味歐盟單一市場的「毀滅」。

最終,在歐盟委員會13日公布的分階段重啟境內旅行指引中,將重開邊境的時間交由各國自行決定,建議儘量採取統一標準,協調一致,不帶有任何歧視,保持和諧。

10日,在立陶宛維爾紐斯郊外,一對夫婦坐在湖邊。(圖片來源:美聯社)

疫情難止 歐盟挑戰多

歐盟對於非歐盟公民的旅遊禁令將在6月15日結束,歐盟委員會迫切希望屆時能重振旅遊業。旅遊業是歐盟主要產業之一,占區域內經濟產出的10%,為超過2700萬人(12%)人口提供工作。但受疫情影響,歐盟旅遊業或將不得不裁減近640萬個工作崗位。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歐洲旅遊業復甦之路不會平坦,將面臨諸多挑戰。首先,全球疫情還在蔓延,這都制約了歐洲旅遊業發展空間。尤其是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將維持較長時間,遊客數量不會很快增長。例如希臘雖然計劃從本月16日開始對公眾開放500多處海灘,但規定每1000平方米最多只能有40人。此外,民眾是否願冒風險旅行,也將影響旅遊業復甦前景。

疫中無人游 島嶼受創深

路透社報導,事實上,疫情下的全球旅遊業都遭受了空前衝擊。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指出,今年全球旅遊人數降幅可能介乎60%至80%之間,全球由此遭受的損失可能高達2.7萬億美元,缺乏其他收入來源的新興經濟體則受創最深。

從模里西斯到黑山,依賴外國遊客的小國都面臨經濟崩塌的窘境。世界旅遊組織稱,217個全球目的地中,有72%已完全叫停了國際旅行,巴林、黑山、查德和巴勒斯坦這類國際遊客佔了旅遊人數90%以上的國家,受到最大影響。

標普全球估計,加勒比地區的「陽光、海洋、沙灘」島嶼經濟,最易受到觀光客人數下降的影響。例如,觀光業佔阿魯巴和巴哈馬群島經常性收入的近75%。

巴爾幹半島則是第二易受傷害的地區,預估即便觀光業只溫和下降,該地區GDP增長率也會減少約2%。(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