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承宗手書曲目介紹,幫助觀眾理解古典音樂

藝綻 發佈 2020-01-14T12:54:59+00:00

多年未曾來到國家大劇院,殷承宗為這場久違的音樂會選擇了莫扎特《C大調奏鳴曲》、貝多芬《F小調「熱情」奏鳴曲》和柴科夫斯基的《四季》,在致敬貝多芬的同時,這些曲目也承載著殷承宗幾十年來的回憶:莫扎特《C大調奏鳴曲》和「熱情奏鳴曲」都是1959年殷承宗參加維也納第七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鋼

今晚,79歲的著名鋼琴家殷承宗將率先登台,開啟2020年國家大劇院「國際鋼琴系列」的演出。

柴科夫斯基的《四季》緣起於1875年聖彼得堡的雜誌《小說家》,編者從俄國的詩中選出十二首適合於1876年1至12月各月份的詩,請柴科夫斯基分別作曲,那是屬於俄羅斯的「音樂月曆」。《一月——壁爐邊》,配合著普希金「在那寧靜安逸的角落,已經籠罩著朦朧的夜色,壁爐里的微火即將熄滅,蠟燭里的微光還在搖曳閃爍」的詩句,柴科夫斯基的音樂「曲風也帶有民謠的風格。陰沉憂鬱的旋律和徐緩單調的節奏把人們帶進孤寂愁苦的寒冬之夜。中段速度漸慢,主題反覆出現,仿佛在自問命運與前途的掙扎中漸漸入睡。」

將要觀看今晚音樂會的觀眾不妨仔細翻翻手中的節目冊,曲目介紹部分這些溫柔而充滿詩意的語句,都由殷承宗親筆書寫。

殷承宗

一直以來,殷承宗的名字都與那首由他主創的鋼琴協奏曲《黃河》緊緊相連,但作為一名鋼琴家,他所涉獵的曲目遠比許多觀眾了解的要更加豐富。多年未曾來到國家大劇院,殷承宗為這場久違的音樂會選擇了莫扎特《C大調奏鳴曲》、貝多芬《F小調「熱情」奏鳴曲》和柴科夫斯基的《四季》,在致敬貝多芬的同時,這些曲目也承載著殷承宗幾十年來的回憶:莫扎特《C大調奏鳴曲》和「熱情奏鳴曲」都是1959年殷承宗參加維也納第七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鋼琴比賽的曲目,18歲的他在這次比賽中斬獲第一名;柴科夫斯基《四季》是殷承宗特殊的情結所系,上世紀六十年代,殷承宗曾在蘇聯留學,九十年代,他又常常來到這裡演出。每當彈起這些詩意的旋律,他總會想起難忘的學生時代和摯愛的師友。

近年來,殷承宗堅持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曲目介紹中,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歷史和他的演繹,反響良好。殷承宗像是一道橋樑,上世紀八十年代後,他前往美國發展,盡己所能向美國和世界觀眾介紹中國作品;如今,在國內,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演出時,殷承宗總是非常關注觀眾是否聽懂了這些抽象甚至艱澀的鋼琴曲。「觀眾的反響好不好,不是觀眾的問題,而是演奏者的責任。」殷承宗說,「觀眾聽懂了作品和你要傳達的感情,自然會覺得好。」年近耄耋,他依然在為普及古典音樂而身體力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