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熱錯雜,上熱下寒怎麼用艾灸調?2個方法,不妨了解

奇妙的本草 發佈 2020-01-14T18:37:38+00:00

上熱主要是因為陽氣過盛,現代人長期動腦、動眼、動嘴,陽氣就往上跑,而下寒是因為身體下部經常久坐或是長期保持一種姿勢,導致血運不暢,從而出現寒涼。

當一個人出現了口腔潰瘍、口乾口臭、牙齦出血、長痘痘等情況,第一反應是什麼呢?

妙姐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是「上火」。

兵來將擋,既然上了火,那當然是想盡辦法「下火」。

泡菊花茶、吃苦瓜、喝去火藥、吃蓮子心……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了,卻仍不見效。

更為關鍵的是,這類「上火」人群越是用寒涼、苦澀的清熱瀉下之物「滅火」,虛寒的表現就越會加重。

哪怕是貪了兩口水果、一杯冷飲,痛經、拉肚子等問題都會跟著找上門來。

如果你被這樣的怪現象長期糾纏,那麼就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變成了傳說中的「上熱下寒」體質。

在中醫眼中,到底什麼是上熱下寒?

所謂的上熱下寒,當然還要分「上」、「下」兩個部分來討論:

上面是滿滿的火,具體表現為口腔潰瘍、喉嚨痛、眼乾眼澀、容易上火、長痘痘,甚至有些人還會出現牙齦出血或是流鼻血等。

下面是一派的寒氣,具體表現為手腳冰冷、尿頻、腰膝酸冷、大便不成形,女性還會出現宮寒或是痛經。

現代人經常會出現上熱下寒,中醫認為出現上熱下寒其實就是陽不歸位,因為中焦不通、陰盛於下、虛陽上浮。《黃帝內經》曾記載過上熱下寒,「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

上熱下寒,到底從何而來?

上熱主要是因為陽氣過盛,現代人長期動腦、動眼、動嘴,陽氣就往上跑,而下寒是因為身體下部經常久坐或是長期保持一種姿勢,導致血運不暢,從而出現寒涼。

中部的脾胃作為氣機升降的樞紐,也會因為飲食不同而出現不同的問題,過於寒涼的食物會傷害脾胃,過於熱氣的食物又容易導致上火。

那麼,上熱下寒該如何調?

要解決「上熱下寒」這一問題,要遵循3步走的原則,幫你引火歸元:

一要扶陽祛下焦的寒濕;

二要把陽氣拉回到原來的位置,恢復身體的正常循環,即:引火歸元;

三要減少或者避免上火。

在用藥上,張仲景在他的《金匱要略》裡面就提出了甘草瀉心湯。對於「上」面的虛火,湯中的黃連、黃芩,可起到瀉火的作用。

張元素在其所著《珍珠囊》中曾記載過黃連的功效「其用有六:瀉心火,一也;去中焦濕熱,二也;……止中部見血,六也。」

《本草圖經》記載黃芩「仲景治傷寒心下痞滿,瀉心湯,凡四方皆用黃芩,以其主諸熱,利小腸故也。」

對於「下寒」症狀,張仲景多從打通中焦、固住脾胃正氣入手。湯中的炙甘草、乾薑、大棗就可起到調理脾胃的作用。

清代尤在涇在《傷寒貫珠集》中曾指出炙甘草「擴建中之制,為陰陽並調之法。」

《別錄》記載乾薑「主治寒冷腹痛,中惡,霍亂……止唾血。」《本經》指出大棗能「助十二經,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

除了用藥,調理上熱下寒還可從艾灸中「下功夫」

艾灸主要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打通中焦,把陽氣引到胸腔,上火的症狀會逐漸消散。

第二步引火歸元,把火歸於身體下部,這一步可以配合泡腳以及按摩腳底穴位。

與此同時,上熱下寒還可以在平時的飲食上進行調理,食物對於調理身體也是有很好功效。總而言之:均衡的飲食、適量的運動、愉悅的心情等都是調理上熱下寒的要點。

參考資料:

[1]《傷寒論》上熱下寒證探析[N].中醫學報.2019-12-11

[2]從「上熱下寒中間堵」的症狀,淺談中醫「和法」的特點與臨床應用[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誌.2019-07-24

[3]針灸調體治療上熱下寒型疾病探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誌.2018-09-0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