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懂食育,孩子身心更健康

陳青關注營養與健康 發佈 2020-01-14T19:33:59+00:00

近二三十年來,我國越來越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讓大眾生活方式發生了明顯改變,兒童青少年的平均身高、體重在增加,同時營養不良率也在下降,但是孩子們攝入大量的過度加工食品,離天然食物和自然生態越來越遠,膳食結構不合理及身體活動不足,青少年群體中因食育教育的缺乏以及由此引起的不當飲食習慣

近二三十年來,我國越來越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讓大眾生活方式發生了明顯改變,兒童青少年的平均身高、體重在增加,同時營養不良率也在下降,但是孩子們攝入大量的過度加工食品,離天然食物和自然生態越來越遠,膳食結構不合理及身體活動不足,青少年群體中因食育教育的缺乏以及由此引起的不當飲食習慣,直接導致了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代謝綜合徵,這些原本屬於中老年期的疾病,而今卻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兒童青少年群體當中。



2012年,衛生部首次發布的《中國兒童營養發展報告》顯示,從2005年到2010期間,城市兒童肥胖率由5.3%上升到8.5%。2015年,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監測到有14.2%的中小學生屬於肥胖。窩在沙里,看電視,吃外賣,刷手機,成了很多下一代的日常進餐模式,傳統的下廚、圍桌而食、家人聚餐等越來越被現代人所忽視。



不良生活方式是目前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原因,約為60%的占比。青少年普遍對於「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缺乏基本的科學常識。學者專家們認為,當下社會教育中,應把「食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其納入教育體系中。

所謂「食育」,即飲食行為教育,就是把食物當作教育的工具,通過種植、消費、烹飪、享用、收拾整理等與食物、飲食的相關引導教育,從小進行培養,讓孩子們懂得各種食品有什麼營養,有哪些危害,從而能夠自覺地科學飲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並傳承食物所承載的家庭文化和民族文化情結。 食育不僅是舌尖上的飲食教育,更是以食物為載體,以文化為核心的通識教育,最終是達到科學認知、合理膳食、品鑑知禮、傳承文化的目標。



日本是世界第一長壽大國,也是踐行食育教育最典型的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將「食育」立法的國家。 2005年日本頒布了「食育基本法」,在日本全國範圍進行普及推廣,通過對食物營養、食品安全的認識,以及食文化的傳承、與環境的調和、對食物的感恩之心等,來達到「通過食育,培養國民終生健康的身心和豐富的人性」這一目的。


對個體某些方面來說,食育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就是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有些專家認為,從兒童會說話和簡單交流起,就要有意識地灌輸所有飲食的來源、製作、營養價值,以及怎樣吃,吃多少等知識。在連續強化教育中,潛移默化地使他們認識偏食的危害,並自覺做到膳食平衡。

食育教育可以從嬰幼兒期開始進行,讓寶貝在嬰兒時期逐漸對一系列健康美味形成牢固的印象,並逐漸把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對健康有益的食譜和攝食方式,變成自己的固定生活習慣,自覺地體現在現實生活中。

在幼兒園中,通過顏色、品種豐富的搭配,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選擇食物的全面性,也把膳食搭配的概念通過日常飲食灌輸給孩子們。培養孩子具有包括五大方面的能力:選擇食物的能力,了解什麼食物有益於健康的能力,培養味覺的能力,了解食物生長方式的能力和烹調營養食品的能力。孩子們在幼兒園裡有親自參與製作食物的課程和機會。這些日常教育會影響到孩子身心各方面的能力成長。



 日本的食育專家品川教授對食物教育觀的見解是:「食是教養,更是日常的修養「,這既是在講食育,又是在講兒童、青少年的成長教育,要用「五感」、「五心」去對待食物,獲得身體健康和幸福感。例如:對孩子要多提問少給答案,讓孩子們練習自己的表達和溝通的方式。用「五感」去體驗食物時,可以問孩子吃這個食物是什麼聲音啊?外形和顏色象什麼?有什麼特殊的味道?鼓勵孩子不停的進行各種豐富的聯想和表達,而不是簡單的說些 : 很好吃.,太香了 ,好喜歡等等……

電子產品的泛濫讓傳統的餐桌文化離我們越來越遠,一邊看著電視,刷著手機,點來外賣,足不出戶坐享其成,進餐時往往只追求食物帶來的味蕾刺激,各種調料勾兌的鮮、香、咸、甜、辣、酸、麻等等帶來的大快朵頤,而忽略了食物本身賦予的地域、歷史、民俗等文化的傳承。我國尤其是個將美食與四時節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國家,比如:立春,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民俗與傳統美食的製作讓四季變得那麼豐富而多彩!




關注到食物的本身,才會通過食材建立基本的自然認知與思考,在加工製作美食的過程中學會提前準備與清潔收納的習慣,在設計食物造型和餐具搭配以及布置餐檯的過程中培養美感與協調的能力,品川教授說「食物是生命,是連結,是恩惠」,要用「五感」去體會食物,用「五心」(即感謝之心、受領之心、承蒙款待之心、不浪費之心、承蒙關照托你福之心)去對待與食物相關的一切生活行為。


孩子們接受食育教育後,無形中能增強他們的想像力、理解力和表達能力,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延續終生,並將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對人生的感恩,貫穿於生命的整個過程。通過食育,引導兒童青少年從感性的角度去感知,去感知食物帶來的種種信息,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培養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和各種生活能力,能感受、會感知,這樣的教育是不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滋養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