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純零台詞演繹抑鬱症,對不起,這不是抑鬱症的表現

2019-12-30T08:10:15+00:00

最近,演員馬思純在節目中《最美表演》接到了零台詞表演抑鬱患者的任務,隨後做了如下表演:在誇讚演技的溢美之詞之中,卻有很多人感覺受到了冒犯,在評論中表達著不滿與憤怒。演員的演技無可指摘,為什麼大家還是會這麼生氣?因為這並不是抑鬱患者的真實表現。

藥物成癮?教你正確預防和戒斷

2020-04-03T12:19:11+00:00

這是一篇集合了很多小夥伴問題的答題篇,答案全部是好心情平台的精神科、心理科醫生在工作之餘、真誠所答。

放手的媽媽,成就孩子開掛的人生——從高曉松的成長談親子關係

2020-05-18T12:03:33+00:00

近日,在眾多大瓜令群眾應接不暇之際,高曉松憑兩件事持續高居熱搜。放手的對立面是控制,放下控制,給予信任,尊重孩子獨立成長的節奏,這是為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生命禮物。

疫情之下關愛精神疾病患者 好心情攜手醫護到家愛心服務開啟

2020-03-02T15:44:35+00:00

2月18日,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的《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治療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顯示,目前已有323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被確診患新冠肺炎,有43名為疑似患新冠肺炎,範圍涉及全國17個省份。

約有33%-95%的抑鬱症患者同時合併焦慮症狀,4個案例了解焦慮症

2020-04-13T19:08:43+00:00

這是一篇集合了很多小夥伴問題的答題篇,答案全部是好心情平台的精神科、心理科醫生在工作之餘、真誠所答。

由於長時間不休息,引發精神疾病怎樣治療好?

2019-12-23T10:52:48+00:00

聲 明你還在擔心網絡上的問答平台不靠譜嗎?還在發愁問題回答得驢唇不對馬嘴嗎?又或者被赤裸裸的廣告套路......這是一篇集合了很多小夥伴問題的答題篇,答案全部是好心情平台的精神科、心理科醫生在工作之餘、真誠所答,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01 神經衰弱的表現有哪些?需要吃藥嗎?

馬思純演繹抑鬱症患者:誤解不會傷害患者,傲慢與偏見才會

2019-12-30T08:10:17+00:00

最近,演員馬思純在節目中《最美表演》接到了零台詞表演抑鬱患者的任務,隨後做了如下表演:在誇讚演技的溢美之詞之中,卻有很多人感覺受到了冒犯,在評論中表達著不滿與憤怒。演員的演技無可指摘,為什麼大家還是會這麼生氣?因為這並不是抑鬱患者的真實表現。

我們到底該如何做才能真的幫助我們的強迫症家人?

2020-03-02T20:17:10+00:00

首選,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強迫症狀的主要特點是反覆或重複出現的想法或行為,明知不合理或過分但無法控制和擺脫,需要通過重複或反覆確認來減輕痛苦。

我接診了一位滿身糞便的流浪精神病患者

2020-01-09T18:42:22+00:00

精神病人,一個大眾唯恐避之不及的群體,一個被長期誤解、邊緣化的群體,身為精神病患者的一員,被外界誤解、排斥、恐懼有多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精神疾病患者想要回歸社會該怎麼做?

2020-01-09T17:18:10+00:00

因為多數情況下,這類患者在回歸社會以後,某些情況下會隨著工作壓力或者生活壓力的增大以及周圍人一些有色眼鏡的看法會導致他們的身心逐步再次回歸到一個病態的心理,有可能會造成疾病的復發或者是加重,因此對於這類患者來說,即便回歸社會以後,最好可以給他們創造一個比較安定,平等的生活環境,避

怎麼樣才能走出焦慮症?

2020-01-19T19:18:23+00:00

這是一篇集合了很多小夥伴問題的答題篇,答案全部是好心情平台的精神科、心理科醫生在工作之餘、真誠所答。

心理諮詢你了解嗎?不是心理有病才做心理諮詢

2020-04-26T10:24:46+00:00

「我不打算離婚,也知道彼此的關係出了問題,我身上也有原因。但是我不甘心的是:為什麼做出妥協和改變的是我?他和他的父母家人傷害了我,卻是我來做心理諮詢,憑什麼?」——我至少聽到三個來訪者說過同樣的話。

疫情之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務必做好這三件事

2020-02-08T20:36:31+00:00

然而,從現實角度出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染風險不容忽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相當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對口服抗精神病藥依從性不佳,致使血藥濃度不穩,病情易出現波動,嚴重時被迫需要外出就診甚至住院治療,進而面臨著較高的交叉感染風險。

抑鬱患者:我感覺自己不配活在世界上

2020-01-19T03:42:42+00:00

「感覺自己不配活在世界上」我是一名醫生,工作以來,接觸了很多抑鬱症以及其他心境障礙患者,在他們中,文化水平越高的病人對自己內心感受的描述就會越細緻,上面這幾句話具體出自哪個病人之口已無從得知,但卻是我印象里最為感性的描述之一。

強迫症走一波,僅次於抑鬱症、酒精依賴和恐懼症的第4個常見病

2020-04-20T12:43:29+00:00

這是一篇集合了很多小夥伴問題的答題篇,答案全部是好心情平台的精神科、心理科醫生在工作之餘、真誠所答。

家人患有抑鬱症,我該怎麼辦?

2020-06-22T08:39:09+00:00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每個家庭的幸福健康對全社會的意義特別重大,但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不良因素常常會影響到我們的家庭關係,使得家庭幸福健康受到傷害,比如:我們身邊的家人有的罹患了抑鬱症,他們不僅僅是心情出了問題,而是得了一種情緒障礙,一種精神疾病。我們先簡單地來認識一下抑鬱症。

拿什麼來拯救你的睡眠

2020-06-22T08:39:37+00:00

據中國睡眠研究協會調查發現,大部分人處於睡眠不健康狀態,健康睡眠者只占人群的22%,19%的被調查者有記憶力減退的情況,17%的有精神問題傾向,其中1/4有發生重大人員傷亡的風險,睡眠不佳已經影響到中國人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經濟問題。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後,該何去何從?

2020-06-22T08:39:50+00:00

1 反覆的病情患者小L,兩歲時父母離異,隨爺爺奶奶生活,後來父親再婚,組建了新的家庭,並且生了女兒,爺爺奶奶更是把撫養小L的責任全權接手。爺爺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孫子身上,全心全意的撫養孩子長大。

什麼時候才能是個頭啊?疫情反覆,你的心情又双叒叕焦慮了嗎?

2020-06-22T08:41:46+00:00

宛如一粒投入平靜湖水的石子,漾起一圈圈漣漪……6月12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6例;6月13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6例;6月16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1例;6月17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21例; 北京—新增

孩子,你跳下去的那一刻......

2020-06-22T08:43:31+00:00

「張姐,要對孩子充滿信心,畢竟我們現在都在討論素質教育,學習只是還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拿了一包速溶咖啡,倒進了我的中年保溫杯中。

抑鬱症纏身的日子,大概就是這樣

2020-06-15T09:32:34+00:00

part 1 起始。像有一部描述一個人每天都在過同一天的電影一樣,我和主人公的差別是,他不知道自己在重複,而我清楚。

得了抑鬱症需要終身服藥麼?

2020-06-15T10:12:08+00:00

3年後因參加高考,患者無論從社會層面上還是家庭層面上,都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壓力,漸漸的患者發現有復發的跡象,之後又重新開始服藥,重新服藥後,效果並不理想,發作症狀越來越明顯,且發病程度越來越重,後來開始加量服藥,也嘗試著聯合治療,大約服藥4年,病情較穩定,但始終不敢停藥。

走過地獄,路過天堂,我與抑鬱症鬥爭的日子

2020-06-15T03:51:34+00:00

part 1 起始。像有一部描述一個人每天都在過同一天的電影一樣,我和主人公的差別是,他不知道自己在重複,而我清楚。

輕度抑鬱照樣不可輕視

2020-08-10T12:40:44+00:00

其實,抑鬱更像是流感,輕者可以經過治療而緩解,重者可以奪命。北京回龍觀醫院 普通精神科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抑鬱症治療究竟需要花多少錢?

2020-08-31T13:20:11+00:00

最近,後台一名剛患病的抑鬱症患者小K留言給小編,原文是這樣的:感覺自己已經得了抑鬱症,但是自己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自己最近一兩年也沒有工作,因此也沒有醫療保險。

第一種抗抑鬱藥竟是可樂?誰還沒點兒「黑歷史」

2020-08-31T14:12:22+00:00

在很多人眼裡,精神科的藥物就像毒藥一樣,吃了會變傻,會上癮,有激素,寧願難受著也不按醫囑服用,也許是因為,精神疾病的治療在「上古時代」,確實有一些黑歷史。

節食減肥,一念之間的夢魘

2020-08-24T10:31:51+00:00

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給自己打個氣。每次多吃一粒米,都要說聲對不起。今年夏天,BM風掀起一陣狂風熱浪,無數女孩開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BM穿搭,並引以為傲。

「精神病」治療100年

2020-08-24T10:37:30+00:00

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想必沒有多少種疾病能比精神病更讓人揪心,無論在中西方都將它看作是神秘力量在作祟,紛紛想要除之而後快。

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或許你得了強迫症

2020-06-08T01:40:42+00:00

小新是華老師單位新入職的美女同事,靚麗身材,精緻的面容讓公司很多單身小伙都蠢蠢欲試,即使是華老師這樣的優秀男青年,每次路過小新身旁也忍不住多看兩眼。

別再說你了解抑鬱症,這四個誤區要清楚

2020-06-08T03:15:13+00:00

作為一名公立醫院的醫師,做科普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當今這個時代,信息爆炸,傳播媒體上的健康知識還有各種醫院廣告鋪天蓋地,讓人無所適從,所以很高興有好心情這一個平台能讓臨床醫生把一些關於抑鬱症醫學研究方面的結果轉達為大眾所需要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