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明朝走向滅亡的黨爭與宦官之禍,為何會再次出現在南明政府?

2020-01-15T10:23:36+00:00

在南明政府的第一個政權弘光政權中,福王朱由崧在軍事將領的擁護下登上了皇位,而有擁立之功的馬士英自然也成為了朝中重臣,其權勢甚至與當時南京方面最有地位的史可法不相上下。

元朝第一部法典《大元通制》,對於元朝的法治發展有著怎樣的影響

2020-04-21T00:18:17+00:00

對於大札撒的記載見於《元史·太宗紀》,其文如下:"元年己丑夏,至忽魯班雪不只之地,皇弟拖雷來見。秋八月己未,諸王百官大會於怯綠連河曲雕阿蘭之地,以太祖遺詔即皇帝位於庫鐵烏阿剌里。始立朝儀,皇族尊屬皆拜。頒大札撒。"元太宗窩闊台這些律令和要求在蒙古帝國成立早期為國家的穩定做出了一定

獲得元朝統治者支持的佛教,對元朝經濟的發展造成了怎樣的隱患?

2020-04-16T09:06:10+00:00

這樣的政治環境讓佛教在元朝時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然而令元朝統治者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大力推廣的佛教不但沒有幫助他們穩定自己的統治,反而對國家的經濟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

究竟是什麼原因把東晉推向了亡國的深淵?

2020-03-18T21:51:08+00:00

西晉滅亡後不久,宗室子弟琅琊王司馬睿便在江南一帶重新建立起了新的封建帝國。作為司馬氏的後人,司馬睿意在恢復西晉往日的輝煌。同時也是為了賦予自己統治的帝國合法性,於是在選擇國號時仍然選擇了晉。後世為了方便區分兩晉,於是將司馬睿在建康開創的晉帝國稱之為東晉。

東漢政府放鬆對西域地區控制的原因:沉重的財政壓力和下降的需求

2020-04-03T17:25:34+00:00

可是在不久之後,東漢政府就近乎主動放棄了對於西域的控制強度,這裡面既有主觀的原因,也有西域地區重要性下降的問題。

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究竟給唐帝國帶來了哪些影響?

2020-03-05T14:03:15+00:00

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周邊的鄰國紛紛向唐皇稱臣,成為唐帝國的藩屬國,每年進貢的貢品多到不可計數,萬邦來朝的場面震撼人心。

借用神鬼穩定民心,淺談北宋真宗年間的道教發展態勢

2019-12-30T11:22:56+00:00

中國歷史上的統一王朝中,疆域最小的就是南北兩宋了,在統一了五代亂世局面之後,宋太祖趙匡胤還沒有來得及征服北方的北漢以及契丹遼國,就因為宮廷政變而死。即位的宋太宗趙光義雖然依靠著強大的軍事實力戰勝了北漢,但是在之後對遼國的進攻中卻犯下了策略失誤,導致在高梁河大敗於遼軍。

擁有重兵,雄踞幽州的公孫瓚,為什麼很快就被袁紹擊潰了?

2020-02-11T12:12:55+00:00

引言在東漢末年,中國陷入了長期的分裂之中,而中國各地也頻繁發生了大量的戰事。此事在《資治通鑑》中有如下記載:"先是瓚別將有為敵所困者,瓚不救,曰:'救一人,使後將恃救,不肯力戰。

北宋真正的鎮關西種世衡,是如何與西夏開展鬥爭的?

2020-02-06T20:04:29+00:00

在書中即使連切肉的鎮關西,對小種經略相公也十分敬畏,這是因為種家從种師中的祖父種世衡開始,連續三代都是北宋邊防大將,為北宋的邊防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們手下的軍隊也被人們稱為種家軍,是當時北宋邊軍的主力。

令劉備都十分忌憚的曹魏名將:張頜張儁乂

2020-01-29T02:45:12+00:00

前言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曾經將曹操帳下的五員虎將納入一傳中編寫,後世故而稱其為曹魏"五子良將"。

朱元璋駕崩剛過一年,燕王朱棣為何就敢起兵造反?

2020-01-06T02:30:35+00:00

公元1399年爆發的靖難之變給明王朝帶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震動,建文帝意圖仿照漢例翦除各藩王羽翼是靖難之變的導火索。燕王朱棣自洪武年間就一直鎮守北方,因常年替明帝國防禦來自北方草原的威脅,所以朱棣帳下的士兵多驍勇善戰,多年不曾卸甲。

飽受一戰摧殘的法國,曾想以怎樣的方式來報復德國?

2020-07-09T04:26:06+00:00

對此,《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一書中曾經提到:「Germany annexed Alsace and half of Lorraine, with Metz. Furthermore, France had to pay an indemnity of five billion francs and cover the costs of the German occupation of France's northern provinces until the indemnity was paid.」

歷史學者易中天先生口中飽受詬病的乾隆皇帝,真的一無是處嗎?

2020-08-03T20:28:50+00:00

近日,一位自稱是乾隆皇帝後人的民眾發起了聲討著名歷史學者易中天先生的倡議,其提出易中天先生在言論中對於自己的祖先多有不敬,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針對這一情況進行處理。

幾乎能夠和豐臣秀吉平起平坐的池田輝政,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2020-08-10T04:06:48+00:00

在日本進入戰國時代後出現了大量的人傑和英才,這些人或多或少都對日本的歷史進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池田輝政能夠先後得到戰國三英傑一致的青睞呢?

江戶幕府倒台後,曾經在江戶時代叱吒風雲的豪門貴族都去哪裡了?

2020-08-15T10:32:08+00:00

公元1866年,德川慶喜就任征夷大將軍一職,成為日本新的統治者。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天皇的勢力開始崛起,並一度出現了分庭抗禮的局面。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軍工領域的巔峰之作:俾斯麥號戰列艦

2020-08-19T18:36:23+00:00

對此,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歷史與政治學碩士 Kennedy Hickman在《World War II: Bismarck》一文中曾經提到:In 1935, the signing of the Anglo-German Naval Agreement accelerated German efforts as it allowed the Kriegsmarine to build up to 35% of the total tonnage of the Royal Navy. Additionally, it bound the Kriegsmarine to the Washington Naval Treaty tonnage restrictions.

背水一戰中,漢軍取得勝利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2020-08-27T04:32:21+00:00

秦朝末年,天下百姓受秦律壓迫許久,終於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秦鬥爭,緊隨其後的是六國貴族,比起農民起義軍,貴族後裔幼時便普遍接受了關於政治和戰爭的教育,因此他們造成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前者。

韓信請求五萬人去趙國作戰,劉邦為何不願意痛快答應?

2020-08-21T00:10:20+00:00

韓信力無縛雞,立為漢朝賢臣,未遇之時,口無一日瓮飧,及至興通,身受齊王將印,嚇燕取趙,統百萬雄兵,一旦時休,卒於陰人之毒手。

五代十國時期的大分裂局面,對當時及後世產生了哪些影響?

2020-12-14T16:39:06+00:00

對於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很多人或許並不願意去深入了解。原因在於,這段時期的歷史實在太過雜亂,王朝更替轉眼就會發生。確實,自從唐代中後期開始,隨著藩鎮割據局面的形成,整個大一統局面已經名存實亡。各地節度使雖名義上仍然是唐皇之臣,但卻根本不遵從唐皇號令。

明朝建立後,封建統治者是如何處理外交關係的?

2020-12-13T06:00:37+00:00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如今的南京城加冕登基,明帝國由此建立。對於帝國皇帝來說,自己並不是"大明之天子",而是"天下之天子"。為了確立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帝國皇帝不斷派遣使節與周邊地區國家建立起建立並嘗試著構建起宗藩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