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脂肪肝是一對「難兄難弟」?

2020-02-13T14:09:12+00:00

醫學上的定義是,當肝臟內脂肪的分解與合成失去平衡,或儲存發生障礙就會在肝實質細胞內過量積聚。重症脂肪肝可合併門靜脈高壓症和消化道出血,同時由於維生素缺乏還可伴有貧血、舌炎、外周神經炎以及神經系統症狀,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腫、其他還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發育、睪丸萎縮、陽痿,女子有閉經

糖尿病患者節日能吃啥?

2020-01-29T07:24:59+00:00

中國現在的糖尿病患者已經有近千萬之多,也是世界上糖友最多的國家,但是這個第一併沒有讓大家感到興奮,反而是無盡的憂愁。

如何搞定「要命」的餐後高血糖?

2020-01-04T12:16:29+00:00

餐後血糖的控制標準是因人而異的,需要結合病情、身體狀況,在儘量減少低血糖的基礎上,逐漸平穩安全地使血糖達標。

患了糖尿病,主食少不得

2020-02-06T23:12:56+00:00

因為不少糖尿病患者認為,主食是碳水化和物,可分解為葡萄糖,從而使血糖升高,因此應儘量少吃主食。    主食並非越少越好  我們來看一個事實,幾十年前我國人民飲食以大米飯為主,當時糖尿病很少見。

糖尿病「連累」口腔 盤點糖尿病人最易患的5種口腔病

2020-01-28T08:03:37+00:00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一旦血糖控制不好,全身個器官都可能受牽連,比如大家比較了解的眼睛、心臟、足部等容易受影響。

糖尿病人適合睡前喝牛奶嗎?

2020-03-05T01:32:42+00:00

糖尿病人應該怎樣喝奶對於糖尿病人來說,睡前喝杯奶的習慣應該儘量改掉。2型糖尿病患者多為老年人,會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高血壓、脂肪肝等,入睡前喝奶吸收迅速,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血脂及體重的控制。

不再盲目測血糖,來看看這些血糖監測的必備知識吧

2020-01-16T04:05:53+00:00

另外,當糖友遇有不適,尤其是出現心慌、手抖、冒冷汗等情況時,應立即檢測血糖,以便確認是否發生了低血糖。

糖友照著這10條糖尿病飲食的法則來吃,血糖不會差

2020-01-07T11:14:25+00:00

糖尿病飲食也是健康飲食,同樣適用於正常人,但要做到終身堅持。1飲食要定量糖尿病患者如果想要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而要合理控制飲食的攝入量。什麼叫合理,既能滿足身體每天的生理需要,熱量又不超標。

番茄遇見聖女果,糖友該選擇哪個好呢?

2020-01-24T09:50:58+00:00

番茄即可當作蔬菜,又可作為水果食用,市場上一年四季都有,深受人們喜愛。營養價值1、番茄富含維生素C和番茄紅素,且含糖量不高,熱量較低,升糖指數為30,適合糖友食用。

糖尿病患者容易惹上心臟病

2019-12-19T05:11:24+00:00

糖尿病的危害不容小覷,它危害之大在於會引發身體其他部位的一系列病變,其中心臟疾病對人的威脅最大。如果血糖已經偏高,一定要時刻監控自身血糖、血壓、以及膽固醇、甘油三酯等的變化,調節飲食,合理鍛鍊,積極進行治療,將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拒之門外!

糖尿病人吃多少才不超標?

2019-12-23T03:49:47+00:00

說起飲食控制,許多糖友都大吐苦水,到底糖尿病人一天能吃多少東西,怎麼吃才不超標呢?專家指出,糖尿病人每日飲食必須營養均衡,可以通過主食、蛋白質、水果、蔬菜、油鹽、零食這些分類來記錄和控制,每項類別都設定不可超標的範圍,也可以通過增減個別類別,保持總熱量不變即可。1.

春季水果陸續上市,糖尿病友如何選擇?

2020-03-09T02:22:41+00:00

第一點:選擇更適合的種類不同的水果含糖量也不同,同樣是50克的水果,香蕉和櫻桃就大不相同,西瓜與柿子也大不相同。

血糖難降?查查5個「搗亂分子」

2020-03-10T16:40:27+00:00

「生活中不難見到這樣的糖友,醫生開出的降糖藥按時服了,三餐吃喝嚴格限制了,鍛鍊也天天在進行,可血糖還是「高高在上」,似乎「山窮水盡」了。

5類糖尿病人小心傍晚高血糖

2019-12-28T06:40:12+00:00

一天之中,糖尿病人的血糖都在不停地變化,但血糖最高的時間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早上7、8點,一個下午4、5點。早上這個小高峰被稱為「黎明現象」,而傍晚的小高峰被稱為「黃昏現象」。

警惕低血糖的「蛛絲馬跡」

2019-12-29T12:03:40+00:00

不同的人,低血糖表現可能不一樣。飢餓、心慌、出汗確實多見於初發低血糖,但飢餓感並不等於低血糖。很多糖尿病患者有飢餓感時血糖值並不低,甚至可能很高。所以,出現飢餓感,及時監測血糖是必要的,但是測出的血糖不低也不能否定已經發生過低血糖。因為測定血糖時,低血糖可能已經反彈成了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容易惹上心臟病

2019-12-19T09:33:30+00:00

糖尿病的危害不容小覷,它危害之大在於會引發身體其他部位的一系列病變,其中心臟疾病對人的威脅最大。如果血糖已經偏高,一定要時刻監控自身血糖、血壓、以及膽固醇、甘油三酯等的變化,調節飲食,合理鍛鍊,積極進行治療,將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拒之門外!

"代餐粉"減肥真的靠譜嗎?減肥路上的這些"坑"不要進

2020-02-21T01:08:27+00:00

大家都知道肥胖的危害,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加拿大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對肥胖者的預期壽命進行預測,結果顯示肥胖會讓人最多減壽8年。

牛奶、酸奶糖友怎樣喝最有利血糖?

2019-12-29T05:17:06+00:00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被譽為白色血液。許多人發現患有糖尿病後,總擔心牛奶及其製品都會對血糖有很大的影響,於是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喝牛奶。回答是肯定的,糖尿病朋友可以與正常人一樣地喝牛奶、酸奶等。

4個動作可助糖友控血糖

2020-01-09T19:30:02+00:00

力量訓練不僅能增長肌肉、強壯骨骼,還能減輕胰島素抵抗、調節血糖。美國「健康監測」網站近日向糖友推薦了4個有益的健身動作。

糖尿病可怕的是併發症

2020-03-12T05:46:15+00:00

目前,我國是全球糖尿病增長最快的國家,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1/3,全球每10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而致死,每30秒有1人因糖尿病而致殘。

當季控糖蔬菜,百菜不如蘿蔔和白菜

2020-02-07T12:40:17+00:00

適合糖友的白菜吃法白菜幫燉海帶巧控糖吉林省健康協會常務理事郝孟忠:白菜幫吃起來口感比較「硬」,很多人喜歡燉著吃。但一般人燉白菜至少要10~20分鐘,這對於需要控糖的糖友來說,時間有些長,白菜幫都燉爛了,纖維都燉軟了,控糖作用大大下降。糖友吃這種燉菜,最好搭配一個「硬」菜,如葉莖類

春節期間糖友用藥不可隨意,不僅擔心的是高血糖也要防低血糖

2020-02-05T08:11:47+00:00

春節之後,各大醫院的急診科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部分糖友在節日期間不患病、不吃藥,結果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導致節後急診糖友猛增。

簡單易學又適合糖友的銀耳做法

2020-02-27T08:35:00+00:00

銀耳每百克熱量200千卡,性味甘平,具有滋陰調燥、生津養胃的作用,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被人們譽為「菌中明珠」。

會讓你的血糖更好的「蔬菜」——菌藻?

2020-02-14T09:24:19+00:00

菌藻類營養價值豐富,富含多種營養素和部分生物活性成分,味道鮮美,應是糖尿病人日常餐桌上的「常客」。從營養價值上看,菌藻類具有能量低、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豐富,且富含植物化學物等特點,經常食用除可保證機體營養素充足攝取之外,還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對糖尿病人更是如此。

如何認識和解決「胰島素抵抗」?

2020-03-05T15:10:08+00:00

當存在未解決的感染或體內的免疫反應活化,C反應蛋白可以持續升高並保持在一個較低的程度,這表明體內發生著慢性炎症。

陷入運動誤區,血糖不降反升

2020-01-18T11:22:14+00:00

糖友在控糖的過程中,不單單是飲食方面會有誤區,其實運動掌握不好,也會上升血糖。運動對血糖的影響是可升可降的,主要取決於糖尿病患者採取何種運動方式和在何種狀態下進行運動。

多久測一次血糖才是對的?看看這些注意點你都做到沒?

2019-12-31T06:15:39+00:00

4、所有糖友若出現不可解釋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間低血糖,應監測凌晨2~3點的血糖;若頻發低血糖症狀,或出現感染等情況時,應加強血糖監測,每天監測至少5個時間點血糖,包括空腹、三餐前後、睡前。

從人類進化的角度思考糖尿病的發生

2020-03-04T04:11:21+00:00

我們人體現在的生理特點是在原始社會時就」固化「下來的。包括我們的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彼時,我們的祖先過著採集狩獵的生活方式。逐水草而居,每天奔波於追捕獵物,採摘果實、尋找一切大自然提供的可食食物。他們的飲食異常豐富,每天據說可以吃30種不同的食物。在長達

"無糖可樂"真的安全嗎?糖友該如何選擇

2020-02-06T07:40:00+00:00

不管可樂是否含糖都"一樣壞"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無糖可樂和可樂「一樣壞」,一天喝上兩杯,患糖尿病風險翻一番都不止。

有沒有出現糖尿病神經病變?看看有沒有這四種症狀?

2020-02-25T21:52:40+00:00

糖尿病引起的神經損傷被稱為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可在神經系統的任何部位發生,四肢尤其是下肢是重災區,據中華醫學會統計,糖尿病患者出現周圍神經病變的幾率高達6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