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沒症狀,要不要治療?

2020-05-30T11:10:50+00:00

對沒有症狀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僅要治療,而且必須極積治療!有些人,不胖、不喝酒、沒吃藥、沒有肝炎,而且吃得還非常少、非常清淡,也查出了脂肪肝。

一口一口吃出來的膽結石

2020-01-12T23:19:33+00:00

膽結石形成與很多因素有關,是環境、遺傳、個人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影響很大。膽結石,大多是你一口一口吃出來的!

病例:24歲的她怎麼得了肝癌?

2020-06-11T14:46:26+00:00

張女士今年24歲,平時不抽菸也不喝酒,卻被查出患有肝癌,而且已到晚期。這個案例,在醫生看來張女士得肝癌並不算什麼意外,原因是小張的媽媽是一名B肝病毒攜帶者,由於嬰兒出生時沒做病毒阻斷,所以小張一出生就攜帶了B肝病毒,經過二十多年的B肝病毒感染,小張的肝臟已經經歷了肝炎、肝硬化到肝

慢性胃炎病因多,了解病因可更好的保護胃

2020-05-26T08:40:38+00:00

尤其在飯後症狀加重,每次進食量雖不多,卻覺得過飽而不適,常伴有噯氣、反酸、燒心、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現象;

病例:口臭原因探尋

2020-05-25T10:00:35+00:00

患者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病史,近來自覺有點消化不良,呼氣異味很重,這是什麼原因?消化系統疾病所致的消化不良也是引起口臭的重要原因,如慢性胃炎、 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 胃腸道功能紊亂、急慢性肝病等。

B肝病毒攜帶者可分為5類,其中一類容易惡化

2020-05-06T08:32:18+00:00

國內B肝病毒攜帶者不少,大部分情況下,我們認為B肝病毒攜帶者沒什麼風險,發病率低,傳染性弱。不過,B肝病毒攜帶可以分為5類,其中一類容易惡化。

膽固醇——你需要知道的有關常識

2020-05-03T08:06:31+00:00

但另一方面,如果體內膽固醇太多,在條件具備時就會進入血管壁內,形成動脈粥樣斑塊,進而發展成為冠心病、腦血管病,甚至發生心梗、腦梗,這時候他就成為壞東西。

常規套餐式體檢解讀——有啥用?為何難以發現早期癌症?

2020-03-02T10:10:07+00:00

甘油三酯>1.7mmol/L,就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高點反而是好事,對血管有保護作用,<1.0mmol/L就降低了。

了解食物消化過程,樹立良好飲食習慣

2020-05-02T07:44:02+00:00

食物消化分為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了解食物消化過程,可以充分認識不良飲食習慣對食物消化的不利影響,有助於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打破謠言——喝粥能養生、養胃,靠譜嗎?

2020-04-28T21:09:22+00:00

如今,仍有不少人認為喝粥不但能養生,更能養胃,是一種健康營養的食品。來源:微信公眾號王伯軍大夫談消化 作者:王伯軍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以粥養生、養胃由來已久,如「南粥北面」,「老人喝粥,多福多壽」,「一天三頓粥,郎中朝我哭」等等都是古老的養生名言。

有胃病又必須服用阿司匹林,怎麼辦?

2020-05-18T08:53:55+00:00

阿司匹林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藥物,但在臨床上因服藥而致消化性潰瘍、出血的並不少見,如何安全地使用阿司匹林相當重要,阿司匹林改為氯吡格雷是否會更安全?

急性胃腸炎家庭處理六大誤區

2019-12-28T06:46:24+00:00

什麼是急性胃腸炎急性胃腸炎通常指的是急性腹瀉,伴或不伴有發熱、噁心、嘔吐或腹痛。究其原因,多是由於飲食不當導致誤食含有病原菌的變質食物,或者過量飲食刺激性食物而引起胃腸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變。

胃食管反流病者的飲食、生活的自我管理

2020-04-14T06:11:19+00:00

不良生活方式、不當飲食,可誘發、加重胃食管反流症狀,而適當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可以減少,甚至控制其發作,這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最基本首要的治療方法。

體檢查出脂肪肝,該怎麼辦?

2020-05-16T08:42:02+00:00

通過調整個人生活方式來降低體重,一般認為減重過程需持續 6 個月,至少降低10%以上的體重,才有助逆轉脂肪肝,之後至少 1 年的維持期。

胃病患者生活中六大注意事項

2020-04-21T05:53:58+00:00

來源:微信公眾號王伯軍大夫談消化 作者:王伯軍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一、適當補充維生素,尤其是補充葉酸葉酸,也叫維生素B9,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富含於新鮮的水果、蔬菜、肉類食品中。

新冠病毒——健康病毒攜帶者?讓人心驚膽戰!

2020-04-15T15:25:49+00:00

4月7日,一個新名詞悄悄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健康病毒攜帶者,它的出現讓人們陷入了更深的恐慌之中,因為這類人群要比無症狀感染者更難查找和對付。

想要痛風不發作,你要了解這些飲食攻略

2019-12-22T21:29:21+00:00

注意飲食,控制痛風痛風是由於血液中過量的尿酸結晶化並累積在關節處,造成關節的無菌性炎症,引起劇烈疼痛及腫脹。

肝癌,我國是「全球霸主」,切記早期篩查!

2020-03-14T03:25:50+00:00

肝癌,我國獨占了全球發病率、死亡率的「半壁江山」。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數據顯示,中國肝癌每年新發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占到全球50%~55%。

以早飽、噯氣為例,談談我對合理用藥的看法

2020-03-09T09:56:36+00:00

作為醫者正確診斷疾病固然重要,但這還不夠,必須找出患者主要症狀背後發生的機制,再結合藥物的作用機制,選擇合適的藥物,才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而不只是單單根據藥物說明書用藥。

病例:患者反酸、燒心,胃鏡示食管裂孔疝、重度反流性食管炎

2020-02-24T12:13:15+00:00

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原因是:食管下括約肌松馳,使胃酸反流進入食管;食管體部運動異常,使食管清除胃酸時間延長等;其它有食管外諸多機械因素如食管列孔疝、胃排空延遲等等。

談談胃病該如何調養!

2020-03-10T16:38:46+00:00

美國加州大學曾做了一項實驗,讓健康的人和有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分別喝全脂、低脂和脫脂牛奶,結果發現所有的人胃酸都增加了許多,而且有潰瘍的人增加的特別多,可見有潰瘍的人對牛奶特別敏感。

運動,可以防癌,可以抗癌!

2020-05-12T08:19:51+00:00

近幾年,有大量文章對體育鍛鍊與癌症關係進行了研究,並取得了一定成果。免疫力是指人體抵禦疾病發展的能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是人體識別和排除「異己」的生理反應

酸奶能僅降低男性患結腸癌的風險?

2019-12-29T05:49:23+00:00

先前發表的研究表明,多吃酸奶可以通過改變腸道細菌的種類和數量來降低患腸癌的風險。但目前還不清楚酸奶的攝入是否與癌前組織(即腺瘤)的生長風險較低有關。因此,研究人員研究了32606名參與健康專業隨訪研究的男性和55743名參與護士健康研究的女性的飲食和隨後不同類型腺瘤的發展情況。

大腸癌——生活方式與大腸癌

2020-02-09T12:47:13+00:00

結直腸癌在所有的腫瘤中發病率居全球第三。每年大約有140萬的新發病例,約占所有腫瘤新發病例的10%,死亡率位居全球第四,每年大約有70萬的死亡病例。預計在未來15內,全球結直腸癌的病例將增加60%,達到220萬左右。

幽門螺桿菌感染後,有的是慢性胃炎、有的是胃癌,為何如此?

2020-05-24T07:57:11+00:00

胃酸是由胃底、胃體的壁細胞分泌,若Hp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底、胃體時,胃底、胃體局部慢性炎症嚴重,壁細胞受損,數量減少,胃酸分泌就會減少,胃癌發生風險增加。

病例:高三學生頻繁噯氣為那般?

2020-03-05T12:09:00+00:00

大概去年3月左右開始,經常噯氣,尤其在吃完飯、喝完水之後會覺得上腹脹悶,噯氣就變得更明顯,好像自己可以控制打還是不打,但是不打出來就不舒服,噯氣後上腹脹悶緩解。

病例:膽囊切除後反覆上腹脹、胃酸、胸骨後灼燒感,多方治療無效

2020-02-26T11:05:52+00:00

13年和14年做胃鏡都是膽汁反流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陽性,三聯治療,2016年做胃鏡還是膽汁反流性胃炎伴糜爛,幽門螺旋桿菌陰性。

預防腎臟疾病——8個降低腎病的黃金法則

2020-03-25T03:10:56+00:00

一、保持健康與活力全球目前約有1/3的人缺乏運動,這已成為全球範圍死亡的第四位危險因素。很多肥胖患者都同時存在血糖、血脂、血壓等多種異常,這些異常又進一步加重腎臟損傷。

小李的煩惱:經常腹痛、腹瀉為哪般?

2020-03-03T08:29:50+00:00

與女朋友夜晚公園走走,每次石凳上坐下沒幾分鐘就腹痛難忍,急急忙忙找廝所,好不容易找到,急急如廝,拉出很多稀便後才如釋重負;每次與女朋友外出吃飯,吃些油膩的、辣的、冷的食物後也是如此,有一次實在熬不住了,弄髒了褲子,弄得小李尷尬無比,不敢外出,女朋友因此也吹了!

體溫超過多少算髮熱?

2020-03-02T10:10:11+00:00

體溫,是我們人體內部的溫度,用手可能感受個大概,額頭碰額頭也是我們常用的方法,但是真正知道體溫多少,還是需要藉助設備:電子體溫計:水銀體溫計2.0版,使用方法和水銀的相似,從顯示在螢幕上的數字知道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