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建議你用艾灸?《黃帝內經》言:上醫治未病

2020-01-30T05:38:03+00:00

《黃帝內經》曰:「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這裡的「治」,有醫治,也有治理管理的意思,古代醫家認為,「治未病」是醫學最高境界。

體寒者應當艾灸的7個部位,灸者必備

2020-01-07T06:34:52+00:00

女性體寒血瘀越來越普遍,而體寒血瘀簡直是萬病之源,會引起生理痛、肥胖等諸多的疾病。腰痛、關節痛、神經痛等「疼痛」經常會隨著體寒出現。而這些疼痛在通過洗澡、桑拿或熱敷使身體暖和起來之後,基本都會減輕。另外,有時疼痛的部位會發熱,這也是身體本身試圖通過發熱變暖緩解疼痛的表現。

艾灸後別做這件事,否則前功盡棄

2020-02-07T14:25:37+00:00

這段話的意思是,灸前須以靜制動,等六脈平和,情緒穩定,方可施灸。《針灸大成》作者楊繼洲說:「灸後不可就飲茶,恐解火氣;及食,恐滯經氣,須稍停一二時,平心定氣,凡百俱要寬解,尤忌大怒、大勞、大飢、大飽、受熱、冒寒。至於生冷瓜果,亦宜忌之。」

常灸督脈,大病不來

2020-01-31T02:03:32+00:00

督脈若通,大病不來 督脈,決定著一個人的精氣神,調節全身的氣血運行,總督一身之陽氣;督脈,反映我們腦部功能,還與腎氣相同;督脈,維持旺盛的生命力!

艾灸治療靜脈曲張

2020-01-03T02:40:06+00:00

中醫認為下肢靜脈曲張多因經久站立負重、或先天稟賦不耐,外來損傷、寒濕侵犯,以致經脈不和、氣血流行失暢、阻滯經脈,脈絡失於通暢,痹阻不通而形成。

你的病,艾灸多久能治好?今天告訴你答案

2020-01-04T12:09:01+00:00

但是,有的灸友總會有這樣的感受:每次問別人到底灸多久才能見效,總感覺別人打太極,只會說需要堅持啊,要看你身體狀況啊,看你艾灸時間啊...

你的舌頭你了解嗎?舌頭中間有裂紋,邊緣有齒痕

2020-02-09T13:22:37+00:00

人的舌頭可因身體情況而有不同顏色變化,察舌為中醫重要的診斷方法之一。舌苔厚白說明體內痰濕邪氣太多了,有這種舌頭的人,往往脾胃不好。

艾灸養生:上病下治,左病右治,陰陽調和

2020-01-01T21:25:21+00:00

中醫有個極大的優勢,就是整體觀,當你遇到局部有病局部治,反覆調理不愈的,然後從整體觀,上下入手,上病下取,下病上取。

學會這招,通經絡,暖全身,這個冬天不感冒

2020-01-07T11:31:34+00:00

有沒有發現冬季身邊的人都特別容易生病,動不動就感冒發燒,這還事小,關鍵還有些人容易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稍不注意就會要命。這是因為: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收引,容易導致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很多人因此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

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就按這三個穴位,太給力了

2020-01-02T02:27:40+00:00

面對美食,欲罷不能,大葷大素腸胃失調,三餐不定,這些都是腸胃不喜歡的壞習慣。《四總穴歌》里說「肚腹三里留」,是指凡是消化系統問題的病症都可以用足三里治療,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健體。

冬三月,謂閉藏,冬三月為什麼要艾灸?這就很清楚了

2020-01-22T22:31:35+00:00

黃帝內經中講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