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伶俐的鸚鵡是很多人喜歡的寵物,但並不是什麼鸚鵡都能飼養。12月21日,大渡口警方查獲一起非法飼養「灰鸚鵡」案。
初秋時節、暑氣未散,重慶市巫溪縣菱角鎮魚堰村長茂水果種植場的紅心獼猴桃迎來了豐收季,成熟的獼猴桃顏色青綠,一簇簇綴滿枝丫,在陽光下散發著綠寶石般的光芒,讓人垂涎欲滴。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台記者 秦澤君8月23日,南岸區龍門浩派出所值班室收到一個快遞,打開一看,內里是一張從揚州寄來的明信片,署名是「那日躲雨的揚州姑娘」,這是怎麼一回事呢?8月8日,重慶晴空萬里,從揚州結伴來渝旅遊的小沈和小程(均為化名,下同)興致盎然地在南濱路附近遊玩。
在主城渝北,不少有情人紛紛選擇在這一天,來到民政局進行婚姻登記,以此特別的方式共度這個中國「情人節」。
「今天上午才完成了清淤、掃街工作,下午又要跟著社區工作人員開展消殺和排查隱患點,她整天忙個不停,像個『陀螺』樣連軸轉。」
重慶萬州天生城遺址2019年度考古工作於近日結束,這次考古又有了一些新的重要發現。天生城是南宋時期宋蒙戰爭期間修建的,與合川釣魚城一樣,是西南地區宋蒙戰爭山城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需要掌方向盤,車輛就能自己駕駛,遇障礙還能自動剎車;城市規劃不用使用地圖,只要在數字模型中輕輕一點,就能推演全過程;錄入人的動作和聲音,就能同時生成一個動漫人物和自己對話······這樣的「黑科技」你感興趣麼?8月19日,記者走進重慶雲谷·永川大數據產業園,帶你一覽究竟。
67歲的張家琴是重慶綦江巴古陶的傳承人。「我17歲就到綦江陶瓷廠學制陶,接觸了這個就愛上了它。一件件作品就像我的孩子一樣,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對它的感情,我自己明白就行。
七年,一起見證父母的愛情……8月14日,「家國情懷在心中——公益福彩·金婚祝福禮第七季」公益活動在重慶廣電大廈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來自全市近50位金婚老人代表和相關部門代表共同見證了金婚祝福禮(第七季)公益活動的溫暖啟幕。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台記者 柏青青落實應保盡保,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墊江縣堅持把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作為落實「三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困難殘疾人等群體為重點,足額安排相關經費,全面落實各項保障政策,做到應保盡保。
說起大渡口區走出的世界冠軍,可能很多人只會想到獲得重慶首枚奧運金牌的李雪芮。其實,早在1995年武術這個體育項目上,大渡口就曾為重慶培養出首位世界冠軍——劉艷艷。
重慶市大渡口區點京紅廚香腸製作技藝是鄭家的祖傳秘方,歷代傳承不絕,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最早由點京紅廚香腸傳承人鄭友洪的奶奶於20世紀50年代首創,鄭友洪從小就跟著奶奶學習香腸的灌制。
啟動儀式現場,永川分會場與重慶解放碑十字金街主會場連線,同時連線江北區、南岸區、北碚區、黔江區、開州區等分會場,同步啟動了「2020年夜生活節」,共同拉開全市夜間消費促進活動的序幕。
7月16日下午5點,伴隨著大型機械的陣陣轟鳴聲,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鐵路白筍溪大橋橋墩樁基首樁正式開鑽,這也標誌著渝湘高鐵武隆段進入全面施工建設階段。
7月16日下午1點,市高速公路第三支隊二大隊執法人員在巡邏至G65包茂高速公路上行方向銀盤隧道時,突然發現前方有一輛摩托車正在行車道行駛,且該車後方裝載的物品已經傾斜隨時都有掉落的可能,情況十分危險。
據悉,彈子石摩崖造像建造於元末大夏王朝,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被老百姓稱為「大佛寺」,是重慶唯一的城市中心區的國保級石刻造像。
今年以來,渝北區大力推進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力爭到今年年底,所有街道實現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
今日,端午節第二天,天氣持續晴好,不少市民選擇走進書店,在「清涼」的知識海洋里盡情暢遊,為學習、工作「充電」,過一個不一樣的書香節日。
近段時間,不少市民都發現,渝中區大坪地區的沿街門市、變電箱、消防栓都穿上了「新衣」,各種創意塗鴉和立體彩繪不時出現在街角巷尾,讓城市變得溫暖有趣,極具藝術氣息和時尚魅力。
當前正處於白蟻活躍期,為進一步加強白蟻防治工作,在不破壞綠地生態景觀和不影響樹木生長的情況下,大渡口區有針對性地對行道樹大喬木上的白蟻進行集中治理。
昨日,渝中區大坪街道總工會聯合轄區企事業單位開展「戰疫情 送崗位 穩就業」專場招聘會,將300多個就業崗位點對點送到居民家門口。
「不要著急摘果了,快做好防護措施,氣候觀測系統預警,快要下暴雨了。當天晚上,北碚區果然迎來強對流天氣,電閃雷鳴,疾風驟雨,由於提前做好了防護,嘉寶果果樹安然無恙。
小區公共停車位本是小區業主共有財產,大家都有使用的權利。拆除過程中,工作隊員一方面對裝地鎖的車主進行說服教育,一方面一起動手用撬杆、扳手等工具,並在拖車的協助下,對小區內地鎖進行拆除。
在巴南,只要提起接龍鎮自力村貧困戶的脫貧故事,人們總會想到村裡的駐村第一書記、致富帶頭人——聶明。聶明畢業於西南大學林學專業、森林培育專業,碩士研究生、林業高級工程師,是林業方面的專家。
三峽文化藝術中心一期大劇院項目總建築面積約2.2萬平方米,高38.7米,包括一個1417座的大劇院、貴賓室、觀眾休息廳、化妝室、排練廳、辦公、設備機房等附屬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