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的抗衰老靶標基因

東莞時間網 發佈 2020-02-27T18:40:41+00:00

今天,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我國科學家在解析大腦衰老研究中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與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合作,通過多種模式動物,從不同層面解析衰老的調控機制,揭示了神經系統衰老的基因調控網絡,並發現了在該網絡中最為關鍵的兩個表觀遺傳調控因子。

今天(2月27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我國科學家在解析大腦衰老研究中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

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與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合作,通過多種模式動物,從不同層面解析衰老的調控機制,揭示了神經系統衰老的基因調控網絡,並發現了在該網絡中最為關鍵的兩個表觀遺傳調控因子。

該成果有助於理解大腦衰老的調控機制,為防治老年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衰老是生物體隨時間推移各項生理功能逐漸退化,最後死亡的生理過程;衰老也是一些慢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癌症、糖尿病最大的風險因素。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有上百個基因可以延長壽命,對長壽的生物學機理有了一定的認識。然而,最近研究表明延長壽命不一定延緩衰老過程中的行為能力和認知功能退化。因此,如何實現老年人口在延長壽命的過程中保持健康的狀態,減少失智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是亟待解決的,也是極具挑戰的重要問題。

研究團隊結合秀麗隱杆線蟲、小鼠兩種模式動物和人類大腦基因表達資料庫尋找抗衰老靶標基因,解析衰老的調控機制。研究人員首先利用秀麗線蟲生活周期短的特點,在全基因組水平上進行篩選、尋找調控衰老的基因,獲得了59個候選基因。通過構建這些候選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網絡,發現其中兩個表觀遺傳調控因子BAZ-2和SET-6位於該調控網絡的關鍵節點,並且主要表達在神經系統中。降低BAZ-2和SET-6功能顯著提高老年線蟲的神經遞質水平,延緩衰老過程中線蟲的行為功能退化。在人類大腦中,其同源基因BAZ2B和EHMT1的表達量隨衰老逐漸增加,且與阿爾茨海默病病情進展呈正相關。另外,降低BAZ2B的功能可以提高老年小鼠的認知功能,並緩解小鼠隨年齡體重增加的現象。研究結果表明,BAZ2B和EHMT1是重要的調控衰老進程的因子,是新的抗衰老靶標基因。(總台央視記者 帥俊全)

關鍵字: